飆淚!換心人錄下心跳聲轉交捐獻者家屬:我會替她好好活著

2021-02-22 山西青年

「好像跳得有點快。」

「可能是有點緊張了,要送它回娘家了。」



一段有些急促的心跳聲

背後連接著

一個溫暖又讓人有些揪心的故事...

錄下心跳聲,只想說一句:

「你的女兒在我這裡過得好好的」

5年前,浙江吳女士的命運被一位離世小姑娘改變了——她獲得了小姑娘捐獻的心臟,生命因此得以延續。然而,根據器官捐獻的規定,受捐者和捐獻雙方是「雙盲」的,他們互相不會知道對方的信息。吳女士能掌握的所有信息,就是心臟的原主人是一位年輕姑娘。為了表達感激,每年清明節,吳女士都會為遠在天邊、又近在心裡的姑娘祈禱。

今年,吳女士想用不一樣的方法表達感謝——錄下心臟跳動的聲音,列印出心電圖。她向浙江省紅十字會和媒體求助:「我也不能和她家裡人見面,就用這顆心臟的聲音和圖像告訴他們吧,她們的女兒在我這裡過得好好的。」

「沒有收件人的快遞」會去向哪裡?

既然見不到姑娘的家人,吳女士只好拜託浙江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媒體,把這封承載著心跳之力的信帶給小姑娘的家人。3月的最後一周,吳女士在醫院錄製完心跳聲、留下感謝信,似乎仍然對自己這份寄託的去向不太放心:「就像你們寄快遞,沒有收件人,收不到的吧。」

吳女士的寄託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就像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的那樣:「面對這樣的請求,我們怎麼可能會拒絕呢?」 在不違背「雙盲」和「二次傷害」的原則下,3月30日,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將吳女士的重託,帶到了吳女士心臟捐獻者——小「文文」(化名)的媽媽手邊。


「孩子,你又回自己的家了」

「媽媽帶弟弟回家了,你也回自己的家了。」捐獻者小「文文」的媽媽聽著工作人員帶來的錄音、看著心跳圖,止不住自己的眼淚。

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向小「文文」媽媽播放受捐者吳女士錄製的心跳聲

捐出女兒心臟,「我是不是做了天大的錯事」

通過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五年後,她再次聽見了女兒心跳的聲音。面對在場的騰訊新聞等媒體,她的反應甚至超出了媒體的想像——她回想起當初同意無償捐獻女兒心臟時的堅決,以及由此遭受的鄉親人的「閒話」,連說了7次「很難」。畢竟在5年前,器官捐獻還並不那麼為人熟知。

「如果當時沒有那個舉動,現在能聽到她的心跳嗎?」

站在5年後來看,現在的結果讓人欣慰。一方面,「雖然獲捐者不是農村小孩,救了命也是好的,不管是誰」;更重要的是,「如果當時沒有那個舉動,現在能聽到她的心跳嗎?」

「她現在恢復得很好,那就好,那就很好...」

限於「雙盲」規定,五年間,這位母親也從來沒有打聽過受捐者的身份,「只要她好就行」。

在地方政府和紅十字會的幫助下,捐獻者小「文文」的弟弟轉學到了縣城,而小「文文」的媽媽,現在也得到了一份保潔員的工作,一家人過著平安的生活。即便生活並不寬裕,她依舊掛念著那些有著相同遭遇的人,看到報紙裡的可憐人,她會拿給兒子看,讓他學會愛和幫助,知道平凡生活的得之不易。

受捐者吳女士手書「謝謝」,向捐助者表示感謝

而另一邊,浙江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說,67歲的受捐者吳女士平常不上網。她可能不會知道,自己的錄音和感謝信,已經在網上溫暖了很多人。

吳女士換心手術留下的傷疤,從胸部一直到肚臍眼上方。她對媒體表示,每次洗澡時,這條疤痕都在提醒著她正經歷著第二次生命。

「我不止是我一個人過生活,我也是替她過生活。」

2015年1月起,中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自願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來源,器官捐獻體系已完全符合世衛組織的指導原則。美國學者羅伯特·勞倫斯·庫恩認為這是中國近來在人權領域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之一。

