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教育部新增兩個法學博士點 一級法學博士點仍為38個

2021-03-03 數說司法

10月19日,教育部正式發布《關於下達2016年動態調整撤銷和增列的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學位[2016]23號新增兩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什麼是法學一級博士點

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是指具備了所有法學二級學科博士授予資格的博士點(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經濟法學、訴訟法學、環境與資源法學、國際法學、軍事法學等)。

有些學校雖有法學博士點,但很可能只是二級法學博士點

也有一些法學院在自我介紹時提到了一級學科博士點,但大家仔細一看就能發現只是掛靠在其他一級學科之下。

教育部從2003年開始第一次實行一級學科博士點。目前,一共有五個文件涉及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分別是學位[2003]57號學位[2006]3號學位[2011]8號學位[2016]5號學位[2016]23號

只要未被上述文件收入,就不在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之列。

▌法學一級博士點的變遷

學位[2003]57號文中,6所高校首次獲得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他們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他們是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原始會員」。

學位[2006]3號文件中,新增了5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分別是華東政法學院南京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吉林大學廈門大學

2011年是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飛躍時期,在[2011]8號文件中一共新增了27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自此,中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面貌基本形成。

在此後長達5年時間內,教育部都沒有再進行一級博士點的增減工作。

不過,在2016年3月,教育部突然下發了學位[2016]5號文件中,撤銷了兩所高校的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引發了不小的轟動。相關情況,可見「數說司法」「兩所高校法學博士點被取消」(點擊藍色連結獲取閱讀)

此後,在今天發布的學位[2016]23號文件中,教育部又增列了兩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上海財經大學東南大學

兩增兩減,目前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仍然為38個。可以說,這38個法學院校基本上是中國法學教育的第一方陣。

上海財經大學的法學教育肇始於1980年。2007年,設立法律經濟學和法律金融學兩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012年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東南大學法學院更加年輕。1995年恢復法律專業、2006年恢復建院。2016年正好是該院恢復建院十周年。法學院現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2人。

▌法學一級博士點的布局

在38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中,有12所分部在華東地區,其中上海和江蘇分別4所。此次新增入的上海財經大學與東南大學都在華東地區。


華北地區以9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位列第二。其中北京一共有8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超過了上海與江蘇的總和。


華中地區以7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位列第三。其中湖南一省就有4個法學一級學科。


