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學英語」不能成了輿論場「攪屎棍」

2021-02-21 紅辣椒評論

18日,一場關於「學英語」的辯論登上了熱搜第一,起因是一位網友發表了這樣一條微博:「對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都是一件廢物技能。浪費了我們無數人力財力,犧牲了孩子們寶貴的童年……」此話一出,立即引發爭議。王思聰隨後發了一條微博「回懟」:「9012年了還有沒出過國的xx」。王思聰認為,儘管出國可以用翻譯軟體,但這些軟體並不能翻譯出文化。但可惜的是,這場原本還有探討空間的爭論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出沒出過國」的人身攻擊。(3月19日 中國新聞網)

對於中國人是否應該學英語,不能用簡單的結論作答。中國剛剛改革開放時,為了能儘快融入世界,與外部世界進入交流,在國際上較為通用的英語自然成了中國與外部世界接觸的重要「交流工具」,國內對於英語也就變得很為重視。但幾十年過去,「英語熱」變得泛濫開來,英語成了每個中國學生必修的重要功課,從幼兒園開始,為了學英語,就需要耗費中國孩子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家長的大量金錢,但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英語確實可能終其一生都難以派上用場。

但作為在世界上比較通用的語言,英語是所有人類語言中最為通用的一種,全世界有45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每天有超過世界人口1/3的人在用英語交談,75%的電視節目以英語播出,80%以上的科技信息用英文表達。所以,英語確實又是打開「世界之窗」的一項重要技能。對於學習英語,也不能太過排斥。

但對於過熱的全民「英語熱」,要能適當地降降溫了。這就需要對英語的重要性進行重新評估,比如有必要取消一些與英語毫無關聯的專業所設的英語門檻,對於英語在中小學教育、大學教育中的地位,也有必要進行重新審視,比如有必要適當降低英語在考試、升學中的權重,要讓英語更多成為只是愛好者及專業人士所熟練掌握的語言。

反對「學英語」,並非反對對外開放,並非是希望「閉關鎖國」,而是反對過度的「英語熱」。過度的「英語熱」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讓大量中國學生將聰明才智、時間精力浪費在這一派不上多大用場的學科上。

對於學英語重要性的討論不能走偏,不能變成了不同立場人士相互之間的攻訐與「互懟」,而需要各方都能夠平心靜氣,多一些理性討論,少一些偏見,少一些意氣之爭,這樣才有助於解決社會問題,才有助於社會進步。就如此次「學英語」的辯論,居然演變成了一場「出沒出過國」的人身攻擊,就不免讓人大跌眼鏡。

尤其是公眾人物,一舉一動都受人關注,更應該謹言慎行。並非是公眾人物不能針對這等公共話題發聲,而是應該讓自己的發聲更有建議性、更有價值,更為理性,從而做好輿論引導,當好「輿論領袖」;而不能僅憑一己好惡口無遮攔亂說一氣,否則只會對輿論起到負面引導的作用,讓有意義討論、辯論變成罵架或勢不兩立的「站隊」,讓自己變成了社會輿論的「攪屎棍」。

