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00噸化工垃圾填埋地下!姑息養奸者必須深挖嚴懲

2021-03-05 長安觀察

近日,央視《焦點訪談》揭開了江蘇泰興的一大環保騙局——

從2016年開始,泰興有企業打著土地復墾的幌子,在多個村莊大肆填埋工業危險廢棄物(有機氰化物),填埋量近8000噸。

期間,村民多次舉報、媒體幾番曝光,問題也未解決。今年6月,有群眾還向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反映這一問題,經過再次調查發現,當地多達十餘個土地復墾項目填埋的竟是化工垃圾。

土地復墾是對遭到佔用或者被損毀的土地進行整治改造,以便可以重新利用,比如對一些溝塘進行填埋。但填埋有環保要求,一定不能對周邊環境造成汙染,更何況是有機氰化物這種對人體及環境都有極大傷害的有毒物質。

我們不禁要問,近8000噸危險廢棄物是如何堂而皇之被埋到地下的?問題多次曝光,又為何遲遲未能解決?

對此,當地環保局給出的解釋是,「企業說拉走了」,工作人員還大倒苦水:「我們沒有強制權,環保是很難搞的一個事情。」

企業說全部拉走了,環保部門就信以為真,實在荒謬。

更讓人不解的是,新環保法已出臺多年,環保執法早已「長出牙齒」,環保部門不僅有扣押權、查封權、「按日計罰」權等,還有行政拘留的強制措施權,為何還有人拿「沒有強制權」說事?

要麼是懶政、不作為;要麼是有自己的小算盤,心甘情願當違法企業的保護傘。無論哪種,都是姑息養奸、助紂為虐。

再進一步看,環保違法猖獗,當地有關部門卻覺而不查、查而不治的現象並不鮮見。

明明企業仍在非法採砂,河南魯山縣的執法人員卻視而不見,強行回應稱是在「平整河床」;明明有企業在自然保護區大肆採礦,湖南常寧政府不僅拒不整改,還費盡心思想把採礦區劃到保護區之外……

執法有「牙」,還要真「咬」。如果不願或不敢下口,無異於一口「假牙」,有「齒」無力、形同虛設。以上案例也提醒我們,徹底扭轉環保觀念,讓環保執法真正所向披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復墾土地下埋藏的不只是廢渣,還有未來發展的重重危機。

「魯山河道治理工程將要投入兩個億」,「治理河北十七萬平米汙水坑至少需兩億元」,這些現實案例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生態環境一旦欠帳,就需「連本帶息」加倍償還。

據介紹,泰興市僅清理一個地塊的汙染源,就需要付出三、四千萬元的高昂費用。總計十餘塊土地,這個單誰來買?埋在地下的汙染物必須挖出來清理走,而對違規企業、對那些姑息養奸的監管者,也當深挖、嚴懲,一個都不能少!

The End -

撰文:何若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發布或推送的所有內容,除註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歡迎合作,拒絕剽竊。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後臺聯繫。

