在聞喜縣桃園村處,有條漂亮寬敞的新建西大街,人來車往,熱鬧非凡……
在新建的大街中央,有棵老古槐,歲月滄桑,傲雪凌霜,依然根深葉茂,綠蔭蔽日。所有過往的車輛都要鳴笛從兩側繞行而過,以示對古槐的敬畏。
這棵古槐據村裡老輩人說有千年的樹齡了,也有人說至少有五六百年了,眾說紛紜,但無據考證。然而卻有一點,村裡老人都一致認同:這棵古槐原是我縣儀張村晚清時期戊戌變法六君子——楊深秀外婆家大門旁的古槐。
楊深秀自小失去雙親,孤苦零丁,一直被桃園村的外婆家收養,外婆十分疼愛,並縮衣節食供他上私塾學文化。楊深秀不僅聰明好學,勤於思考,而且勤勞吃苦,知書明理,深得外婆全家人喜愛。少年的楊深秀常常在這棵大槐下納涼避暑,讀書學習,思考問題,或與知己的小朋友們在一起談今論古,抒發志向……
2003年縣上新建城西大街時,楊深秀外婆家古樸典雅的四合院落、百年老宅被無情拆除,蕩然無存。施工隊還要用大鏟車推倒大門口這棵古槐時,被村幾位老者上前阻擋,懇求手下留情。這時桃園村我的一位高中同學找見我,要趕緊給縣上有關部門說說,看能把這棵古槐保留下來嗎?這棵古槐是我們村的象徵,而且還與歷史名人有關。情急之下,我倆立即向縣博物館時任館長張英俊反映了此事。張館長一聽,二話不說,立即趕到桃園施工現場,進行阻擋,並給施工隊宣講文物保護法和這棵古槐悠久的歷史,又向市文物部門進行匯報……
經過張英俊館長三番五次,據理力爭,總算把這棵古槐完好無損地保留了下來。如今,隨著城鎮一體化發展,這棵古槐已成為桃園村的地標和人們難忘的鄉愁,以「大槐樹」命名的各種商家店鋪比比皆是。然而這棵古槐也被如今有些人供奉為「神槐」,每逢時節,古槐上掛滿了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紅布條條,甚至還有人燒香磕頭,口中念念有詞,如此行為,令人啼笑皆非,大煞風景。
據說還發生一起咄咄怪事:當時有個駕駛大鏟車的司機,在施工隊頭頭的指使下,欲用鏟車推倒古槐時,鏟車便出了問題,怎麼修也修不好,這時眾人議論紛紛,說是古槐顯靈了……說來也巧,這個司機也從此大病不愈,一個月後便命歸西天。古槐發怒了!一時成為街頭巷尾人們談論的話題。不管這件事與古槐是否有關,或者純屬巧合,但從此以後,再沒人敢動這棵古槐了……
如今,為了更好地保護這棵古槐,讓人們記住鄉愁,縣有關部門特意為古槐修建了一個保護池,成為小縣城一個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