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批評中國,華春瑩怒懟了一個英文成語!

2021-02-11 語言茶座

《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是新加坡的一份全球性英文報紙。
最近它報導了中美之間關於新冠疫情的一場「唇槍舌戰」。事情還要從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最近一番言論說起:標題是:Coronavirus: China says Pompeo 'lying' in new clash over pandemic

1. coronavirus: /kə'rəunəvairəs/ n. 冠狀病毒(目前指「新冠病毒」)

2. clash:  /klæʃ/  n.衝突、交鋒(通常跟over sth.)

3. pandemic: /pænˈdemɪk/ n.全球大流行病

【譯】冠狀病毒:在關於疫情的最新交鋒中,中方稱蓬佩奧「欺騙」。「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採訪過程中,蓬佩奧稱中國在確定新冠病毒後仍讓成千上萬人離開疫情中心(epicentre)武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導致義大利超過(surpass)中國成為死亡人數(death toll)最多的國家。
中共沒有把事情做對(get it right),並且因此把無數人的生命置於危險中。」面對美國國務卿的批評,中國外交部新聞司司長、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隨即發了一條推特,炮轟蓬佩奧:Pompeo said to Fox News "China has allow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to leave Wuhan to go to places like Italy that's now suffering so badly" . Stop lying through your teeth! As WHO experts said, China's efforts avert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infection cases.

1.lying through your teeth:睜眼說瞎話

2.avert: vt.避免、防止

3.infection cases:感染病例

【譯】蓬佩奧對福克斯新聞說「中國讓成百上千人離開武漢去往國外,比如義大利,以至於那邊疫情嚴重」。真是睜眼說瞎話!正如世衛組織專家所言,中國的努力阻止了成千上萬的感染病例。大家注意到沒有?華春瑩用了一個特別搶眼的英文成語:lie through one’s teeth,來看看《韋氏詞典》上的解釋:to say something completely untrue其實很好理解,teeth表示牙齒,through one’s teeth是「從牙齒中間」,這樣說就是為了加強語氣,以強調說謊說得很過分。這個英文 idiom 正好能對應中文裡的「睜眼說瞎話」。She was obviously lying through her teeth.He asked me how old I was and, lying through my teeth, I said "29."China has been updating the US on the coronavirus and its response since Jan. 3. On Jan. 15 the US State Department notified Americans in China US CDC's warning about the coronavirus. And now blame China for delay? Seriously?

1.update sb. on sth.:告知某人最新情況

2.notify: vt.通告、通知

3.blame…for…:責怪某人某事

【譯】自1月3日以來,中國一直在向美方提供新冠病毒及其應對措施的最新信息。1月15日,美國國務院也通知了在華美國人美國疾控中心有關新冠病毒的警告。現在反而指責中國拖延?你是認真的嗎?這條推文蓬佩奧沒有親自回應,他手下的摩根·奧塔格斯(Morgan Ortagus),也是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對此進行了回應:「1月3日前,中國已下令銷毀新冠病毒樣本,讓武漢醫生噤聲,並審查涉及重大輿情的文章」。奧塔格斯還 at 華春瑩,諷刺說「她是對的,這是一個全世界必須仔細審視的時間線。」這也是美國政界人士第一次正面回應中方,華春瑩當晚連發了4條推文回懟。其中這條是最有名的:Lying and slander won't make the US great, nor will it make up for the lost time. Facing the global pandemic, the right thing to do is put public health ahead of politics.

1.make up for:彌補

2.slander: n.誹謗

3.not...nor...:既不...,也不...