文/戴先任

相關焦點

  • 剛引爆輿論場,把澳大利亞上下騙得團團轉
    據環球時報11月24日消息,近日一個名叫王立強的中國人引爆輿論場,因為這個以「中國間諜」自居的傢伙來到澳大利亞「投誠」,並提供了大量所謂中國諜報網絡的信息
  • 《中國輿論場》央視廣告收費標準,央視廣告公司講述
    《中國輿論場》是國內首檔「融媒體」新聞評論節目,2016年3月20日全新亮相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節目定檔於中國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每周日19:30-20:30面向全球直播。1、《中國輿論場》央視廣告收費標準,搜中視海瀾傳播官網查詢,有詳細央視廣告收費標準價格表。
  • 馬未都:這些「攪屎棍」竟被稱為「民族英雄」?
    馬先生作為一個專業的人,對這種行為十分不齒。自從出現這件事情之後,拍賣行就改了規定。原來一些拍賣行會給一些人VIP卡,這件事情之後,中國人再拿著這種卡去拍賣行,人家就不會再給一些原有的待遇了。所以以後這一種「攪屎棍」的行為,大家還是少做吧,畢竟我們代表的都是中國。信任很重要,拒不付款跟強盜有什麼區別,你們覺得馬爺說的對嗎?
  • 王思聰,一根扎進輿論場的尖刺!
    當在網際網路輿論場上面對公眾和媒體時,是犀利的形象。例如,媒體引用王思聰的老朋友、香蕉娛樂的CEO高翔的話稱,這也許是王思聰對自己娛樂大眾形象的一種包裝和定位。這樣的形象,再加上「首富之子」的身份,顯然會持續為王思聰收穫關注和爭議。
  • 英語翻譯:學漢語
    英語翻譯:學漢語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學漢語的人數迅速增加,使漢語成了世界上人們最愛學的語言之一。近年來,中國大學在國際上的排名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由於中國教育的巨大進步,中國成為最受海外學生歡迎的留學目的地之一就不足為奇了。2015年,近40萬國際學生蜂擁來到中國市場。他們學習的科目不再限於中國語言和文化,而包括科學與工程。
  • 從拜登宣布獲勝的 Tweet 中,能學到哪些英語知識?
    但在英語中,Honor 僅僅是指「榮譽」,並沒有「幸運」的含義;而「榮耀、光榮」在英語中沒有區別,都是用 Glory 來表示,是和Honor是截然不同的概念。這句話中的 I will be a President for all Americans,有些人可能會翻譯為:「不管你們是否在選舉中投票支持了我,我都是你們的總統」。
  • 山大學伴風波,細思極恐;網絡輿論暴力,可以休矣!
    比如此次「學伴」風波中,學校個別部門的工作確有欠妥之處,這是客觀事實——這些方面,山東大學從未迴避,山大校友也未迴避。然而,公眾對於「學伴」風波的態度,才是真正讓人細思極恐的事情。說話做事,講究「有理有據」。以「學伴」風波為由,批評山大,是否有理?是否有據?先說「據」。
  • 從周子瑜事件看輿論潮的複雜性
    最顯著的效果是JYP股市大跌,並且收到諸多中國廠商的解約聲明和相關工作在中國大陸被取消的結果。當然這樣一件事情也迅速發酵為「國際事件」,在境外關於該話題的討論也是聲勢兇猛,只不過境外的輿論導向也是出了很大的問題,立場上天生的對大陸懷有敵意。為此,許多大陸網民帶著疲倦奔波在各大輿論場,為中國正名,維護中國的尊嚴。
  • 新課分享:2021給孩子看的國際新聞 學英語
    新課分享:2021給孩子看的國際新聞 學英語,需要聯繫微信:big-fish-tree----免責聲明----資源均由網絡等公開合法渠道獲取
  • 中文不能超過30%,英語佔主導!商店必須將外語招牌、菜單和櫥窗海報翻譯成英語.
    根據Strathfield市議會實施的新法規,上百家內西區商店老闆必須將他們的外語招牌、菜單和櫥窗海報翻譯成英語。據《每日電訊報》報導,該措施受到了當地企業和政界人士的褒貶不一的回應,他們質疑該地區的多元文化多樣性是否會受到損害。
  • 英語要這麼學:「機器不吐鈔」用英語怎麼說?
    英語要這麼學:「機器不吐鈔」用英語怎麼說?我們都渴望有學習英語的英語語言環境。
  • 學德語的人考英語:各種傷不起
    german.china.org.cn那些長得像德語的單詞,你總以為意思是一樣的,比如become,以為它就是bekommen的英語化身,於是聽到這樣一句話:My dream is to become an actress.你迅速翻譯成:「我的夢想是得到一個女演員……(迅速腦補)……當老婆」 (再看看演講人的性別,心理忐忑了……)
  • 【聽歌曲,學英語】Beautiful In White
    新年的第一天,我要學英語帶著滿滿的能量和大家見面了~!
  • 我可能學了假英語…上半年 15 個流行語,英語怎麼說?
    2017 上半年 15 個爆紅的流行語,用英語怎麼說?新鮮出爐的 2017 上半年網絡流行語!來看看用英語都該怎麼說。2017 開年大梗!「懟」在中文裡幾乎可以涵蓋打、吃、玩、幹、喝等,成了萬能動詞。在英文裡它對應的差不多是「do」的意思。
  • 90歲的浙大老學長病床上還在學英語,字跡娟秀還會英文情詩!
    這段時間,有一位老人在不少金華人的朋友圈裡成了「網紅」。因為這位90歲的老爺爺坐在病床上打著吊瓶學英語。老爺子這股子學習精神感動了不少人,網友們紛紛點讚。爺爺為何對學英語如此執著?12月7日下午,記者在金華市人民醫院的病房裡找到了這位「網紅爺爺」。他叫何志超,虛歲90。因心臟早搏、咳嗽咳痰等原因,老爺爺正在住院接受治療。他的床邊有一大本學英語時留下的筆記。
  • 負債33萬學英語,別陷入「焦慮」的坑
    ——本文系紅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因想學外語提升自己,從今年4月份至7月份,身在上海的李雲(化名)先後與華爾街英語籤訂5份合同,學費總額高達33.33萬元。現在,每月工資僅6000元的她身陷債務漩渦,每天為教育分期貸款按揭發愁。
  • 加拿大政黨領袖暗指「華人不學英語搞分裂」!網友奮力回懟!
    (一位移民2年的武漢人)「我覺得對於那些英語不流利的人來說,生活在這裡很方便。我平常也會讀讀書,看看報紙,以此來學英語。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學中文呀!」(一位移民10年的北京人。)「當他們感到熟悉,他們就會走進你的店裡,就是這麼簡單。」(一位在高端商店內提供中文服務的華人經理。)
  • 英語要這樣學:「褲子拉鏈開了」用英語怎麼說?
    我們「學習」英語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沒有、也沒法好好地把學過的英語用起來,卻同時在不斷地用中文「學」新的東西(英語)。這就是所謂的英語「學而不用」,「學」「用」脫節現象。能把學過的英語用起來比只會不斷學「新」的英語重要。而在「網際網路+」時代,在學這個英語學那個英語當中,首先學會用Yahoo搜索「探索、發現、求證」英語「怎麼說?」
  • 英語閱讀:加強安保 ramp up security
    英語閱讀:加強安保 ramped up security下面這段簡單英語可能會被「學了」多年英語的學生/人認為:只能翻譯成中文「才能懂了
  • 讀外刊學英語:零工經濟-精讀筆記03
    在零工經濟中,大部分「 gig workers」在過去是「不起眼的」,新冠疫情期間,送貨上門服務的外賣員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成了更引人注目、更具影響力的一群人。本篇精讀文段選自經濟學人「April 4th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