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冬節暝頭長,搓三升米圓天未光

2021-02-12 閩南語頻道


前兩天泉州微風拂面,氣溫上升。

猛男女都再次換上短袖T恤。


誰能想到今天就| 冬 至 |了!

俗語說【冬節烏,年兜酥;冬節紅,年兜澹】

冬至日若是陰雨天,除夕就會是晴天;冬至日若是晴天,除夕就會下雨。

猛男女果斷查了下天氣預報

☟☟☟


是的,今天有中雨!!

氣溫也將小幅回落

要注意做好禦寒準備


在閩南,冬至又稱冬節,

泉州俗諺「冬節小年兜」,

【冬節暝頭長,搓三升米圓天未光】

冬至夜晚長  ,冬至有搓圓習俗。

昨晚,你搓圓子了嗎?

↓↓↓

許多朋友在搓圓子的同時還會捏一些動物,因為在咱閩南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習俗,就是「做雞母狗仔」,每逢冬至,勤勞淳樸的閩南人根據每位家人的屬相,捏制出相應的十二生肖,俗稱「做雞母狗仔」。既是祈願庇佑六畜興旺,也是寓意吉祥有財氣。



冬至這一天,還有「吃圓添歲」一說。泉州習俗是早晨要煮冬至圓敬奉祖先(敬公媽),還有吃冬至圓。吃了冬至圓,就又大了一歲!

冬至小年兜

吃了冬節圓

頭圓尾也圓

一年圓圓滿滿

祈願來年年頭順年尾順

一年四季走好運


閩南人吃的冬至圓有甜和鹹兩種。一種是加芋頭、紫薯、橘皮作料或加入面線、肉片、海蠣等作成的鹹食,圓子一般由蒸熟的米漿與少許糯米混合物搓圓,晾乾,再用豬肉湯煮成鹹湯圓,味鮮、爽口。這種圓子相對與超市或者全部用糯米做成的圓子都容易消化,很適合老人、小孩食用。


煮甜的圓子一般做的比較大,全部由糯米做成,與商場上買的無餡湯圓類似,煮的時候放入紅糖、薑片,煮好後的湯汁就像濃漿一樣。在這樣的冬天吃上一碗紅糖薑汁湯圓,全身暖暖的,別提有多舒坦!


冬至圓的主料是糯米,中醫認為糯米味甘、性溫,具有禦寒滋補、潤肺的作用。但不可把湯圓當早餐食用太多,因為,人的胃腸道功能在早晨是最脆弱的,圓子黏性高不易消化,進食過多,或出現噁心、泛酸等情況。而睡前也不宜吃圓子,容易造成胃脹。

冬至作為一個重要的節日

與之相關的閩南童謠也不少

小編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首童謠↓↓↓↓↓

冬至

咱厝人 冬至時 碨米絞粞搓紅丸

搓糖粿 無稀奇 捏豬捏狗捏金魚

做雞仔 雞袂啼 落水要撈舉笊籬

囝仔人 勾勾纏 想吃你得敢赤鉗

野答工 鬥支持 阿母挱啊一半暝

敬祖先 望新年 保庇平安趁大錢


冬至這天各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咱閩南一些地區有冬至掃墓祭祖的習俗……大家還知道哪些冬至習俗?快快留言告訴給小編吧~~↘↘↘