4.the global pandemic:全球大流行病

5.put...ahead of...:把...置於...之上

【譯】謊言和誹謗不會使美國變得偉大,也無法彌補失去的時間。面對全球流行病,正確的做法是將公共衛生置於政治之上。最後借用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科(Lawrence Bacow)最近一番話作為本文的結尾:

相關焦點

  • 美國國務卿批評中國,華春瑩懟了一個英文成語,太剛了!
    「在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採訪過程中,蓬佩奧稱中國在確定新冠病毒後仍讓成千上萬人離開疫情中心(epicentre)武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導致義大利超過(surpass)中國成為死亡人數(death toll)最多的國家。中共沒有把事情做對(get it right),並且因此把無數人的生命置於危險中。」
  • 美國小夥怒懟美國公知:編的,全是編的!
    這位定居北京的美國小夥,國際級電影特效專家,以及是第五次蒞臨了。此前關於【內森·裡奇】的身世,以及他怒懟D&G,強懟YouTube的內容,請延伸閱讀2019年發布的《香港亂相的背後:西媒的虛偽與國際話語權的爭奪》一文。
  • 「美國這麼多人在中國,都是間諜?」華春瑩駁斥蓬佩奧:患了妄想症!
    9月3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日報記者提問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月2日在記者會上談及南海、涉藏以及中國與美國大學合作等問題,繼續對中方進行無端指責
  • 美國國務卿承認:中國帶來挑戰與其崛起有關,也離不開美國自己造成的弱點
    當地時間2月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採訪時發出了這樣的感嘆。NBC報導提到,這是他就職以來的首次電視採訪。NBC報導截圖報導稱,布林肯當天談及美國重新加入國際組織。他說,美國要重新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組織,才能獲得應對中國的力量,「因為當我們退出時,中國就填補了(空缺)。」
  • 恐嚇、謊言、制裁,華春瑩用三個詞概括美國外交
    有國際知名學者表示,一個不足兩百五十年建國史的國家,居然相信自己可以去改變一個擁有四千多年政治文明的大國,這種想法本身就是極其荒謬和傲慢的。針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近期涉華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9月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今天的美國外交已經淪落為恐嚇外交、謊言外交、制裁外交。
  • 美:中國多少核武器?華春瑩:當時就念了一句詩
    1月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美國務院發表文章指責中國核武器建設數量不透明且具有威脅性進行提問。
  • 趙立堅: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武漢,美國欠我們一個解釋;外交部表態
    3月12日晚,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推特上,用中英雙語連發5條推文怒懟美國:欠我們一個解釋!「美國疾控中心主任被抓了個現行。零號病人是什麼時候在美國出現的?有多少人被感染?醫院的名字是什麼?可能是美軍把疫情帶到了武漢。美國要透明!要公開數據!美國欠我們一個解釋!」趙立堅用英文也發布了這一內容。
  • 華春瑩怒懟英美政客,一連發出三問,次次戳中美國痛點
    眾所周知,自去年中國暴發新冠疫情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不斷製造謠言,抹黑中國政府的抗疫工作,甚至還稱「中國是新冠病毒的源頭」。
  • 川普蘋果手機被中國監聽?華春瑩神懟:可以改用華為!
    10月25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紐約時報》10月24日報導稱,中國和俄羅斯情報部門一直在監聽川普總統個人的蘋果手機。《紐約時報》引用美國官員的話說,中國政府希望利用監聽到的內容應對經貿摩擦。
  • 美副國務卿稱中國在破壞環境方面「獨佔鰲頭」,外交部:真正「獨佔鰲頭」的是美國
  • 中國拉黑肥蓬:美國人必須慢慢適應被制裁
    在幾乎所有的國際事務上,美國一向是自以為是,無論是能源,還是金融,或是意識形態,只要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動輒就是制裁,以此為手段打壓、脅迫甚至公然動用軍事手段進行圍堵
