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公約發展和我國履約實踐

2021-02-15 中國環境戰略與政策

1992年,裡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通過了旨在對人類造成的環境影響採取綜合行動計劃的《21世紀議程》,在第20章和第21章強調要對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進行環境無害化管理,呼籲各國收集與廢物回收處理相關的數據和信息,發展並強化國家無害環境技術研究和設計能力,在能力範圍內採取措施將廢物的產生量降到最低限度。

2015年,第七十屆聯合國發展大會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了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有4項與化學品和廢物管理相關,從水環境管理、城市廢物管理、可持續生產和消費角度提出了廢物的管理目標,具體包括「到2020年,根據商定的國際框架,實現化學品和所有廢物在整個生命周期的環境無害化管理」「到2025年,預防並顯著減少各種海洋汙染,特別是陸上活動,包括海洋垃圾和營養物汙染」「到2030年,通過預防、減少、回收和再利用,大幅減少廢物的產生」。

2019年,以「尋找創新解決方案,以應對環境挑戰並實現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為主題的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4)一次性通過了6份廢物相關決議,佔到會議決議總數的1/4。其中,《化學品和廢物健全管理》決議呼籲各國政府採取行動從源頭減少廢物的產生,在本國進行環境無害化管理,並儘量減少廢物的越境轉移;《廢物無害環境管理》決議將「無廢」列為固體廢物管理的創新舉措,鼓勵會員國制定和實施固體廢物管理創新解決方案、技術,並促進各界參與。

2020年,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聯合國環境署發文稱廢物管理是全球戰「疫」背後的另一場硬仗,敦促各國政府將廢物管理視為當前緊急且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務,確保對醫療廢物、家庭垃圾和其他危險廢物進行妥善管理,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其對健康和環境造成潛在的二次影響。


