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萬思源,網名:兔貓,重慶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總隊江北分隊隊長,老重慶發燒友。
近期,筆者孤身一人又潛入北碚歇馬,探索抗戰時期國民政府「五大院」的遺蹟,有了初步的一些收穫,逐步以推文的形式分享出來。今天先說這個最高法院檢察署舊址。
文保牌,寫的最高法院檢查署,到底是監察署還是檢查署嘛,網上又說是監察署,硬是才惱火喲。
本文照片為筆者2020年12月實地拍攝,相關文字資料,是筆者從一個業餘志願者角度查詢多篇網絡資料整理後的結果,不一定完全準確,就當茶餘飯後閒談,不要吹毛求疵找我理論。
下圖這個中年大叔就是住在最高法院監察署裡面的現住民,對我還是很友好,就是提起這個爛房子他火氣嘿大。
話說1939年到1940年期間,國民政府「五大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最高法院、司法行政部陸續遷到陪都重慶,準確說就在在北碚歇馬。
這個最高法院檢察署,在歇馬天馬村,網上說是互援村,這個先不管了,反正就在歇馬一個村裡,百度地圖上也有,我是開車去的,車可以停到離這個房子100米外的一個農家院子裡,還是很方便。
看嘛,公示牌上是天馬村,資料非要說是互援村,到底哪個是「咬卵匠」嘛。
這個房子,從建築的角度來說,叫川鬥夾壁結構,這個我不懂,反正經常看到川東的老房子說的都是這個結構。房子損毀極其嚴重,現在住在這裡的大叔對此火冒三丈,說既然是文物,你就拿錢來修嘛,又沒得人管,他表示極其憤怒,錠子都捏起了,幾乎怒不可竭。
這是房子門口殘存的木刻雕花,看起還可以,有點像清代的民居,但是具體是好久修的,筆者也沒查到。
看嘛,房子裡面爛得確實有點惱火,一落雨還到處漏水,安全隱患相當嚴重。
再來兩張建築物的外觀照片,這個文物真的該修了,不然哪天又只有「異地復建」了喲。
文物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有關部門要提高站位撒,該行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