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裝設計裡面,有一項就是營養標籤的設計,這雖是一個小小的方格,但是,涉及的內容也有不少。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是一項國家強制標準,所以,預包裝食品的標籤上都必須有營養標籤,便於消費者選擇。
每個法律法規都不是通用的,都是有一定的適用範圍的。GB28050適用的範圍如下:
1、本標準適用於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上營養信息的描述和說明。
2、本標準不適用於保健食品及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的營養標籤標示。
不標營養標籤的產品
1. 飲料酒(乙醇≥0.5%)
2. 包裝飲用水
3. 調味品:味精,食醋
4. 甜味料:食糖,澱粉糖,調味糖漿,花粉,餐桌甜味料
5. 香辛料:花椒,大料,辣椒等單一香原料或五香粉,咖喱粉等混合香辛料
6. 食用比例小的:茶葉,膠基糖(口香糖),咖啡豆,研磨咖啡粉,酵母,食用澱粉等;
7. 現場製作,銷售,食用的;
8. 生鮮食品:生魚,生肉,生蔬菜,水果,生蛋,幹木耳,幹蘑菇等。
如何編制營養標籤
營養標籤的內容,有三部分組成:
1. 營養成分表;
2. 營養聲稱;
3. 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營養聲稱就是聽得比較多的,低糖,無糖,低脂肪,零脂肪,低熱量,零熱量,低鈉,高鈣等等。
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的說法,GB28050上有明確的說法,照抄就好了。不要私自更改哦,否則會判不合格項的。
營養成分表,有五個核心營養素是必須有的: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他們的先後順序就是這樣的,不能亂。如果要強調其他的成分,也可以在後面添加,順序不強制。
含量的標註有這樣兩種
1. 每100ml含,或每100g 含
2. 每份含(同時標準一份是多少克或者多少毫升)
對於含量不高的產品,通常用第二種方法標註,給消費者看起來,感覺會好一點。
含量的內容,有兩個方法
1. 檢測法
2. 計算法
檢測法,就是先小試產品,拿到權威部門去檢測得到的5個核心營養素的含量;企業有條件,也可以自己檢測。
計算法,即根據產品的原始配方,通過查閱《中國食物成分表》第一冊和第二冊來計算。這種方法用的比較多,而且是最方便的。
營養素參考值NRV(Nutrition Reference Values):根據數據修約規則GB/T 8170和GB28050中營養素參考值來計算。
下面以一個案例來講解
某產品的配料,通過原始配方,查閱《中國食物成分表》第一冊和第二冊計算,蛋白質含量9.0%,脂肪12.7%,碳水化合物70.6g,鈉204mg,VA1:72mg,VB10.09mg,
下面我們計算能量和各自的NRV%:
能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17+脂肪*37
=(9.0+70.6)*17+12.7*37
=1353.2+469.9
=1823.1
能量的數據修約間隔為1,所以修約為1823
這裡的17 和37 是固定的數據。
下面計算各自的NRV%,(修約間隔都是1)
詳細得到的營養成分表如下所示:
項目
每100ml
NRV%
能量
1823kJ
22%
蛋白質
9.0g
15%
脂肪
12.7g
21%
碳水化合物
70.6g
24%
鈉
204mg
10%
維生素A
72mg RE
9%
維生素B1
0.09mg
6%
注意:
1. 計算過程中用到的固定的數據,都是來自GB28050中營養素參考值表A.1。
2. 能量的單位,k是小寫的,而J是大寫的,不要寫錯了。
3. 能量,鈉,VA等的修約間隔是1,所有營養素的NRV的修約間隔都是1。
4.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數據修約間隔是0.1,所以,數據後有一位小數位。
文章來源於食品研發與生產,轉載只為分享知識,如涉及版權及稿費問題,請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