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30年,韓國從極權政府,到民主政府,韓國憲法逐步完善,並且給藝術家自由表達的權力越來越多,而他們國家的文學影視藝術家,對真相的挖掘,揭露,正視和反省,從來沒有停止過。
即使韓國政府封殺500多名藝人、9000多導演藝人上了「黑名單」,也始終無法阻止他們把真相公布於眾的電影《那天,大海》上映,這部電影於今年4月在韓國上映,豆瓣評分9.1。
《那天,大海》對至今尚未查明的沉沒原因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與記錄。對於事故發生時間的陳述,各自不同的記錄以及消失的航跡,以乘客採訪和目擊者的證詞及專家諮詢等為基礎,重新還原了那天大海上發生的事情。
導演以事實說話,請教專家、自學技術文書解原始代碼;遺屬們多方位搜尋保存所有的訊息,團隊力求最真實的還原那一天,用最嚴謹的科學態度交叉驗證:
排除所有不可能的,剩下的那個即使再不可思議,那也是事實!
影片前一個半小時都是綜合各種證據,真實還原當天情況。最後半個小時得出沉船原因:
是因為船偏離航線駛向旁邊的島,並在礁石區投放錨,拖行錨在礁石區中行進,並反覆加速行駛,最終因為錨鉤掛礁石導致船傾覆。
影片在最後放了遇難學生家長的採訪和遇難學生生前一起唱歌的錄像。卻讓韓國所有的電影院中,充滿了哭聲。
《那天,大海》並非單純的「提出質疑」,而是以「事實」為依據,全力戳穿政府的虛偽說辭,證明沉船原因,導演說「 拍這部電影的目的是讓人們發問。至於解答,那是政府的事情。」
是的,除了沉船原因,關於救援關於偽證還有很多無法解答的問題,依然不能給父母們一個真相,不能給那些沉入海底的孩子一個交代。但作為一部紀錄片,做的足夠了,製作和上映本身,足以讓人感動 !
最後,我們回憶下世越號事件——
2014年4月16日上午8點48分,載有476人的「世越號」客輪在全羅南道珍島郡海域發生浸水事故。
該事故造成304人死亡,142人受傷,另有9人下落不明。船上幾乎都是學生,他們正準備去濟州島旅行。
事發前這些學生孩子們還在甲板上放煙花,慶祝旅遊,誰也沒料到悲劇會來臨。
如果僅僅是事故和悲劇,也就算了,
但這整個事,卻讓人費解,充滿詭異不合理的發展情節:
第一,這艘船原本就不應該出航。當時港口明顯被大霧籠罩,其他船都停運了。這船卻開了出去。
第二,船上的44個救生筏,但只有2個自動充氣上浮。
第三,被最先營救的居然是船長和船員。船員不僅沒有及時求救,不僅自己跑了,而且還告訴孩子們,待在原地,不要動。
最先向外界求救的是一名16歲的少年,崔德夏。
而接到報警信息的政府一邊新聞播放著「好消息,不用擔心」,海警一邊禁止其他船隻靠近,禁止其他船隻來救援。就眼睜睜看著船沉下去。
而且,這些船長和負責人,是在出海前一天,被臨時強制更換的。民間人士在救援行動途中發現裝備有明顯人為破壞的痕跡。
海警與政府部門聯繫時,有關人員關心的不是救援情況,而是現場照片是否流出。
青瓦臺代表:情況嚴重嗎?
海警:船身傾斜進水,還沒沉沒。
青瓦臺代表:現場照片沒有流出吧?
海警:沒有。
後來大家都知道了,總統似乎是想用這邪教獻祭,復活自己的爸爸。而且,世越號這艘船的老闆,創立過邪教。世越號也是由他親自命名,意為「超越塵世」。而當天船上的船員,大多擁有邪教背景。可能這就是為什麼要臨時更換船長吧。
那些一直尋找真相的人,雖然不能知道所有的真相和疑點,雖然不能把人救活,但終於取得了勝利。
真相不會自我現身,它屬於全心執著尋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