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友須知:尿常規中這兩項出現「+」號時,請千萬提防腎病發生

2021-02-23 腎友百科

腎臟內科最重要的幾個檢查,一個是驗尿看尿常規,一個是抽血看腎功能,還有就是特殊檢查。

尿常規檢查是最常用的檢驗項目之一,是反映身體健康狀況的基本指標。

慢性腎臟病表現隱匿,早期可以沒有任何自覺症狀和表現,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尿液外觀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看不出來任何的異常。

而尿液檢查,也就是尿常規的檢查,是早期發現腎臟病的簡單而有效的手段。它可以讓「看不見摸不到」的腎臟病變得「看得見」,直接、迅速的反映泌尿系統、腎臟代謝等情況。

 

因此,定期做尿常規檢查,對於及時發現泌尿系統疾病、腎臟損傷等有著較強的參考價值和臨床意義。

雖然各醫院的尿常規化驗單外觀不盡相同,但無論是哪種尿常規的化驗單,都包含有尿蛋白這一項,它的項目名稱可以是「蛋白質」,也可以是「尿蛋白」,英文縮寫是PRO。

尿蛋白的正常值是陰性,可以表示為「-」或者英文「negative」;

如果尿中有尿蛋白,結果就會顯示為「+」,即陽性;蛋白尿的程度越重加號就越多,如「3+」就提示蛋白尿程度很重,或有些尿常規化驗單中尿蛋白的陽性會用數值來表示,數值越大則提示程度越重。

有時您可能會看到尿蛋白顯示為「trace」,這提示尿蛋白為微量。

百科君提醒:尿蛋白只要不是陰性就要小心,最好及時去正規、專業醫院的腎臟內科做一個深入的檢查。

這是另一個較重要的反映腎臟病變的項目。尿紅細胞的檢查在不同醫院由於檢測方法不同,正常參考值範圍略有不同,下面,以較多醫院使用的標準為例:

尿紅細胞項的項目名稱為「尿紅細胞數」,英文縮寫為」U-RBC」, 正常值是0-25個/ul。腎友們在化驗單中可能還會看到用顯微鏡檢查的結果,也顯示的「尿紅細胞數」,正常值範圍是 0-3/HP。

百科君提醒:無論哪種方法測定,尿紅細胞增高的含義是:有可能存在腎臟或泌尿系統的疾病,如腎炎、泌尿繫結石、尿路感染等。且增高越明顯情況越嚴重。發生此類情況,請及時到正規、專業腎病醫療機構腎內科或泌尿科就診篩查,及時預防。

還有一種情況,大家一定要高度警惕,那就是尿常規的結果中尿蛋白陽性和尿紅細胞增高同時存在。

這種情況提示腎臟病的可能性很大,一定要高度注意,及時就診。

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時留意身體提示我們的一些危險信號。如尿性狀及尿量的變化、夜尿增加、水腫、噁心、厭食等消化道症狀、皮疹、瘙癢等,如發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應密切關注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標,至少每半年監測一次尿常規、尿微量蛋白及腎功能,以便早期發現腎臟損害的情況。

