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濃度升高竟如此嚴重 上億人營養不良……

2021-02-12 優醫邁

醫事熱點   

       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發表在《環境與健康展望》的研究稱,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CO2)升高將致上億人營養不良。也許有一天,我們將面臨一個到處都是食物,但吃什麼都沒有營養的世界?

       據悉,全球超過四分之三的人主要從植物中獲取日常所需的大部分蛋白質。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許多生態學家就認識到,空氣中CO2含量的升高可能會對植物產生重大影響。為了評估未來蛋白質缺乏的風險,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綜合分析了高濃度CO2環境中,農作物培育實驗數據和聯合國全球人口飲食信息等數據。他們發現,在大氣CO2濃度升高情況下,水稻、小麥、大麥和馬鈴薯的蛋白質含量會分別下降7.6%、7.8%、14.1%和6.4%。

       數據分析顯示,如果全球CO2排放趨勢不變,到2050年,目前已經飽受蛋白質缺乏影響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人民將面臨更大挑戰,而以水稻和小麥為日常蛋白質來源的南亞國家也將面臨蛋白質缺乏風險,僅印度就將有5300萬人日常蛋白質攝入不足。

       此外,CO2濃度升高不僅會造成上億人蛋白質攝入不足,還可能導致更多人貧血。2015年,邁爾斯就曾發表研究報告稱,CO2排放量增加可能導致全球大約2億人缺鋅。

       那麼,環境中CO2含量升高為什麼會導致植物中微量元素減少呢?有人用「生物量稀釋」來進行解釋:由於CO2的增加促進了光合作用,植物產生的碳水化合物往往多於它們自身生長和代謝的需要,這些多餘的澱粉和糖儲備在液泡裡,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超出了原來的水平,而其他微量元素等營養素的含量則隨之下降了。

       更為可怕的是,此前有文章報導稱,全球物種大滅絕或因CO2濃度升高。文章表示,自寒武紀以來(大約為5.42億年前),全球大氣中的CO2變化趨勢與冰期、間冰期的關係,顯示了在大氣CO2濃度與小行星撞擊事件以及大規模的火山噴發事件之間的相關性。

       目前,地球正面臨新一輪的CO2濃度上升,這再次為我們敲響警鐘!