  • 華春瑩發英文推特,谷歌、百度翻譯完全相反!誰是對的?
    華春瑩前幾日發了一條英文推文,有網友發現,代表美國的谷歌和代表中國的百度,對這條推文的翻譯完全相反,讓人不禁聯想到當下中美博弈的背景。我們先看看這條推文說了什麼:「The world will never be the same again, and China will never stop moving forward.」
  • 寧靜微博怒懟網友:「對祖宗這般不敬你認為合適嗎?」
    哈嘍~耳朵們晚上好呀~今天在微博又吃到了一個大瓜,脾氣一向火爆,敢說敢做的寧靜今天發微博怒懟網友,原因是她出席某活動被吐槽黑的像猴子 「懟」在中文裡幾乎可以涵蓋打、吃、玩、喝等,成了萬能動詞。在英文裡它對應的差不多是do的意思。如果想要詞彙更豐富一些,表達更給力一些,也可以用以下這些英文詞彙來表示「懟」。
  • 紐約時報被華春瑩嘲諷後,發了這么篇文章
    在咱上周的一次外交部媒體例會上,就有美國記者問了這事兒。結果被華姐姐懟了回去:《紐約時報》是要角逐奧斯卡最佳劇本獎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美方有些人」真的是想角逐「奧斯卡最佳劇本獎」,並且甚至使用了一個川普愛用的比喻,警告時報這麼做有被稱為「假新聞」的風險。「If they are very worried about iPhones being tapped, they can use Huawei,」 she said.
  • 川普怒懟中國「奧威爾式」的胡說八道,指責強詞奪理,標籤有文化,這個標籤是什麼意思?
    上周六,美國總統川普怒懟中國「奧威爾式」的胡說八道。他對中國的責難無禮而粗暴。但奧威爾這個標籤用的很有文化。這個標籤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厲害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天在推特為平樂柿餅代言,令人激動
    11月21日,平樂最重磅的新聞就是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平臺推特上為平樂柿餅做了一次全球性的宣傳推介,華姐圖文並茂的宣傳了平樂瑤家柿餅。推特是一款全球性的社交平臺軟體,比如美國總統拜登,著名球星C羅等就經常使用推特。華姐這4張配圖,非常有水平,可以說是一次最給力的全球性網絡帶貨,閒事公預測平樂的柿餅馬上會漲價,並且供不應求!
  • 美國新國務卿剛上任,提到中國時說了這樣一番話
    當地時間27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召開上任後的首次記者招待會,他在談到中美關係的這一表述被包括美國《國會山報》、路透社在內的多家國際媒體注意並報導。《國會山報》:布林肯在國務院的首次記者會上誓言與中國既對抗又合作不過,這位剛剛接替蓬佩奧的新任國務卿同時也表示,美中關係「越來越具有對抗性」,但他強調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中國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必要的合作夥伴。
  • 澳洲駐華使館發微博支持新冠調查,遭中國網友怒懟
    微博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微博下方評論。(微博截圖)近日,中澳關係日益趨緊。澳方呼籲發動新冠溯源獨立調查的同後,雙方一個多月以來陷入「口水仗」。另一方面,中澳貿易糾紛持續升級。中國本周對澳大利亞大麥徵收80%的反傾銷稅。莫裡森(Scott Morrison)則宣稱,澳方即便是以犧牲和中國的貿易關係為代價,也要將永遠堅持自己的立場。澳大利亞駐華使領館最近發布的每一篇微博,都引來大批網友的怒懟。
  • 臺灣「網紅」怒懟「臺獨」!網友:幹得漂亮!
    他在一個電視節目中怒斥「臺獨」分子,因為「身為中華兒女,反獨責無旁貸」!近日,臺灣有關人士呼籲修改教材,刪減古文,稱這是與世界接軌。面對這些妄圖用政治介入教育的「臺獨分子」,臺灣青年侯漢廷直接怒懟:好萊塢電影中都會出現《論語》的句子,而你們卻要把中華文化給拿掉?
  • 剛剛,美國駐華大使館連發2條「武漢病毒」,網友怒了
    而一個小時前的第一條微博中,@美國駐華大使館 更引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說法,聲稱「在應對武漢病毒這一空前的全球挑戰之際,與我們的夥伴……的線上視頻G7部長級會議富有成效」云云……事實上,25日的G7外長會上,蓬佩奧將新冠病毒妄稱為「武漢病毒」,並試圖寫入聯合聲明,但遭到了其他國家外長的反對,導致聯合聲明最終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