相關焦點

  • 腎病知識:最常見的腎病症狀
    夜尿增多這是腎臟疾病常見症狀之一,出現夜尿增多的症狀時腎臟疾病以較為嚴重,即腎臟損傷的早期症狀,但一般處於腎功能不全期。原因此時尿常規和血清肌酐常顯示為正常,被忽視容易被誤診為泌尿系感染,耽誤治療提示:睡覺前大量飲水和服用增加尿液排出的藥物除外。
  • 致腎衰、傷肝、致癌,這類中草藥的傷害腎友必須要知道
    這篇論文給我國肝癌的發生病因,又提供了一種可能性,提示我國病毒性肝炎可能不再是肝癌發病率如此高的主要原因。馬兜鈴酸及含有馬兜鈴酸的中成藥,不僅可以導致腎衰竭,更是誘發肝癌發生的罪魁禍首。戳標題了解更多:此藥傷腎,全世界都已禁止,唯有中國還在廣泛使用--警告--在這裡,艾醫生再次提醒大家,使用中藥方劑及某些中成藥時,要特別注意是否含有以下成分:馬兜鈴、青木香、天仙藤、廣防己、漢中防己、尋骨風
  • 4招教你科學預防腎病
    這類患者如果盲目補腎,好比火上澆油,越補越糟。此外,血瘀、肝鬱、脾虛等也會影響性功能。即使真是腎虛,還細分為腎陰虛和腎陽虛,且要看輕重程度,輕度不會影響正常生活,與西醫所指的腎病不是一回事。這都需請專業中醫師辨別,有針對性地應對,而不是自行補腎。
  • 腎友必備常識:尿蛋白嚴不嚴重,得看它!
    尿常規檢查中,尿蛋白顯示為:-(陰性)、±(微量、trace)、1+、2+、3+、4+。我們腎友通常理所當然地認為加號越多,代表蛋白尿就越嚴重,但實際情況可能不是這樣。來看看下面這位腎友的化驗單,兩月前,他的尿常規蛋白質2+,24小時尿蛋白定量為1.5g;而治療後這個月複查,尿常規顯示蛋白質3+,24小時尿蛋白檢驗僅為0.61g(24小時尿液留取正確)。他的蛋白尿,實際情況是好轉的。
  • 今日頭條-延吉腎友協會愛心資助儀式在我院舉行
    2016年8月30日 15:00  今日下午13:30,延吉市腎友協會在延吉泌尿腎病醫院圓滿地舉行了「腎友子女愛心助學和入伍資助儀式
  • 壁虎醫生:出現這6個信號,說明毒素已經堆積全身,需要注意您的腎!
    如果把我們的身體比成一座城市,腎就是城市裡的不分晝夜工作的「汙水處理廠」。它負責我們身體的清潔工作,吸收可以利用的營養物質,再將廢物過濾、排出。如果我們在日常沒有保護好它,身體內的代謝廢物和多餘的水分都無法排出,大量營養物質也不能得到合理的吸收利用,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 醫生提醒:血磷升高後,4種食物腎友最好別碰,避免病情加重
    伴隨著腎功能的惡化,身體的各項機能開始失衡,陸續出現問題。在腎病後期,不僅要避免腎功能進展,還必須控制各種併發症的發生。比較常見的有豬肝、牛肝、豬肺、豬肚、豬腸等,這些食物的含磷量是比較高的。比如豬肝每100克含磷達521mg。
  • 醫生提醒:會導致腰痛的四種腎病,這些症狀不要「錯過」!
    根據數據顯示,世界上每一年因為腎病失去生命的人多達60萬左右,其中還有很多患者只有二三十歲,這個數據讓人們非常驚愕,不僅如此,腎病還會發生於年齡在二到七歲的兒童,而且治療的預後效果也不夠理想。當人們出現腰部疼痛的症狀之後,就要警惕以下四種腎病,千萬不要忽視。
  • 醫生提醒:中藥、西藥都可能會傷腎, 這些藥物千萬不要亂吃!
    而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個習慣真的很傷腎,也有不少由此而引發腎病的案例。它就是:愛補身體,愛吃各種藥!身子虛了,各種補藥、保健品...;上火了,來點藥...;感冒了,感冒藥、抗生素。照這麼吃下去腎不壞才怪呢!
  • 專業醫生告誡:腎病患者千萬不能吃這5類食物,有人吃出腎衰竭!
    而對於以下這些食物,腎病患者是千萬不能碰的!1、 楊桃楊桃含有一種神經毒素,會導致情緒混亂,尿毒症患者吃來楊桃還會發生中毒反應。重點強調:所有腎病患者都不建議食用楊桃。3、 辣椒很多疾病都是要忌食辛辣刺激的,這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使各項指標出現異常,導致腎病復發。尤其是腎功能3期後的患者,堅決不能碰。
  • 尿毒症最大病因:IgA腎病,3招挽救腎功能
    在我國,尿毒症的最大來源是慢性腎小球腎炎(佔比35.81%),而在慢性腎小球腎炎中,IgA腎病佔比最大(45%),每10個腎炎患者做腎活檢,就有約
  • 家長們注意:孩子水腫、泡沫尿 警惕腎病症候群!
    明明今年4歲了,近來媽媽發現他的臉有些「發胖」,尿液中還有很多泡沫,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了相關檢查後,醫生告訴明明媽媽,孩子是患了腎病症候群。媽媽一聽就慌了:「這麼小的孩子怎麼會腎不好呢,這個病能夠治好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小兒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偉嵐表示,小兒腎臟症候群是兒科腎臟疾病中的常見病,是由於多種病因造成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質從尿中丟失的臨床症候群。
  • 年底聚餐多,三大毀腎飲食習慣要牢記!
    但是打破日常飲食習慣的油膩餐飲,攝入過多辛辣生冷的食物或大量飲酒,加上正值寒冬,人體抵抗力和適應性會有所下降,不當飲食會增加胃腸道的消化負擔,同時也會影響到腎臟代謝功能,從而誘發慢性腎病。而對於本身患有腎病的患者來說,則更應注意日常飲食,牢記下面三大毀腎飲食習慣!
  • 右上腹部疼痛 提防:這類疾病來襲
    人一旦出現疾病或者異常時,會通過疼痛來報警。那麼,對於身體腹部疼痛大家覺得都可能會是哪些疾病引起的呢?右上腹部疼痛怎麼預防呢?
  • 【潮州幫】潮州一家四口父親大兒子腎病,小兒子車禍,懇求救命!
    請關注,需要的時候求助 爆料:czwj0666
  • Victor Gura 教授:植入式人工腎在家庭血液透析中的優勢
    導語:2016年3月31日,由國際血液透析學會(ISHD)與上海市醫學會共同主辦,上海市醫學會腎臟病分會, 義大利維琴察SanBortolo醫院國際腎臟病研究所,上海市腎病與透析研究所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腎內科共同承辦的
  • 腎病患者養生妙招:按摩腰眼有助養腎
    腎友養生有三招,可通過控鹽、按摩、食補來延緩疾病的進展。
  • 腎病專家介紹:尿蛋白要降到什麼程度才算正常?
    正常情況下,人體尿液裡不含蛋白質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質,但當腎臟發生病變時,隨血液循環流動的蛋白質流經腎臟時,因為腎臟濾過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質「漏網」。尿蛋白越高說明腎臟濾過功能越差,這是衡量腎臟功能的重要指標。尿內出現蛋白稱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規檢查測不出,當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規檢查可以測出即為蛋白尿。蛋白尿是腎臟病的常見表現,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現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