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天的一個晚上,江西南昌的李女士無意中用手機登錄了一家企業徵信查詢平臺,想看一下自己經營多年的建工企業的徵信情況。沒想到,查詢結果讓李女士大吃一驚,她名下竟然還多出了一家公司,註冊地是遠隔千裡的天津市。
李女士當即撥通了她企業的法律顧問高律師的電話。高律師很快查明,是有人冒用她的名字虛假註冊了一家「李鬼公司」。
工商檔案顯示,這家公司名為羅德彩商貿公司,於2015年8月在天津市北辰區市場監管局核准登記,經營範圍甚廣,小到批發零售,大到礦產工程,甚至還包括會議諮詢服務等,可以說是無所不包。更讓李女士擔心的是,其還因經營異常受到過行政處罰。
李女士意識到,這家「李鬼公司」的存在,無論是對她個人徵信,還是對她的企業經營,都存在著重大的金融商業風險和法律風險。
此時,李女士想起了自己幾年前意外丟失過身份證的事情,她為此還到當地派出所報案並補辦了新的身份證,可能問題就出在這裡。
為了消除這家「李鬼公司」帶來的潛在風險,李女士全權委託高律師處理此事。高律師在多次與行政機關溝通無果的情況下,開始了曲折的「民告官」之路,向註冊地天津市北辰區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訴請市場監管部門撤銷該公司登記。
「之所以說曲折,一是當時的虛假註冊人下落不明,無法聯繫到,註銷程序要經過多個公告期,哪怕是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程序也要一個一個走完;二是又趕上了疫情。」高律師說。
在法院立案後等待開庭的這段日子,恰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李女士無法來天津應訴,應法院要求提出了訴訟中止,案件進度一下子慢了下來,陷入了僵局。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相對穩定,復工復產逐漸展開,天津的這家「李鬼公司」越發讓李女士心焦起來,原因是一些新工程項目的招投標都需要進行資質審查,但因這家「李鬼公司」的存在,不得不放了下來,影響了李女士企業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