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華僑大學法學院主辦,法學院研究生團總支、研究生會、法學院團委、學生會承辦的「華大法學論壇」系列學術講座在祖杭樓2-7教室舉行。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一級檢察官張熙懷為主講人,法學院吳情樹副教授為主持人。法學院副院長白曉東及法學院師生聽取了講座。
本次講座以「臺灣檢察制度的變遷與現狀」為主題,張熙懷檢察官從自己的人生經歷談起,傾情講述了自己如何踏入法律的殿堂,其勵志經歷引得滿堂敬佩的掌聲。接著以幽默風趣的口吻描述了臺灣司法官考試與法律人應有的態度。在臺灣,法官與檢察官主要是考用合一,人數有固定的限制,所以司法官考試的通過率基本限定在百分之一左右。張熙懷檢察官坦誠展示出自己的年工資單,詳細地解釋了臺灣檢察官的俸給及二十四級的等級制。他表示,在重視提升法官、檢察官品質的同時,也要重視提高法官、檢察官的薪酬。
對於臺灣檢察制度的現狀,張熙懷檢察官首先以圖表形式清晰地展示出檢察官的審級構架,即三級三審。其次介紹了檢察署機關配置,並結合實際典型案例,從理論和實踐上詳盡講述了臺灣刑訴法的偵查起訴制度,同時以對比方式簡明扼要地說明了大陸刑訴法與臺灣的不同。
對於臺灣檢察制度的變遷,張熙懷檢察官從點和面兩方面講述了臺灣刑訴法的變遷。他談到廢除特偵組是司法改革第一步。然後談及改良式當事人主義和檢察官業餘執掌。最後他提到,針對刑事程序全國法院要求一致性,對於刑事證據個案證據講求靈活性。
講座的最後,張熙懷檢察官親切地與聽眾進行了提問與答疑環節,再次為大家耐心講解,認真答疑,同時贈與法學院其撰寫的書籍及臺灣地圖,法學院副教授王方玉老師回贈一幅題字。張熙懷檢察官以其個人魅力與專業法律素養,贏得共鳴與稱讚。
編輯:朱璐
圖片:賴育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