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大多數無明顯症狀,最常見的症狀是上飽脹和隱痛;與潰病相反,空腹時比較舒服,餐後症狀加重。有時進食不多、但覺得飽脹,後打呃。日久食慾下降,不敢多吃,可引起體重下降。部分患者有消化不良的表現。慢性胃炎患者的飲食治療原則是調整胃的各項功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1)食用豐富的高營養食品。
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機體的各種營養素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對合併有貧血和營養不良者,應在飲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雞、魚、肝、腰等內臟。高維生素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綠葉蔬菜、西紅柿、茄子、紅棗等。每餐最好吃2~3個新鮮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2)注意酸鹼平衡。
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漿、吃饅頭或麵包以中和胃酸;當胃酸分泌減少時,可食用濃縮的肉湯、雞湯、帶酸味的水果或果汁,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幫助消化。要避免食用引起腹部脹氣和含纖維較多的食物,如豆類、豆製品、蔗糖、芹菜、韭菜等。
(3)把酸奶當成必要食品。
當口服抗菌素治療某些炎症性疾病時,應同時飲用酸奶,既補充了營養,又避免了抗菌素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因為酸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桿菌,可以使抗菌素藥物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現象重新獲得平衡,同時保護了胃黏膜。
還有一味茶很養胃,那就是丁香茶。《本草新編》記載:丁香,有雌、雄之分,其實治病無分彼此。味辛,氣溫,純陽,無毒。入腎、胃二經,又走太陰肺臟。止噫呃氣逆、翻胃嘔吐、霍亂,除心腹冷疼,暖腰膝,壯陽。
古人常用丁香茶葉來去除口臭。研究表明,丁香茶葉中含有丁香油和丁香酚,能有效的抑制幽門螺旋桿菌的活性,從而達到抑制和殺死幽門螺旋桿菌的效果。
中醫認為,一般3到5克丁香茶葉泡茶喝,有溫中壯陽,下氣降逆的作用。對由寒邪引起的胃痛、嘔吐、呃逆、腹痛、洩瀉以及婦女寒性痛經等,均有良好的療效,它還可緩解腹部脹氣,增強消化能力,減輕噁心嘔吐,尤其是孕婦害喜症狀。
中藥健脾養胃可以在飯後喝丁香茶。大部分胃潰瘍的病人,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在不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情況下,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會出現胃潰瘍反覆發作。規範根除幽門螺桿菌之後,胃潰瘍症狀可得到緩解,復發率也可明顯降低。幫助根除幽門螺桿菌,中醫建議喝長白山丁香茶,因為丁香中特有的營養成分能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活性,幫助抑菌滅菌,尤其適合胃潰瘍患者長期飲用。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