相關焦點

  • 垃圾填埋工:忍臭味戰高溫 每天填埋千餘噸垃圾
    酷暑中的垃圾填埋場,讓人感受到的除了炎熱,還有撲面而來的臭味。上午11時許,室外氣溫36℃,正值垃圾清運車進場的高峰期,此時推土機手已經在垃圾堆中工作了5個半小時。沿途往返的垃圾清運車不斷,垃圾一傾倒下來,一股難以言喻的臭味就撲鼻而來,甚至讓人有點反胃,但工人們神色如常地工作著。3名常年與惡臭打交道的推土機手,每天輪流負責填埋所有運到這裡的垃圾。
  • 《綠色發展環保行》花園式城市垃圾處理典範——新加坡大士南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新加坡處理垃圾的核心經驗,恐怕就在於此。  新加坡國土面積約710平方公裡,尚不足廣州面積的1/10大,人口卻有531萬,人口密度是廣州的4倍多。而根據2013年的統計數據,新加坡每天產生垃圾約21000噸,對於這個「彈丸之地」來說,「如果不經處理直接填埋,那我們新加坡很快就沒地了」,黃華榮說。
  • 賓陽:販賣8000萬條公民信息令人咋舌!反詐民警深挖捕「大魚」
    278746681電話兼微 13788215554:賓陽縣城、黎塘、各鄉鎮當天送到,點擊了解販賣8000萬條公民信息令人咋舌!11月29日,專案組小分隊在惠州市大亞灣西區抓獲湖南籍犯罪嫌疑人葉某雄,犯罪嫌疑人葉某雄到案後如實供述其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並非法獲利400餘萬元的犯罪事實,令人咋舌的是,葉某雄手上還掌握8000餘萬條公民個人信息,信息涉及全國多個中小學。葉某雄還供述這8000餘萬信息是通過一個叫周某的人購買的,這觸目驚心的背後都是骯髒的交易!
  • 【典型案例通報(二十五)】 湘潭市雙馬垃圾填埋場超期超負荷運轉 風險隱患突出
    雙馬填埋場建成投入使用後經過多次提質、擴容建設,先後經歷2012年10月整改配套工程項目建設、2016年2月整改配套工程臨時過渡場續建項目建設、2017年9月臨時過渡場應急擴容處置項目建設。應急擴容建設於2018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設計總庫容76.2 萬立方米,有效庫容68.6 萬立方米,使用期限1.9年,目前已超過使用年限並達到飽和狀態,但每天仍在填埋700-800噸生活垃圾。
  •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將在北海落地,日處理垃圾1400噸!
    北海市發改委在2017年1-10月投資和項目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北海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招標結果已經公示,中標公司為北京控股有限公司
  • 2023年基本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中國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匯總
    「零填埋」 中國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匯總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聯合出臺了關於城鎮生活垃圾補短板的實施方案,我國將採取一系列舉措,加強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垃圾產生大國,且隨著經濟穩步發展、民眾生活消費水平、城鎮化率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持續走高,2018年,全國200個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21147.3萬噸。前十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共計6256.0萬噸,佔全部信息發布城市產生總量的29.6%。經濟發達的城市生活垃圾產量大,上海、北京生活垃圾產生量超900萬噸,分別為984.3萬噸、929.4萬噸。
  • 販賣8000萬條公民信息令人咋舌!反詐民警深挖捕「大魚」
    為追查學生信息來源,徹底斬斷犯罪鏈條,副縣長、公安局局長李文進精心部署,要求反詐大隊深挖擴線,追根溯源,堅決打擊上下遊犯罪鏈條,指示反詐大隊、網安大隊就地集結優勢警力,組建專案組,進行專案經營,以點帶面,乘勝追擊,逐步還原了一個全國性質的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鏈條
  • 原生生活垃圾處理三年內實現「零填埋」
    原生生活垃圾處理三年內實現「零填埋」宜燒則燒 焚燒為主
  • 北京大興區將建5100噸/日垃圾焚燒項目
    中國固廢網從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政府了解到,北京市大興區安定鎮將建設大型循環產業園項目,涵蓋生活垃圾、滲濾液、爐渣和醫療廢棄物處理等多項業務,主要用於處理大興區
  • 【沼氣發電】生活垃圾產生的沼氣發電之經濟分析
    (一)項目概況這裡以濰坊市一個生活垃圾填埋場改造沼氣發電項目進行研究。隨著濰坊市的經濟發展其公共建設投入越來越多,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公共出行條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流動人口和常住人口都獲得了很大的增長城市的生活垃圾問題也日漸嚴重。當前該市建有多個垃圾處理廠,由於處理能力的不足。導致現階段多數都是露天堆放後掩埋的方法。
