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臘月二十三,忌搗蒜?小年兒規矩快來學!

2021-02-27 幽默寓言

今天就是臘月二十三小年兒了,民間有祭祖、祭灶的習俗,提前一周進入過年氛圍。民諺: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燉牛肉,二七二八把面發,二十九對聯貼門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對聯、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另外,除夕,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戶戶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灶神畫像,將灶神請回來。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掃塵主要是將家裡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裡的床鋪家具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衝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鮮豔奪目,顯示著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抬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著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而沐浴理髮的活動,多集中在小年前後進行。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糖瓜、飴糖、麻糖等吃食本為給灶王爺嘴上抹得吃食,逐漸演變成了小孩小年必吃的零食。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

建好窗花後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給家裡增添了許多過年的喜氣。

窗花圖案有各種動、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小年各地的禁忌各有不同。

相傳湖北部分地區,小年忌宰殺。

河南有些地方忌諱搗蒜,認為小年搗蒜會把家裡搗窮了。

臺灣則忌舂米,據說會有把風神搗下來之虞,恐怕給來年帶來風災。

祝福大家過個味兒足團圓的小年!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什麼意思?
    有這樣一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你知道有哪些忌諱要注意嗎?  臘月第一忌:忌搬家  「喬遷新居」固然是喜事一樁,但是對於舊社會的農村人而言,年尾的臘月最為忌諱的一件事情就是「忌搬家」;為什麼老祖宗會有這樣的忌諱呢?
  • 明天小年,這些習俗你得懂!
    記得兒時,每到小年,各家各戶的炮竹聲就響起,就知道春節來了。如今依舊是過年,但是年味好像淡了許多。其實節日沒變,變得是我們對待節日的態度。重拾那些舊習俗,今年的年味,或許能夠更濃鬱。古時,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大年初二的習俗與禁忌詳解,江門人千萬不要做錯了!
    但是,你知道「回門」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嗎?大年初二習俗1、吃開年飯正月初二謂之「開年」,從這一天開始,人們帶著三牲、餈粑、煎堆等禮品,走親訪友。韶關沙田一帶殺生雞開年,取生氣十足的意思。在飲食習俗方面,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菜式多樣,皆取吉祥寓意。
  • 大年初二這些習俗與禁忌,你知道嗎?
    習俗一:回娘家。正月初二回娘家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 臘月初一吃炒豆 這個習俗你可知道?
    家住呼和浩特市團結小區的高大娘今年79
  • 快看看
    2、出嫁的女兒大年初一不可以回娘家初一回娘家意指會把娘家吃窮特別是家裡有兄弟姐妹的哦所以想回娘家的姑娘們就多等待一兩天啦也有說初一不能回娘家是因為嫁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要把心思放在婆家這裡初一這天婆家也會有很多人來拜年
  • 生肖習俗(27):洞房花燭夜
    庚子鼠年的九紫星飛臨正西,九紫屬火,而木又生火,最適宜用土種植物來催旺,例如放一盆多果實的植物、泥種大葉盆景,便可達致木火通明之吉象。另外,也可在該方位多放紫、紅、綠等色來催旺,例如紅色擺設及揮春等等,甚或長期開著一盞紅燈。洞房俗稱「新房」,本身代表特意為新婚夫婦而設的客房。古人有不少詠頌洞房的佳作,如西晉文學家陸機,在《君子有所思行》中有說:「甲等高闥,洞房結阿閣。」
  • 結婚習俗,女兒出嫁這些人不能送親,送親注意事項
    說到送親,可能很多新人會說我自己喜歡的朋友姐妹送就好了,自己開心就行,哪那麼多講究啊~~但結婚是大事,也是兩個家庭的事,為了討個吉利,哪怕再繁瑣,父母長輩們還是更尊重傳統習俗
  • 莆田過年 | 莆仙「廿五日頭」大日子,原來這麼多習俗和禁忌......
    在農曆二十四下午,莆仙有送灶神上天習俗,之後玉皇於二十五日親自下界,察人間善惡,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要置辦貢品以祈福,稱為「接玉皇」。一般是一到二十五日凌晨,各家就會開始祭拜,貢品十分豐富,品種多樣。
  • 【最新】2016春節習俗完整版,終於找全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
  • 2016春節習俗完整版,終於找全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臘月二十三(2月1日),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 春節習俗:大年初二習俗有什麼
    春節的習俗每個地方都是各不相同的,尤其是大年初二的習俗每個地方更是千差萬別。今天小編來給您分析,大年初二的春節習俗都有哪些呢?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 「忌水危化品庫內怎能設置淋洗器?」
    ◎邢承木      「你們使用的原料中有沒有忌水危化品?」7月8日,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應急管理局結合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組織開展忌水危險化學品專項檢查,安全專家對山東立新製藥有限公司生產工藝和原料品種進行認真檢查,了解到該企業生產中使用忌水危險化學品氯化亞碸。     「帶我們到原料倉庫看看。」看完資料後,檢查組開始現場檢查。
  • 這些習俗與禁忌你都知道嗎?
    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 【習俗】說說寧明農曆7月14鬼節當天殺鴨吃鴨習俗的由來
    艾特微信給您成本低、性價比高、專業性強、見效快的新型廣告每年到了農曆七月十四鬼節當天總會看到寧明人家家戶戶都在殺鴨吃鴨,用殺好的鴨子來祭祀先人。每到鬼節這一天南寧各個菜市所賣的鴨子基本都能賣完,很暢銷。寧明人在鬼節當天只殺鴨,不殺雞。為何寧明鬼節有殺鴨吃鴨的傳統和習俗呢?
  • 福安過大年的這些傳統習俗,你必須知道!
    1.剛出嫁的女兒不可以回娘家過年的第一天如果剛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意指著會把娘家吃窮,而初二由於福安的特殊風俗,也是不可以拜年的,因此只能在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兒已經是別人家的媳婦了,過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來拜年,媳婦要幫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 2016春節聯歡晚會完整版視頻來啦,快來瞧一瞧!
    電視播出時間:2016菏澤市春節聯歡晚會播出安排一 、直播     2月1日(臘月二十三 周一)    20:00  菏澤一套二 、重播     2月6日:12          2月18日(十一) 13:05完整版          2月19日(十二) 16:10          2月20日(十三) 11:00          2月21日(十四) 8:12          2月22日(十五) 11:00    大家還可以登錄「山河網」或下載「智慧菏澤APP」來觀看春節聯歡晚會完整版視頻
  • 春節習俗 | 「發紅包」
    春節習俗 | 年前習俗之「發紅包」春節習俗是中國人在春節期間的習慣風俗,中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帶有濃鬱的各地域特色。常見的春節習俗有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等,在春節期間,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習俗。今天是正月初二,我們就聊聊「發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