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裡和烏巢河邊支教農場的黃露先生及阿江先生一起包餃子
這是一個技術活,記得很多年前在東北餃子館吃過芹菜香菇,白菜香乾餃,可是從來不曾自己包過餃子。黃先生雖然不是素食者,但是熱情積極的準備了香乾子,芹菜, 香菇和藕片,並切成細細的丁,然後另外準備了肉餡,一看就是非常有耐性的人,他包的餃子還包得特好看,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
黃露先生在老百姓口中人緣特好,並口口相傳的用中醫藥知識為百姓解除病疼。看他切碎末菜和炒的芹菜香乾,辣椒炒香菇,蒸魚,青椒炒湘西臘肉,無論是色香都非常誘人。(但是素食人自然不會捨本逐末)
果然21世紀的好男人都是出得廳堂進得廚堂,倘若是單身的女子不要內心敲小鼓,他可是名草有主了。
不過,要是想要來湘西旅遊,想吃湘西特產,或是想了解太極,瑜伽,中醫等和中國相關的物都可以聯繫他,因為支教農場資源相當的豐厚。
當然如果想要當支教老師也可以聯繫他dew149,在經營支教農場就是為一切有志於投身公益事業的人服務的.
在大年三十,第一次享受包餃子的快樂,講真對做吃的不擅長的我,還真不會包餃子,聽有人說會包餃子,於是看他先包一個,結果看起來和吃過的餃子不一樣。記得在東北餃子館裡吃的餃子是褶皺的裙邊的, 但是眼前是一個三角形用面包裹了素菜。雖然不曾包過餃子,但是多年前吃過,悄悄改良了下,給它也來幾個折皺。
但是被人讚美高興了沒有幾分鐘,就聽黃先生說這不是餃子皮,而是餛飩皮,迅速演示了如何包混沌,他將葷菜的餡放到一角,然後輕輕滾動,再將兩個對角用筷子輕輕沾水貼在一起就成了玫瑰花。才知道同樣的東西在不同人手中是完全不同效果。看那些一朵朵傲然挺立的白色玫瑰,當真是天淵之別。
雖然,包餃子過程狀況不斷,可還是非常喜悅,聽阿江老人講述他過去可對人言的事,其實任何一個人到了他這樣的年紀,都有古可講,只是有人願意講,有人不願意講而已。當然講的也是雲淡風輕部分。
也許動手包的餃子尤其美味,本來要饕餮完的,還是忍住了,留下部分,畢竟年才開始。
然後用香菇,菜籽油,花生,生薑,辣椒和芝麻做了菌油,記得這是津市特產,用來素拌麵條,拌米粉很是誘人。其實現在攝入油非常少,既然沒有回去,想要自己動手做它了。倘若是放在朋友圈是會引起許多喜歡素食的人動心?
記得以前有人說過我不懂得生活,這是來學校後第一次。想來真的不懂得美食製作的過程。況且任何東西都講好看的我,大概對廚房敬而遠之就是怕油煙。
很多年來第一次讓我想起小時候有母親的年味,很多時候在外面一個人過。而今日的年味當真十足,之前擔心和非素食者在一起吃會有疑慮,其實完全分開了。況且還有許多香蕉,蘋果, 花生, 葡萄,哈密瓜,桔子,葵花子,核桃,這些都是素食者極寵。
只是稍有遺憾的是念念不忘的香乾子炒芹菜還是不曾吃到,下午來了一個新朋友他們仨一起去紅石林,我則因為想要和微信上朋友們互動而選擇一個人留下,新彈了一首《在水一方》而與紅石林失之交臂。期待下次有機會去看魅力湘西極致景色。
其他學校的學生來學校玩,想起新課改後老師該從教她們知識轉換到教他們學習方法,就對她們說每個人朗讀一篇文字,然後讓其它人概括下該篇文章講了什麼,如果都完成了,就完成語接龍遊戲,這也是一個很鍛鍊腦力的意智活動。
這是個美好新年,微信上朋友多如繁星在那問候我。微信2013年開始使用,再過50年後,大概和那些朋友圈朋友們都見面了。
我在新年享受最健康,最原生的從土地,從樹上長出的食物,然後彈琴,畫畫,練習書法,閱讀,美食,瑜伽。。。。。。
這是最自然的方式。祝福每個人都幸福,吉祥,並在牛年美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