  • ​垃圾中轉站、垃圾填埋場怎樣快速除臭除異味?​
    垃圾填埋現場作業區、滲濾液暴露區及臨時覆蓋區都會有臭氣的釋放,同時垃圾發酵腐爛的環境也為各種菌毒、蚊蠅提供了理想的棲身繁衍場所。這些問題直接傷害到群眾的身體健康。生活垃圾臭氣與蚊蠅問題成為目前亟需解決的難題。
  • 國內外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情況
    2012年底,日本共有垃圾焚燒廠1188座,全年焚燒垃圾4000萬噸,達到其垃圾總處理量的79.8%。共有4座垃圾焚燒廠和一個填埋場,大士南垃圾焚燒發電廠每日處理垃圾4320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焚燒廠。到2013年,大陸地區就建成大型垃圾焚燒發電廠139個,年處理生活垃圾量約4000萬噸;深圳市全部市轄區都建成了垃圾焚燒發電廠。
  • 珠峰,今年要清理35噸垃圾…
    ,也越來越嚴重……前幾天有尼媒報導:尼泊爾將對包括珠穆朗瑪峰在內的8座高山進行垃圾清理收集工作,今年計劃收集35噸垃圾!,僅從這些山峰大本營以上區域就將帶回18噸垃圾!,所以有許多遺體和垃圾已經在冰雪中積聚了數十年!
  • 垃圾處理如何走出以鄰為壑困境
    更可氣的是,這種以鄰為壑的垃圾處理模式,並非個例,而是當下很多東部發達城市處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模式。比如浙江某地就曾多次將有毒的醫療垃圾跨省傾倒到安徽的利辛、渦陽等縣,更不要說很多城市將垃圾處理廠建在與其他城市的交界處了。 事實上,在工業時代,工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必然會產生垃圾,包括工業垃圾、建築垃圾、化工廢料和生活垃圾。
  • 南通嘉禾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00噸纈黴威原藥、600噸啶醯菌胺原藥等...
    南通嘉禾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00噸纈黴威原藥、600噸啶醯菌胺原藥等技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公示 發布時間:2016-03-18 字體:[ 大 中 小 ]
  • 有聲圖書館 | 邊走邊學垃圾分類知識!(第四期)
    垃圾都去哪兒了目前蘇州市對我們的其他垃圾有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是衛生填埋,第二種是焚燒。衛生填埋:七子山生活垃圾填埋場於1993年7月建成投運,累計無害化處置生活垃圾780萬噸。填在七子山上的生活垃圾也可以變廢為寶1、因為垃圾裡面是含有水分的,叫滲濾液,處理後排到洗車場進行洗車。2、因為垃圾裡面含有有機物,在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下,垃圾會發酵,產生沼氣,進行沼氣發電。
  •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正在被垃圾吞噬
    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街道上現在堆滿了垃圾,這座擁有七處世界文化遺產的光明之城已經瀰漫了近一個月的惡臭。
  • 海南進入生活垃圾全焚燒時代 日處理能力超萬噸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11575噸/日海南省於2001年建成首座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海口顏春嶺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處理垃圾800噸/天。圖為海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擴建項目控制中心。 王子謙 攝記者從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了解到,過去海南省生活垃圾主要採取「衛生填埋+焚燒處理」的模式,其中又以填埋處理為主,焚燒為輔。
  • 垃圾分類「深圳卷」擬出爐:探索生活垃圾費「隨袋收費」
    近日,深圳啟動了「垃圾分類」立法審議,其中,關於「隨袋收費」的內容被很多人解讀為必須購買指定的垃圾袋,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近日提請審議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中明確規定,今後,生活垃圾處理或將實施「誰產生誰付費和差別化收費」,逐步建立計量收費、分類計價的收費制度
  • 知悉 NO.42 | 系列解讀:藏在建築垃圾中的萬億級市場 完結篇
    建築垃圾再利用對於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據估算,每利用1億噸建築垃圾可以生產標磚 243 億塊、混合料 3600 萬噸,減少佔地 1.5 萬畝,節煤 270 萬噸,減排二氧化碳 130 萬噸,新增產值 84.6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