綁定醫緯達微信後,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免登錄查看更多醫事熱點

相關焦點

  • 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增加,不但會毀掉北極熊的家園,還會讓上億人營養不良
    美國研究人員2日在《環境與健康展望》期刊線上版發表論文稱,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降低主要農作物的營養價值。
  • 為什麼億萬印度兒童會營養不良?
    女性地位低與衛生狀況差導致印度億萬兒童營養不良印度是全球營養不良病例的重災區(這個民主國家引人注目的失敗處):據印度政府公布的數據,39%的印度兒童因營養不良而發育遲緩(其它來源的數據中比例更高)。印度的營養不良狀況比布吉納法索或者海地、孟加拉、朝鮮更嚴重。北方邦是印度北部一個有著2億人口的大邦,那裡的營養不良狀況更加駭人聽聞。
  • 葉門7歲「骷髏男童」只得7公斤重,嚴重營養不良骨瘦如柴瀕死
    葉門內戰迄今已經持續六年,奪走逾十萬人的性命,成為世界最嚴重的人道危機。
  • 腸道菌又立功了:能減肥,也能拯救兒童營養不良
    ,而自己隨便幾包零食就長出肚腩的時候,在世界的另一端,另外一群孩子正在飽受營養不良的折磨。當前,營養不良是造成嬰兒夭折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背後的原因卻依然使人費解。 近日,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教授傑弗裡·戈登(Jeffrey I. Gordon)的團隊發現,適當的腸道菌群似乎有助於維持身體的生長。相關研究[1]近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研究者在非洲國家馬拉威就嬰兒生長和營養不良症展開研究。
  • 奈良小鹿營養不良,都是外國遊客的鍋…
    滿山遍鹿跟小鹿合影,跟小鹿互動,被小鹿追,被小鹿咬。奈良的小鹿絕對是遊客裡面的人氣之王。誰拍誰知道然後吃飽了的小鹿面對鹿仙貝絲毫提不起任何興趣。憂桑大家通常都會覺得這些小鹿,相比那些住在大山深處的小鹿們看起來特別的幸福。但其實並非如此,反而這些跟遊客親密接觸,吃著鹿仙貝長大的小鹿處於影響失衡的狀態。
  • 血糖升高有「聲音」:這些症狀頻發,再不控制小心糖尿病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許多人存在不恰當的飲食習慣,像經常進食高糖食物、進食太飽、喝飲料等行為,均可導致血糖升高。
  • 一圖讀懂:強心苷類藥物的不良反應與處理
    當患者存在嚴重心肌損傷、嚴重缺血缺氧、嚴重電解質紊亂及肺栓塞等誘因,服用強心苷後可能導致其不良反應。      對心力衰竭患者應用強心苷前後的症狀、體徵及心電圖變化做動態觀察,有利於及早發現強心苷不良反應。強心苷血漿濃度監測可提供有價值的診斷依 據。因此臨床上,應詳細詢問患者的用藥史,2 周內用過慢效洋地黃者,應適當減少劑量。
  • 京津冀「煤改氣」致大氣一氧化氮濃度增加—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氣所)大氣分中心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大氣PM2.5中硝酸鹽的比例持續升高,已從2016年成為京津冀大氣PM2.5質量濃度的主控因子,其前體物正是化石燃料燃燒過程產生的氮氧化物(NOx)。NOx主要來自於燃煤和燃油,但是天然氣燃燒過程如果不對NOx加以控制,同樣會對空氣品質造成嚴重危害。
  • 多城市飲用水含高濃度PFAS 對人體影響有多大?
    研究團隊呼籲,PFAS作為「新汙染物」,迫切需要進一步的監測和控制治理措施一種人造化學新汙染物已經以較高濃度出現在中國部分地區飲用水中。1月12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黃俊團隊在《歐洲環境科學》期刊上發表研究,對中國66個城市的526份飲用水樣本分析後發現,部分城市飲用水含有較高濃度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超過歐美發布的相關標準。
  • 國際著名營養師:體內維生素充足,尿酸可變成尿素,隨尿輕鬆排出
    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升高,結晶沉積在四肢骨關節處,引發痛風。患有痛風的人越來越多,高尿酸,已經成為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之外的第四高,不太好治癒。
  • 近200個國家高呼:全球氣溫升高不能超過2度,否則……
    但即使如此,它並不影響整個歷史又往前邁出了大大的一步。12月12日,巴黎北部市郊的布爾歇展覽中心,法國外交部長、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法比尤斯(左三)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落錘,標誌著巴黎氣候協議的達成。據美國媒體報導,氣候專家日前提供的一份報告顯示,如果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氣溫升高2攝氏度,將造成2.8億人居住的大片陸地被淹沒;而如果平均氣溫升高4攝氏度,則會造成7.6億人因家園被水淹沒而無家可歸。這份報告還隨附了當平均氣溫升高2攝氏度和4攝氏度時,全球幾大著名城市的景象。
  • 有機食品更有營養?英美研究:這樣說....
    除了硝酸鹽含量之外,沒有強有力的證據顯示有機和一般食品中的各種營養物質濃度有所不同。在對質量達到滿意標準的研究報告,做系統分析的基礎上,沒有證據顯示有機和一般食品之間的營養品質有所不同。2012年,出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論文,標題是:Are Organic Foods Safer or Healthier Than Conventional Alternatives?
  • 痛風,紐崔萊的營養調理
    痛風是一種因嘌呤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裡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風的主要原因,20%的高尿酸血症會發展成痛風,發展趨勢如下:尿酸升高 —— 高尿酸血症——痛風。尿酸,2/3是內源性,是人體生命活動嘌呤代謝造成,1/3是外源性高嘌呤食物造成。
  • 【瘦身】日媒:遠離五大生活不良習慣 打造精緻小臉
    日本modelpress網站介紹了導致臉部「變胖」的五大不良生活習慣。要想打造精緻瘦臉,就要從日常點滴做起。  喝酒容易引起面部浮腫,這也是臉變大的原因之一。主要因為酒精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飲酒後使得血液中的水分不斷的排出,從而血液濃度升高。這時身體為了稀釋血液濃度,本能地攝入水分,從而造成浮腫。平時要注意減少飲酒量及頻率。
  • 醫生無奈:炒菜時,3種調料放太多,血管「堵塞」嚴重
    醫生無奈:炒菜時,3種調料放太多,血管「堵塞」嚴重,家長必看!1,鹽吃鹽過多的人,一般口味都比較重,鹽進入體內之後,會導致血壓的升高,而且會一直體內胰島素的生成,而且鹽具有鎖水的功能,將水分都鎖在細胞內,導致血液變得濃稠,容易引發高血脂。同樣,醬油吃多了,也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 唯一感染可能超過7億的國家誕生,疫情嚴重到極點
    否則必然出現極大的危險,最典型就是下面這個國家,堪稱唯一感染可能超過7億的國家誕生,疫情嚴重到極點,百姓卻相當樂觀。這個國家就是印度。我們知道疫情開始到現在,全世界總確診接近一個億,其中印度是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確診已經超過千萬,但是印度傳來了壞消息,根據西方媒體的報導。法國的研究機構,根據印度的疫情傳播和整個確診的增長情況,計算得出,印度現在的確診那是遠遠被低估。
  • (總第252期)安全信息:咪康唑外用製劑(包括口服凝膠製劑)與華法林相互作用可能導致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英國藥監局2016年6月15日發布安全信息:咪康唑外用製劑(包括口服凝膠製劑)與華法林相互作用可能導致嚴重藥物不良反應。
  • 直播:肉雞養殖中二氧化碳濃度及溫度曲線解讀(講稿)
    一、近期外界溫度逐漸降低,過幾天又有一波降溫來襲,溫度會有幾天降至5℃左右,現在上雞,已經逐漸要用到最小通風量。
  • 醫生提醒:血磷升高後,4種食物腎友最好別碰,避免病情加重
    除此因為發現的越晚腎功能損害越嚴重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腎臟病併發症。伴隨著腎功能的惡化,身體的各項機能開始失衡,陸續出現問題。在腎病後期,不僅要避免腎功能進展,還必須控制各種併發症的發生。腎病3期(腎功能不全)患者,每半年到1年監測一次血磷;腎病4期(腎衰竭)患者,應該每3個月監測一次血磷濃度。腎病5期(尿毒症)患者,包括已透析的患者,每1-3個月查一次。
  • 冬季,血糖高的人,適合吃4類水果,不用擔心血糖升高
    日常除了喝水之外,吃水果也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效果,而這時候血糖高的人,就開始犯難了,因為大多數的水果都是甜的,一旦吃錯,不僅不利於身體的健康,還有可能造成血糖的升高。冬季,血糖高的人,適合吃4種水果,不用擔心血糖會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