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儲光羲,在《吃茗粥作》中寫道:「當晝暑氣盛,鳥雀靜不飛。念君高梧陰,復解山中衣。數片遠雲度,曾不蔽炎暉。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這是一首食茶粥防暑詩。茗粥就是茶葉粥。其製作方法是:
取茶葉10克,大米100克。先將茶葉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而後加大米煮為稀粥,每日1劑,分上下午涼服。可清熱解暑。適用於暑熱煩渴,肢體重困等。
中暑是夏季常見的急性熱病,當外界氣溫超過35℃時,就有中暑的可能。在高溫環境下勞動或工作,出現大量出汗,口渴,明顯疲乏,四肢無力,頭昏眼花,胸悶,噁心,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等症狀時,為先兆中暑,應急時轉移至陰涼通風處,吞服一些解暑藥,並給予清涼飲料,經過短時間休息後,即可恢復正常。
除茶葉粥外,夏日來臨,若能經常食用一些清熱防暑,利尿通淋的藥粥,可有效地預防中暑的發生。
車前葉粥:鮮車前葉30克,蔥白1莖,大米50克。先將車前葉洗淨,切碎,與蔥白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服食,每日1劑,可清熱解暑,利尿通淋。車前葉性味甘、寒而無毒,《藥性論》言其可「利小便,通五淋」,因而對中暑心胸煩悶,小便短赤,淋瀝澀痛等有明顯療效。
===================================================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推薦給您的朋友,邀請他們關注健康飲食網微信帳號,關注方法:
1、打開微信--點擊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眾號--搜索「foodwang」--點擊關注即可。
2、打開微信--發現--掃一掃--掃描下圖二維碼點擊關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