西南地區與東南地區各有4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



華南地區原來有3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由於被撤銷一個,目前僅餘2個。


感謝楊楠、龔善要與蔡燊為本文提供的協助~

往期精彩文章  點擊圖片可閱讀

讓法院判定出軌有多難   打開「寶馬案」的專業姿勢


相關焦點

  • 從法學資料的檢索方式解析美、日、德、法等國的法學研究特色
    美國法學數據檢索系統及重要法學期刊論文概述》,《月旦法學雜誌》2008年第161期。[38]J. Myron Jacobstein et al., Legal research illustrated, 1998, pp. 393-394.[39]完整的ALI出版品可以在以下網站找到http://www.ali.org,轉引自J.
  • 英國法學入學考試:LNAT考試簡介
    LNAT的全名是National Admissions Test for Law,是申請英國法學本科前的入學測驗考試。LNAT雖說是為有志於升讀法學專業本科學生的準備考試,但這個考試並不是考察對法律知識的了解程度,而是考察法學教育核心能力--邏輯思維和語言推理技能的一次測試。
  • 泰國格樂大學法學碩士學歷學位雙證班:國家承認 積分落戶可加積分 節假日上課
    Krirk Mangalabruks)博士創立於1952年,是一所立足泰王國、輻射亞太地區,以培養碩博研究生為重點,培育特色專業本科及本碩連讀複合人才的多科性教學綜合研究型高等學府,也是泰王國第一所可以給有中文基礎的泰國學生提供特色本科專業中文授課課程,並提供泰國教育部學費貸款及獎學金政策服務的大學。
  • 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一級檢察官張熙懷做客「華大法學論壇」(二)
    9月26日,由華僑大學法學院主辦,法學院研究生團總支、研究生會、法學院團委、學生會承辦的「華大法學論壇」系列學術講座在祖杭樓2-7教室舉行。
  • 法學院舉辦「未來犯罪的科技偵查與犯罪現場」 法學高端論壇
    現場觀眾會議開始,林貴文副院長隆重介紹了李承龍博士,隨後陳明添院長為李承龍博士頒授客座教授聘書。隨後,李承龍博士闡述了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並表示新興技術的發展在造福人群、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同時,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出現恐怖攻擊、網絡詐騙、危害社會等犯罪行為,他提醒法學學子要積極關注科技漏洞、及時了解最新的犯罪手法和犯罪工具,並學會靈活運用新科技,增強未來科技偵查的能量。
  • 法律熱詞: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的「類案類判」用英文怎麼表達?
    11月27日至29日,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江蘇南京召開
  • 【教師動態】我院鄭雅方副教授、孔祥穩助理教授參加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9年年會
    10月19日上午,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9年年會在合肥舉行。
  • 法刊輯要(2017123):《北洋法學評論》(第1卷) 天津大學出版社2017年1月版| 目錄
    《北洋法學評論》(第1卷)收錄了環境法領域的10篇論文和5篇會議綜述。論文包括《我國生態文明立法的難題與進路》《論環境與健康風險評估制度》《基於生態文明的中國環境資源法》《環境應急法律制度之完善途徑》等。《北洋法學評論(第1卷)》主要圍繞生態文明立法現狀、環境權的實現、環境司法等主題展開探討。
  • 【資訊】2017年SSCI法學期刊JCR最新排名
    比如如我們所知,每一年JCR報告都會對排名進行調整,有雜誌被新增進來,也有雜誌被剔除評價。那麼這份公告所指的Q1、Q2,究竟是按哪個年份版本的?如果是只按最新的來看,這又是否公平呢?另外,這個Q1、Q2是指所有專業,還是特指法學類專業?如果我發表區域研究SSCI列表中的Q1,那究竟算不算呢?還有,我發表什麼樣的內容在特定刊物上,才算成果?這些問題,當然要由不同的招聘單位去細化。
  • 第九屆海峽兩岸醫藥法學術研討會暨江蘇省法學會醫藥法學研究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召開
    她提出懇切的希望,希望共聚泰州的與會專家和學者能亮觀點、展思想,發揮專業特長和真知灼見,為泰州醫藥產業的發展乃至泰州經濟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建言獻策,泰州將認真學習和吸收,把醫藥法治理念滲透到醫藥產業的方方面面,為泰州醫藥產業發展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潘維大發表了深情至切的講話。
  • China Legal Science《中國法學(英文版)》目錄|2015年第2期
    OPERATIONAL DILEMMA AND SYSTEM DESIGN OFFINANCIAL MANAGEMENT PRODUCTS WITHNON-GUARANTEED PRINCIPAL IN CHINAXu Duoqi & Zhang Weiyu我國非保本理財產品之運作困境與制度設計:以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實證考察為主線
  • 西法學專家稱:Mercadona拒絕向華人出售商品涉嫌歧視華人
    於是小編挖了挖關係找到了一位好朋友的同學他的導師是西班牙法學專家。就這一事件請教了這位法學專家,由於採訪者的要求我們這裡不提專家的名字華媒網記者:您好,專家先生,謝謝您接受我們的採訪,Mercadona超市拒絕向華人出售商品 您覺得這裡有違法的行為嗎?
  • 2017畢業紅毯 | 開箱記 · 法學(內附提名投票Q&A)
    致我的法學姑娘:我們相逢於法學院,是同班同學。這並不是什麼很巧的事,畢竟一個年級就一個班。第一次注意你是在民法課上,你坐在我身旁,圓框眼鏡,高馬尾,正低頭翻著厚重的法典。之後的某一天裡,你也是這樣翻著法典,為我寫下了一份判決書:你是我的第一順位繼承人;因愛判我無期徒刑;我的版權至此便歸於你,保護你身前死後50年。我拿起桌上的法槌,笑說,「一錘定音。」法律人準確、犀利,我卻依舊無法一語道盡這四年荏苒。我倒數著與江灣的貓咪告別的日子,眼前都是你,都是昏天黑地的期末季,躲在書本後偷望我一眼的你。
  • 【蜀鼎·新聞】蜀鼎所律師應邀為崇州市人民法院講授《民法典合同編》
    張曉遠副教授首先梳理了《民法典合同編》的立法體系,然後結合司法實務,重點剖析了《民法典合同編》新規中的難點及熱點問題,如格式條款的新規則、預約合同的新規則、未生效合同的新規則、情勢變更的新規則、第三人利益合同的新規則、代位權的新規則、債務加入的新規則、合同解除制度的新規則等十二個問題。
  • 婁愛華:義大利民法典評註的撰寫——以三個條文為切入點的觀察∣法典評註
    [1]徐國棟:《無效與可撤銷婚姻中誠信當事人的保護》,載《中國法學》2013年第5期,第138-139頁。[6]為學生撰寫的學生評註在義大利似乎不被認為是評註,而被稱為法典(CodiceCivile)。
  • 耶魯法學教授,虎媽Amy Chua:女兒今年夏天入住我們在紐約的公寓,我跟女兒籤了個合同….
    我的兩個女兒Sophia 和 Lulu,一個已經23歲,一個也已經20歲了,她們今年夏天都在紐約工作。她們的計劃是今年夏天免費住在我們(是我們)在曼哈頓購買的公寓裡,那雖然只是個臨時住所,但那是我跟我的丈夫Jed用20多年的積蓄購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