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大家在買吃的東西的時候,比較注重自己的口味選擇,但隨著消費水平升級,大家更加關注對營養的需求,現在去超市的時候,就會格外關注產品的成分表,針對不同的營養需求來選擇食品。
這意味人們對於食品的營養要求越來越高,出於對健康的考慮,挑選食物時更注重營養補充。
這裡也有一個問題——雖然成分表上的數字寫的很明確,但我們真的能看懂成分表上數字所代表的意思嗎?成分表的數字怎麼看?
現在都市白領大多會選擇在辦公室或家裡準備一瓶維生素片,也因此,很多人會選擇直接去藥店購買維生素C咀嚼片,認為維C含量越高越好,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概念。
維C雖然很好,但人體對其的需求並不高,通常來說,成年人每日攝入維C不超過90毫克,兒童不超過45毫克,過量的攝入維C反而會導致腹瀉、噁心喝胃痙攣,甚至還會得尿路結石。
中國居民膳食維生素C參考攝入量
和維生素一樣,堅果也是都市白領辦公室必備小零食,每天都吃一點堅果可以補充蛋白質與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減緩衰老,降低心臟病發病率。
有些人誤以為堅果成分表裡所含蛋白質越高越好,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
堅果除了含有富含蛋白質外,脂肪含量大概在58%左右,幾乎是蛋白質含量的一倍。過量攝入堅果會導致體重增加,引起血糖跟血脂的波動,不利於心腦血管的健康。
常見堅果營養表
下面為100克食物裡主要營養素的含量。(單位:克) 以蛋白質含量為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