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黑洞照片也太像心肌顯像的圖片了。黑洞照片發表後程木華、朱小華等教授都發來了各自寫的醫學科普文章,這是科普文章藉助社會熱點事件來發表的好例子。但是,這及時性、即時性卻常常是早有準備的。】
黑洞是坍縮恆星的超高密度殘留物,其引力非常強大,甚至連光都無法逃逸。由於果黑洞本身是完全黑的,常規視覺無法看見,但是圍繞黑洞旋轉的氣體和塵埃所發出的無線電波,由於離地球太遠,需要超高解析度望遠鏡才能分辨出黑洞,因此全球超過200名科學家達成了EHT這一重大國際合作計劃。EHT觀測所利用毫米波VLBI技術電子望遠鏡探測黑洞發出的無線電波,通過計算機計算還原成大家能看到的黑洞圖。
北京時間4月10日晚,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簡稱EHT),項目,在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發布這一重大科研成果即用全球8個相互關聯的射電天文臺(形成了一個地球大小的望遠鏡)拍攝一個黑洞(見圖1新聞圖)。該成果在全球六地以四種語言通過協調召開全球新聞發布,大家都在熱議這張圖。
但是,然而,核醫學屆同仁們一看到這張圖,那是更討論得砸開鍋,這是為什麼….
因為核醫學醫師對這張圖太熟悉不過,只要入門核醫學就會看到這樣類似的圖片(見下圖),難道核醫學同仁都選修了天文?
這是什麼圖?….這就是核醫學醫師熟悉的人體心臟的「黑洞圖」。
大家知道心臟由四個室組織,左心室是心臟輸送人體血液到全身各個器官的主要動力,左心室心肌收縮需要大量能量,這些能量通過心肌的冠狀動脈供血運輸氧氣及營養,當冠脈由於各種原因出現堵塞或狹窄時,心肌就無法獲取運行需要的能量,這是就會產生心前區疼痛,醫學稱之為心絞痛。與黑洞一樣,這種冠脈供血下降導致的心肌缺血缺氧,我們通過常規解剖結構影像是無法檢測心肌功能的改變,尤其是在早期輕微心肌缺血缺氧狀態,常規方法無法探測出來,需要特殊顯像方法。
於是,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反應心肌灌注與代謝情況的顯像劑,可發射伽馬射線,把顯像劑注入體內後,應用伽瑪射線探測儀器,探測這些顯像劑在心肌的分布情況,即可顯示心肌冠脈血流供氧及營養是否正常。正常情況左心室心肌灌注圖的短軸切面圖為圓圈圖,當心肌前壁區域出現缺血缺氧時,心肌灌注顯像圖就呈現類似大家看到的EHT發布的黑洞圖。
那什麼是心肌灌注顯像(MPI)?
MPI就是利用SPECT設備,應用甲基異腈類化合物(99mTc-MIBI)和201T1-氯化鉈靜脈注射後,能被心肌細胞攝取而通過SPECT設備進行心肌顯影。心肌每個部位聚集放射性的多少與該部位冠狀動脈灌注血流量呈正相關。因而根據局部放射性的多少可以分析冠脈血流灌注情況,診斷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分別表現為病灶處放射性缺損和放射性減低。心肌灌注顯像結果還可判斷冠心病預後,當MPI結果正常,提示疾病預後良好,即使有冠脈輕度狹窄,年心臟事件發生率也小於1%。但當MPI提示輕-中度心肌缺血則心梗發生危險概率增加;MPI結果為中-重度心肌缺血則心臟事件死亡率較高。
對於平時出現胸痛、氣促、乏力、軟弱、持續性心絞痛、心律失常等症狀,懷疑冠心病時,尤其是工作繁忙並壓力較大的中年骨幹,血脂異常者應該重視心臟健康的評估。只有心肌灌注顯像陰性時您才暫時是安全的,否則可能在疲勞或飲酒或應激情況下,有可能發生心源性事件,一旦發生大面積心肌梗塞或室性心動過速,搶救不及時則危及生命,因為心臟驟停發生後,大部分患者將在4~6分鐘內開始發生不可逆腦損害,隨後經數分鐘過渡到生物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