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漫長的夜晚即將到來,在今天即星期三(12月21日)迎來了冬至,這是一年之中白晝最短和黑夜最長的一天。不過,額外的夜晚時間會讓人睡得更好嗎?
專家表示,一般來說,與夏季相比,人們在冬季的睡眠時間會稍微更長一些。但是在冬至多出的幾分鐘黑夜時間,可能不足以使人們的睡眠習慣與冬至前後的日子產生顯著的差異。
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睡眠專家和精神病學助理教授Brant Hasler表示,一年中不斷變化的白天長度確實會影響睡眠。冬至及其前後幾天的日常差異不會很明顯,但與夏至相比肯定就很明顯。
一個人在一年中經歷多少小時的白天和黑夜將取決於那個人生活的地方。在中緯度地區,人們在冬至期間經歷約9小時的白天,在夏至期間則是15小時。不過,這些數字有所不同,居住在靠南的人全年的日照時間要多於居住在靠北的人。
先前的幾項研究發現,冬季白天時間的減少與人們的睡眠時間有關。例如,在2007年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居住在歐洲的約55,000人的睡眠數據。結果發現,在冬天的每日平均睡眠時間要比夏天多20分鐘。
許多人表示,他們在冬天更容易感到疲憊,並想要更多的睡眠。睡眠習慣的這種變化主要是由於冬季白天時間的減少,這影響了人們的內部晝夜節律時鐘,使他們想要睡得更多。
研究表明,我們的晝夜節律時鐘由大腦的某一區域控制,該區域會對白天和黑夜作出響應。例如,白天告訴大腦的這個被稱為視交叉上核(SCN)的區域,讓其發送信號,導致激素的產生和其他生理變化。此外,白天還會抑制褪黑激素的釋放,這是一種與睡眠相關的激素。
科學家認為,由於更遲的日出和更早的日落,人們可能會稍晚醒來,並提早睡覺。黑夜時期的延長往往使人們睡得更長久。
然而,白天的長度並非是影響睡眠的唯一因素。包括節日焦慮和人們情緒變化在內等冬季期間的其他因素,都可能影響人們在冬季的睡眠時間。在節日慶祝活動中喝一兩杯也可能影響人們的睡眠。研究發現,飲酒有助於人們入睡,但會導致之後在夜間的睡眠中斷。
此外,因為與溫暖的環境相比,人們在較冷的環境中睡得更好,所以冬天較冷的溫度可能有助於睡眠。當溫度變得太熱時,睡眠會變得更加分散。
歡迎關注怪羅微信公眾號(id:guailuo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