相關焦點

  • 【生活零距離】冬至養生三色湯圓
    冬至具備「陽氣始盡」的特點,意味著「陽氣始生」,萬物開始萌動。因此,在冬至吃湯圓,又何嘗不意味著新一年的開始呢?難怪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了。潮汕人在冬節吃「冬節丸」,象徵家庭團團圓圓。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早在順治《潮州府志》就曾記載:「冬至,祭用米圓。」裡面的米圓就是指糯米丸子,也就是冬至丸。潮汕人吃冬至丸的習俗由來已久。
  • 歲寒隆冬至,煮餃話團圓——胡蘿蔔芹菜餃子
    今日冬至。冬至也叫「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了的一個。
  • 冬至養生:一躲,二補,三忌鹹!
    「冬至」2018年12月22日冬至後,陽氣緩緩回升,白天慢慢變長,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時機。所以古時,冬至也喻意為新生命的開始。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躲」才能保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冬至時節人體的陽氣太弱,所以身體的抵抗力也較差,這時要躲著寒涼,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風寒的侵襲,才能不感冒生病。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
  •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大冬小年,咱通州的這些習俗,你熟悉嗎?
    「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明日冬至|吃一碗甜甜的湯圓吧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之前不會很冷,因地表尚有「積熱」,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後;民間又以冬至當天天氣的好壞,來推測往後的天氣。閩南有俗語「澹冬節,好年兜」,意思是,冬至期間下雨,來年的春節就會有好天氣。
  • 迎冬至,總經理與大家一起包餃子
    冬至也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迎冬至——兒童之家2015年冬至慶典精彩回顧
    黃鐘應律好風吹,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今天是2015年冬至,冬至是中國農曆中的重要節氣,又被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 冬至來臨,當然也少不了爸爸媽媽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在前期家長們的共同努力下,今天就由爸爸媽媽們一起帶來幸福劇場「冬王國」。
  • 升米恩,鬥米仇
    有飢者無食,與之升米則德我,與之鬥米則仇我。何哉?升以利一時,生彼而我不薄,我以重也。鬥之則彼且厚,彼厚反不思我德,以我利也。
  • 冬至快樂 | 你知道「冬至」用英文怎麼說嗎?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節氣,通常在12月21日或者22日。在這一天,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今年冬至日是2016年12月21日。那麼,你知道「冬至」用英文怎麼說嗎?基本上也就用在「Winter Solstice」(冬至)以及「Summer Solstice」(夏至)之處。冬至(Winter Solstice)又稱為「冬節」、「長節」、「亞歲」等,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那麼,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冬至」的英文表達和各種習俗,祝大家都能快樂溫暖充實地度過!
  • 悅讀| 冬至湯圓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
  • 冬至大過年 吃圓「大一歲」
    preview「冬至年邊腳,家家挲甜圓」,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
  • 冬至養生,「一躲二養三固四補」!
    冬至正是「陰陽大變身」的時候,也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時候,極容易受寒,也極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後養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防寒保暖,宜勤搓手、常曬背、暖雙足;平日要注意頭部、腳部和頸部的保暖,避寒風,避冷水,避生冷飲食。養生先養心。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儘量躲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了。
  • 冬至快樂 | 冬天了,來碗熱騰騰的冬瓜花甲湯~吃完喝完馬上瘦!
  • 升米恩,鬥米仇!(深度好文)
    富的一家有很多糧食,就給窮人家送去了一升米,救了急。  窮的一家非常感激救命恩人!熬過最艱苦的時刻後,窮人就前去感謝富人。說話間,談起明年的種子還沒有著落,富的一家慷慨地說:這樣吧,我這裡的糧食還有很多,你再拿去一鬥吧。窮人千恩萬謝地拿著一鬥米回家了。回家後,家裡人說,這鬥米能做什麼?
  • 冬至 養生切記「躲」為上!
    而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節,要學會 「躲」才能養護好體內微弱的陽氣。冬至正值歲末年初,很快就會迎來元旦,此節氣期間多有聚會,切記不要暴飲暴食。因為此時,陽氣最弱,無法幫助身體運化過多的食物。
  • 生活|今日冬至數九寒天正式開始❆冬至到,餃子俏!!帶你看看世界各地不同的餃子
    季節特點冬至是天文意義的冬天的開始,冬至一到表示寒冬到來,從這一天開始數"九"。冬至當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從冬至之後白天一天比一天變長。冬至是古時的一個重要節日,每逢這一天都會放假一天過"冬節",故有"冬至如年"的說法。衣食住行冬至時陰陽交替最具有養生意義。民間有"冬至進補,春天打虎"的養生諺語。正如一天中在子時(晚上11:00-凌晨1:00)陰陽交替,冬至是一年陰陽交替循環的節點。如果此時保養不好,會影響整個一年的健康狀態。
  • 冬至過後,養生重在補腎固陽
    冬至養生,重在補腎固陽關於冬至,古人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無論是身處北方還是南方,冬至都是傳統意義上養生的重要節點,此時精心調養、合理膳食、運動得當,可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中醫認為冬氣應於腎,養腎精、護腎氣是冬季養生的一大重點,尤其大雪過後天氣寒冷,腎氣最易不暢。
  • 扶陽冬至湯--冬季養生首選
    冬至一陽初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節,人體亦處於陰陽變換的重要階段,所以說保護身體微微生發的陽氣就很必要,這個時候進補,是最佳的時節。
  • 冬至圖片大全,冬至圖片祝福語
    ;雪花流放出異彩,讓你感受到光潔;雪花譜寫出旋律,讓你冬至愉快!冬至到,新年到,收穫希望,憧憬幸福。祝冬至快樂如約而至,新年平安、幸福、好運年年!冬至送你一碗最美味的餃子,平安皮兒裹著如意餡兒,用愛心煮熟,吃一個快樂,吃兩個幸福,吃三個健康,吃一碗發財,喝湯來年順順利利!冬至到來雪花飄,氣溫下降早預防。天晴記得曬棉被,驅除溼氣保暖強。
  • 冬至 來田園尋夢 免費吃水餃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交冬」、「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所以冬至這一天一直被當做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一度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