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養生 | 夏天脾虛?溼氣重?腳氣?扁平疣?剋星來啦!

2021-02-12 武國忠醫師

黃 豆

食用整粒黃豆的時候,一定要煮熟,不然會引起脹氣或消化不良等反應。

尿酸高的人不宜多吃黃豆,以免引起痛風。

從營養的角度來講,黃豆是美味而受人歡迎的優質食材;而從保健的角度來看,黃豆,同樣不失為食療的好選擇。

水性下流,火性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這是中國古人對五行的分類,「稼穡」指的是莊稼生長的意思。

從中醫養生的理論來說,五色入五臟,黃色的東西歸土,入脾胃,所以大部分黃顏色的食物都有健脾胃的功效。

如有脾虛之症,主要表現為食少腹脹、少氣懶言、大便稀溏、肢體倦怠、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等,則可多食黃豆及其製品來加以緩解,比如豆漿、豆汁、豆腐等。

早晨起來喝豆漿,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養脾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生黃豆中含有抑胰蛋白酶毒素,能使消化液的消化作用降低,且成熟的黃豆表皮較厚,不容易被牙齒嚼碎。

因此,我們平常在食用整粒黃豆的時候,一定要煮熟,不然會引起脹氣或消化不良等反應。

此外,黃豆每1000克中含有1970毫克的嘌呤,是五穀雜糧中含量最高的一種。經常食用黃豆的人,自身體內的嘌呤含量也會相應升高。

因此,尿酸高的人不宜多吃黃豆,以免引起痛風。普通人在食用黃豆時也要注意適量。

中醫認為,黃豆味甘性平,為滋養強壯藥,治水除溼,祛風熱,活血解毒,用於腳氣、溼痺、黃腫等症效果甚好。

在夏天,有很多人患有溼腳氣,也叫腳癬,民間俗稱「爛腳丫」。溼腳氣會令人瘙癢難當,不論男女全部變成「摳腳大漢」。

而其根源就在於體內溼氣過重,黃豆剛好具有治水除溼、活血解毒的功效,可以進行治療。

黃豆祛腳氣方

選取黃豆50克,砸碎或磨成豆粉,然後放在不鏽鋼盆中煮沸即可。

患者應用所得液體先燻後泡,從而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一般來說每周洗2-3次,到了夏天也可天天洗,很快便可以起到除菌止癢的功效,患者就能輕鬆跟瘙癢症說再見啦。

不僅是溼腳氣,對於扁平疣這類頑固的皮膚病,黃豆同樣療效顯著。曾經有一位老中醫給扁平疣患者這樣一個方子:將黃豆芽煮熟,連湯淡食,一日三餐,吃飽為止。

如此三天為一療程,除黃豆芽外不吃其他任何糧食及油料,第四天改為普通飲食,仍以豆芽為菜。

老中醫用此方試治5例,除一例偷吃其他食物外,其餘4例病患皆在一周內治癒,其中1人全身有瘊子300餘枚。有類似疾患的人,不妨用此方一試。

都說中國人會吃黃豆,說的是中國人會吃味兒,能把一顆小小的黃豆玩轉出花樣兒來。但是讀完這一節,希望讀者能更勝出其他人一籌,懂得吃黃豆的性兒,讓它從味道到營養,將您服侍得稱心如意。

