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壹讀君呼喚更多的壹堆飯與大家分享自己在海外留學、旅居、旅行的有趣故事。投稿請直接發送至zhangyw@ireadweekly.com。
文︱MS.樹洞
第一次去日本玩之前,非常糾結是自由行還是跟團走。因為準備帶著老媽一起去,我們的情況是:我除了會你好、再見,基本聽不懂看不懂,而媽媽的日語老師充其量是抗日戰爭劇,所會的詞基本等同於罵人。而一直以來我從影、視、歌、動漫四棲資深觀感中得來的印象是:日本人英語口語都是很爛的。
據新聞報導說日本人自己總結自己的英語差有三個原因:島國環境、害羞的國民性和日語是「單腦語言」的先天劣勢。諮詢了很多國內外的好友,在日本用英語到底搞不搞得定,朋友們聽聞我要帶著母上大人,紛紛表示還是跟團走比較不容易惹怒中老年婦女。
雖然最後我選擇了跟團走,但總還是有很多機會和日本人用英語對話,在第一站大阪我就見識到了日本人害羞的國民性。第一天,我們在大阪住的是一家溫泉酒店,因為浴場配有十幾個吹風機,所以房間內是沒有的。而女神媽媽早上要用吹風機打理秀髮,此時我蹩腳的英語終於派上用場。
到了酒店前臺,有一位清秀的小哥當值,我問道:「Could you give me a hair dryer?I want to use it in my room..」只見小哥並不回答,而是羞澀地點了點頭,隨即轉身走進了另一個房間。當時我一頭霧水,不知道這是沒聽懂啊?還是沒有吹風機啊?隨後我感覺很生氣,這是什麼服務態度啊?怎麼還不搭理人了。
正當我準備無功而返時,小哥從裡面的房間拿著一個吹風機走出來遞給了我。原來這位服務生可以聽懂我講的英語哦。我又問道:「Do I need to take the hair dryer back to you?」 對面的人笑著搖了搖頭。隨後我說:「So it’s OK that I』ll just leave it in the room.」服務生又點了點頭。
我尋思難道他能聽見,但是不會說話?轉念又覺得不可能,酒店怎麼會用不會說話的人做前臺呢?不會是太羞澀以至於不好意思用英語回話吧~我試探著用所會無幾的日語道了聲謝謝,果不其然他終於出聲用日語回答了我。對此我真是感到非常無語,洗個澡你們赤身相見不害羞,講個英語看把你羞答答的,你們害羞的重點是不是搞錯了啊!
後面的行程,我更是沒機會見識日本人的英語口語了。在銀座附近的一家小的手工鞋店裡,雖說店員自己做了一套識字卡片(正面是中文,反面是對應的日語)基本涵蓋了大、小、買、不買、貴、滿意等基本購物用語,但是他們卻忽視了中國大媽在購物時對商品屬性的重視性。母上大人不僅需要知道每雙鞋子是牛皮、豬皮、鹿皮還是羊皮,還需要了解是頭層皮質還是二層皮質等等問題。
此時,我初中英語對話九百句的水平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立即掏出手機打開有道詞典,把母上大人的要求用中文翻譯成英語拿給店員看。而店員也是見多識廣,馬上掏出一本紙質英日字典,把英語再翻譯成日語,我們的交流瞬間暢通了。聽到這裡,很多朋友問我:你為什麼不直接下載中日翻譯字典,直接把中文翻譯成日語?我翻了個白眼:朋友,我一句日語看不懂,這樣翻譯出來的誰知道是什麼鬼話?還是英語靠譜啊!
不過,說實話在日本熱門旅遊城市的大型商店和免稅店裡都有會中文的導購,交流沒有任何障礙。據說日本人已經對英語放棄治療了,在最近一項針對日本國民的調查中,72%的人認為中文是未來最應該學習的語言。看來我們的旅遊熱潮,不僅炒熱了日本馬桶圈,還極大的推廣了中文的全球化呢!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請給壹讀君點個讚;如果你想打賞下勤勞聰明的壹讀君,戳一下最底下的廣告吧,不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