相關焦點

  • 中國如何履行 《巴塞爾公約》 ——訪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工作團隊
    為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對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的管理和處置技術水平,締約方大會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會議上均提出建立各區域的培訓和技術轉讓中心的問題。截至目前,巴塞爾公約在全球共批准建立了14個區域中心和協調中心,均設在發展中國家,這些中心已被公認是促進公約實施的重要機制。巴塞爾公約亞太區域中心是全球14個巴塞爾公約區域和協調中心之一。
  • 187個國家籤署《巴塞爾公約》,美國除外!
    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消息,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限制有害廢棄物國際性轉移的《巴塞爾公約》締約國會議10日通過了修正案,把髒塑料垃圾加入進出口限制對象。修正案由日本與挪威聯合提出,美國不是《巴塞爾公約》締約國,因此美國未籤署這一協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表示,這是首個有關塑料垃圾的國際性法律限制。會上,擔任日本政府代表的環境省官房審議官松澤裕指出,到修正後的公約開始生效的2021年1月之前「必須完善國內的相關法律」,有意推進修改相關省令。
  • 《關於汞的水俁公約》今天正式生效,含汞電池、螢光燈產品即將終結
    為保護人類健康與環境免受汞及其化合物人為排放和釋放的危害,2013年10月國際社會就具有全球法律約束力的汞文書文本內容達成一致,並將其命名為《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目前,國際上共有包括我國在內的74個締約方。公約將自2017年8月16日起生效。聯合國環境署(UNEP)理事會啟動全球汞評估項目並開始就汞汙染控制事宜開展討論。
  • 《斯德哥爾摩公約》與湘潭有什麼關係?我不說你絕對想不到!
    為加強化學品管理,減少化學品尤其是有毒有害化學品引起的危害,g國際社會達成了一系列的多邊環境協議,其中斯德哥爾摩公約涉及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的相關規定。POPs是指高毒性的、持久的、易於生物積累並在環境中長距離轉移的化學品。公約於2004年生效,中國是124個成員國之一。
  • 請問什麼是《斯德哥爾摩公約》?我國是《公約》的籤約國嗎?
    《斯德哥爾摩公約》的全稱是《關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它是國際社會鑑於POPs對全人類可能造成的嚴重危害,為淘汰和削弱POPs的生成和排放、保護環境和人類免受POPs的危害而共同籤署的一項很重要國際環境公約。
  • 《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生效
    2013年10月10日在日本熊本舉行的全權代表會議一致通過了公約草案,為國際社會開展汞汙染防治的國際合作奠定了法律框架和基礎。為紀念上世紀在水俁發生的汞汙染事件,會議決定將該公約命名為《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會議期間,共有91個國家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歐盟)籤署了公約。全權代表會議後,包括中國在內的公約籤署國紛紛啟動國內批約程序,以推動公約儘快生效。
  • 【第一時間】Art Basel - Hong Kong 喬治傑生協力藝文中國聯盟,共饗2015香港巴塞爾藝博會
    (Georg Jensen)第三次攜手北京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Beijing Center for the Arts)、雅昌集團和Artsy網站舉辦以藝術為主題、聚集國內外頂級藝術家、收藏家、融匯各領域傑出精英的私人晚宴,是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期間最優雅浪漫、備受期待的藝術盛會。
  • 航海保障履約及國際會議提案英文演講決賽圓滿落幕!
    英文演講決賽圓滿落幕 為選拔、培養航海保障領域國際合作人才,著力推進航保國際事務跟蹤和研究工作,提升國際事務話語權,受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委託,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承辦了「航海保障履約及國際會議提案英語演講比賽」。
  • 其禮解析 | 《蒙特婁公約》第35條下規定的兩年期間性質探討
    《統一國際航空運輸某些規則的公約》(以下簡稱「《蒙特婁公約》」)是目前國際航空運輸領域適用最廣泛的國際公約。
  • 海牙選擇法院協議公約介紹
    海牙《選擇法院協議公約》由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組織進行編纂,歷經多次研討協商最終於2015年10月1日正式生效,我國也於2017年9月12日籤署該公約
  • 《兒童權利公約》:兒童具有的四種最基本的權利
    《公約》以兒童獨立的權利主體地位為中心,以兒童的最大利益為出發點,為兒童權利保護構築了一套比較全面的國際法律準則。《公約》為兒童權利保護及福利制定了一套比較全面的國際法律規則,匯集了半個多世紀有關兒童權利的最新全球性觀點,比較集中反映了當今國際社會關於兒童權利保護和兒童發展的許多新視點,把兒童權利保護問題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被譽為兒童權利宣章,對兒童權利保護具有特別重要意義。
  • 盤點 我國核安全法規體系和國際公約
    林誠格.國家核安全局,我國核安全法規體系(報告), 來源百度文庫2.      司國建.國家環保總局核安全中心,核安全法規建設展望(2008.11報告) , 來源百度文庫3.       核安全法規介紹(報告), 來源百度文庫4.       百問核電.國家能源局.
  • 以案說法:《蒙特婁公約》「事故」定義的內涵與司法判斷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蒙特婁公約》排除了航空承運人關於精神損害的義務,但是受害人仍然可以依據其他法律提起對於航空承運人精神損害賠償的訴求。例如:在發生《蒙特婁公約》的事故後,我國航空運輸旅客可以在依據《蒙特婁公約》向航空承運人提出索賠的情況下,同時依據我國2001年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併提起精神損害賠償。
  • 【綠色夥伴好思匯第二期】城市低碳發展規劃與工具研討會
    主辦方:綠色低碳發展智庫夥伴(GDTP)承辦方:國際綠色發展夥伴(iGDP)資助方:能源基金會目前,各低碳發展試點城市及研究機構均致力於科學編制城市低碳發展規劃,以促進城市科學轉變發展路徑,實踐低碳發展的示範效應。
  • 視頻:《日內瓦公約》70周年
    《日內瓦公約》70周年@iRedcross
  • 【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英文版
    1958年5月20日至6月1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為期三周的聯合國國際商事仲裁會議上審議並通過了《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也稱《紐約公約
  • 《日內瓦公約》:人道抗衡恐怖的砝碼
    今年是1949年《日內瓦公約》通過70周年。《日內瓦公約》是國際人道法的核心組成部分,即使是在戰爭期間也致力於維護基本的人類尊嚴。國際人道法為武裝衝突中的交戰各方設定了規則與限制,而不論衝突的起因或孰是孰非。正是這種一直存在於世界各地的許多傳統、宗教和習俗中的人道精神,促使瑞士商人亨利·杜南創建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並努力促成1864年第一個《日內瓦公約》的締結。
  • 麥田公約公告
    由秘書處對條款的描述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化修訂,並在麥田論壇進行公示,接受全體麥友的意見和建議。6、防範和禁止性騷擾7、謹慎對待麥友間的金錢往來8、不在麥田發布未經證實的信息9、在麥田公共平臺,不談政治和宗教
  • 國際紅十字運動基本知識——什麼是《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
    》制定於1864年,並經過1906年和1929年兩次修訂和發展。前三個《日內瓦公約》脫胎於調整相同主題的既有條約,而《日內瓦第四公約》則是全新的,是第一個在武裝衝突期間專門保護平民的國際人道法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平民的死亡數字是制定並通過這一條約的原因之一。  1977年《附加議定書》的由來  1949年《日內瓦公約》標誌著國際人道法發展進程中的一項重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