相關焦點

  • 名醫推薦:趕走腳氣的泡腳方,很好很強大!
    調理師守護健康點擊上方藍字「我是調理師」即可關注公眾號攬盡天下國醫奇術,這裡是最實在的養生平臺很多人用殺真菌的藥物,發現用了有效,但過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如此反覆,有的患者甚至遷延幾十年,冬天情況有所好轉,到了夏天情況就嚴重了。細細追究原因,與脾虛溼重有很大的關係!我曾經治療過一個患腳氣二十餘年的患者,每到夏天他就非常難受,初診時告訴我自己腸道也不適,大便也不調,黏滯。
  • 醫生提醒:溼氣重的人,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
    所以一般體內溼氣重的人,建議先保養脾胃,提高身體的祛溼能力,減少體內的溼氣。中醫建議:溼氣重的人,先養養脾胃,多喝3碗湯,健脾胃,防溼氣。一、雙白湯:雙白,即薏米和山藥。薏米是很常見的祛溼健脾食物。中醫理論中,薏米性微寒,入脾、胃經,有很好的利水除溼,健脾利胃的作用,加快體內溼氣的排出。山藥又名淮山,性平味甘,歸脾經,能補脾養胃,有利於緩解脾虛導致的溼氣淤積。
  • 【養生有方】中秋之後,你應該知道的養生食療
    雖是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可是在南方所呈現的天氣卻是「秋老虎」的的熱度,依舊希望有什麼可以來消暑。
  • 每日小知識:說說扁平疣
    很多人聽說過扁平疣,但到底扁平疣是怎麼回事卻搞不清,今天就來說道說道。●什麼是扁平疣?
  • 轉告父母:溼氣重,毛病多,中醫支招,3個方法讓你輕鬆祛溼氣,強健脾臟
    因為溼邪入侵溼氣重,會逐漸影響到身體,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也就是常說的溼氣重百病生,並且溼氣還比較難祛除。怎麼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溼氣重的3大典型症狀,對照看看1、舌苔厚膩如果有厚膩的舌苔,那麼可能就是溼氣重。即便沒有舌苔,觀察下自己的舌體,如果舌體胖大,舌頭邊緣有鋸齒,那麼同樣預示著溼氣重。
  • 食療養生調理:白瓜紫菜瑤柱湯
    白瓜也叫菜瓜,夏天氣候炎熱,心煩氣躁,悶熱部舒時宜食;熱病口乾煩渴,小便不利者宜食。
  • 【萬聖節來啦】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萬聖節小點心,我就是手殘黨的剋星
    ~~今天早上,咱們臺美女主播晨曦對我說:「你有沒有覺得,這10月一過時間就過得特別快?」她說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樣紙,不過為啥我沒有這樣的趕腳呢?噢,可能是我無論春夏秋冬,早上都起不來吧.說到節日,小編最愛的就是這個HALLOWEEN(萬聖節),因為天生有扮鬼臉的天賦(人醜),可以去找別人要糖(貪吃),還可以晚上到處去得瑟嚇人(人品差),呵呵呵。
  • 食療養生:煮雞蛋多長時間為好?
  • 飲食 | 立秋後注意養生,四款潤肺湯水必備
    立秋嶺南地區,不同於中原,因常年高溫潮溼,使得廣東人喜愛冷飲、涼茶,加之常年吹空調、缺乏運動、熬夜等習慣,非常容易導致脾虛夾溼、內寒外熱或上熱下寒的體質。在南方,若初秋時令急於養陰,則反易加重脾虛,釀生痰溼。尤其既往有老肺病,反覆咳嗽、咳痰的人群,更易在此時發作、加重,故「養生」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不可盲目。初秋之時,仍當以補氣健脾化溼為主,尤其神疲乏力、口粘口苦、面部油膩、消化不良、大便粘膩者適用,如食用黨參小米粥、山藥黃精粥、芡實糊、黃芪燉雞湯等。
  • 泡腳水中加點它,散寒祛溼、強腎,除腳氣!
    點擊上方「健康TV之路」,然後點「關注」每天一位老中醫、國醫大師 講健康,說養生
  • 春分了,來一碗紅豆鯽魚湯來永葆青春吧!
    第十發節氣食譜記錄來啦!今天是春分,是2016年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自古有雲「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緩解哮喘的食療小秘方!
    來閱讀此文更多精彩請點擊【閱讀原文】哦↓↓↓關注每天下午08:00分遼寧都市頻道的《健康一身輕 養生總動員》,給你不一樣的健康美食!俗話說,藥食同源《健康一身輕 養生總動員》欄目聯合瀋陽市燕都哮喘病醫院廣泛徵集民間食療秘方啦!您有祖傳秘籍嗎?您有養生妙招嗎?
  • 養生知識|十人九溼,陰盛陽虛,溼氣不除百病纏身
    中醫裡講,脾虛則便溏,中國人本應以五穀雜糧為食,現在以肉食為主了,長期這樣,傷害的是脾胃。所以,大便不成形意味著脾虛,也意味著體內有溼氣。十人九溼,溼氣不除百病纏身在致病的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溼邪。溼是最容易滲透的。溼邪從來不孤軍奮戰,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
  • 夏天喝紅豆湯利溼消腫
    夏天人體易水腫,喝紅豆湯不失為一種好的消腫食療方法。水腫患者小便少,如在初時就用紅豆煲湯作為飲料,次日腫勢就可減退,連服六、七天,可能完全消散。老年人夏季腿腳出現水腫,可以食用紅豆粥,抑制病情反覆發作。
  • 養生:脾虛的危害你知道嗎,補脾,我們信賴它
    脾虛會引起很多身體不適,那麼當女性出現脾虛的症狀時,女人身體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來了解下吧。1、虛胖或過瘦通常女性脾虛後,容易出現過胖以及過瘦兩種體態表現。過瘦者,還會伴有面色萎黃,體素質不佳,乏力等等表現,而胖不是營養過剩,而是一種虛胖,吃飯平時吃飯要麼食之無味,要麼狼吞虎咽,易走極端。
  • 太白穴:保護脾臟,祛除脾虛
    按揉太白穴,遠離脾虛煩惱    人體的脾出現問題時,多表現為大便稀溏或便秘、腸鳴、腹脹、胃痛等。    如果出現這些表現,人體上有特殊的穴位可以方便我們及時治療嗎?當然有了,這個穴位就是位於足部內側偏前方赤白肉際處的太白穴。對於脾虛帶來的煩惱,只要按揉太白穴,就能幫你解決。
  • 秋季食療養生 五款養生粥最適合
    食療養生法簡稱「食養」。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養生方法。俗話也就是通過吃來對我們的身體進行保養。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材料:鴨腿1隻,海帶50克,蘿蔔300克,大米70克,姜10克,清水及適量食鹽。
  • 養生食材「黑豆」的食療方法, 具體養肝補血, 烏須黑髮的功效!
    每一種食物都有著它的營養價值以及養生的方式和方法,大家要懂得去利用,去合理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