但是器官捐獻事業還處於起步階段,每百萬人口年捐獻率仍與歐洲等發達國家存在差距,遠不能滿足中國器官衰竭病人。

轉載自騰訊新聞

視頻:騰訊新聞 

文字:騰訊新聞綜合錢江晚報等媒體

今日小編:袁媛

「風裡雨裡,我們在山西青年等你」

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注新浪微博@山西共青團

相關焦點

  • 高橋健太郎:活著就是好好拍照,拍照就是好好活著
    編者按: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
  • 我是中國骨髓庫第5301個捐獻者
    但是,如果改變決定,首先對患者心理是個打擊,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被熄滅,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最後階段改變主意,患者可能已經進倉,消除了自身的免疫力,這個過程不可逆,如果找不到新的捐獻者,可能患者就會面臨生命危險。在此時,我才感覺到這個事情已經如此緊迫,就在眼前。
  • 世界骨髓捐獻者日--「感謝您,捐獻者」
    今年9月16日是第三個世界骨髓捐獻者日。
  • 黎巴嫩首都大爆炸,曾志偉妻子患癌去世:2020年,請你一定好好活著
    而當地時間8月4日,黎巴嫩一位新娘在爆炸後重返婚禮現場,看到現場只剩下殘垣斷壁、一片狼藉,她神情落寞地說:我本來會像公主一樣……本來應該是歡聲笑語的婚禮現場,本該是享受最幸福時刻的一對新人,可頃刻之間,這場爆炸就把一切都毀了。而原本充滿生機的貝魯特港口,在爆炸後現場只剩下一片廢墟:而這次特大爆炸,把港口附近的糧倉幾乎摧毀,讓原本糧食就緊張的黎巴嫩,更加雪上加霜。
  • 福建舉辦音樂詩會追思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
    (東南網記者陳楠攝)  廈門網訊 據東南網報導(記者陳楠)今天上午,由福建省紅十字會和福州市紅十字會聯合主辦的「生命如花」——2019年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音樂追思悼念活動在三山陵園舉行。省、市紅十字會有關領導和歷年捐獻者家屬、報名登記者、醫學生和社會各界代表450餘人參加追思悼念活動,深切緬懷遺體器官捐獻者。
  • 好好活,好好過
    田老師也不是老師,她是宋老師的前妻,看起來外向活潑充滿了生活張力的女人,宋老師生病前兩口子就離了婚,但是宋老師病了多久她就照顧了多久,住在醫院裡,吃在醫院裡,每天推著輪椅上樓下樓,搬動著一百多斤的男人上床下床,跟我們一起開著宋老師的玩笑。據說小胡生病前家裡日子很好過,但他不好好過,生病後媳婦走了,孩子還小,老母親被迫又開始了對兒子的再撫養。
  • 林奕含去世3周年:無數的房思琪瘋了,無數的李國華還好好活著!
    為什麼壞人還好好活著?
  • M370倖存者,對活著的人的忠告!
    戀人啊,我把餘生都交給了你,你怎麼就違約了呢?正離家千裡求學的我,萬分想念父母!很想要回到他們身邊,以後隨著找工作,結婚,陪在他們身邊的日子會越來越少,每每想到這些,心裡就跟針扎一樣痛。    在馬航組織的最後一次見面會上,這位滿頭白髮的老伯默默吃著泡麵,在此之前,馬來西亞航空局表示後續的遇難者家屬見面會減少到每月2次,心理幹預也會隨之減少,並且建議家屬「就近」就醫並保留憑證。就這樣,沒有答覆、沒有陪伴、沒有安慰,馬航準備徹底抽身,空留這些無助的人還在等待,永遠的等待,從此以後,MH370事件原調查團隊將不復存在。
  • 今天,我們向每一位遺體器官捐獻者致敬!(附視頻)
    捐獻兒子角膜和遺體:把愛留下,讓生命永續活動現場,已捐獻遺體(器官)志願者的家屬們心情略顯沉重,文藝博的父親文兵一度哽咽,他對兒子的離開依然難以釋懷。「讓兒子以另一種方式活著,把愛留下,讓生命永續!」是對每一位遺體器官捐獻者最好的詮釋,對每一位捐獻者的緬懷,為你們傳頌讚歌,皆因你們都把愛留在了世間,讓生命永續之歌長唱不絕。藝博兒子,你是爸爸生命中永遠的驕傲,爸爸要向你學習,爸爸也會永遠想念你!」24日上午,剛參加完海南省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的文兵在朋友圈說說裡,他寫下了這一段話。
  • 廣東最小遺體捐獻者 在世界只停留了兩個多月
    他,出生才2個多月,還沒來得及好好看看這個世界,還沒來得及好好感受家人濃濃的愛,就在親人的悲痛和哭泣中離開了這個世界。
  • 德國法律上將默認所有公民自動成為器官捐獻者?街頭民意調查結果一目了然...
    此前,每個德國公民需要在生前主動提出捐獻器官,才會成為器官捐獻者。若新規通過,只要生前沒有反對,每一位公民將自默認成為器官捐獻者。德國捐獻器官數量減少,新規出臺將幫助更多患者平均而言,每位捐贈者可以為三名以上重病患者提供新的生活機會。
  • 生命延續再出發—武城縣第六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日啟程
    9月11日,武城縣紅十字會、武城縣衛健局舉行了隆重的送別儀式,一名24歲在讀研究生即將奔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踏上她的愛心之旅,為一個素未蒙面的生命送去生存希望。德州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宋佔文,武城縣政府副縣長、縣紅十字會會長孫旭紅,市紅十字會業務部部長陳冬梅出席歡送儀式,並為她送行。 捐獻者名叫李靜,本科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現就讀於福建師範大學,是一名在讀研究生。
  • 今年夏天:好好活著
    好了,關於夏天好好活著的問題,海寶君就說到這裡了。你還知道哪些夏天冷知識,歡迎補充~
  • 器官捐獻者!
    在瀘州市紅十字會的見證下,順利完成了一枚肝臟和兩枚腎臟捐獻。牟先生的名字將進入南壽山博愛園,和其他捐獻者一起,留在紀念碑上。牟先生,一路走好!近年來,我國器官捐獻移植數量大幅度提升。近四年來,器官捐獻量年均增幅達到32%,器官移植手術量年均增幅達到23%。
  • 神東一礦工正值壯年,卻籤下遺體和器官捐獻同意書!原因是…
    「我要捐獻造血幹細胞,救更多的白血病患兒。」護士怔了一下,儘管醫學上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對提供者的身體健康不會產生不良影響,但平時捐獻的人卻不是很多,尤其是中年人更是少之又少。護士回頭仔細打量了一番肖永偉,發現這個中年人額頭白淨,說話或者不說話時,眼角總是向上彎起。給肖永偉抽血後,護士告知他,血液採集完後,需要編號入庫。
  • 高以翔媽媽請求大家不要再傳播當天畫面,給家屬一些空間沉澱心情
    藝人高以翔在拍攝高以翔《追我吧》中突發心源性猝死,如今已魂歸故裡。無數人為高以翔的去世感到惋惜和不舍。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會娟:無心之舉為患者帶來新的生機
    幾天前松山湖第4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