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大人嚇唬我們:河裡有淹煞鬼,天天摸螺螄,要找替死鬼的。
也不知道真不真?那些年,河裡年年都要淹死人,倒是真的。即便這樣,誰又能擋得住沒膽的鄉村少年?夏天一到,水裡總是一片歡騰。
學遊泳的學遊泳。已經會了的,比一比,賽一賽。有的人還帶來了木盆,長的、圓的都有,他們要摸螺螄、蜆子、河蚌。
摸螺螄是鬼的苦役,卻是人類的小小樂趣。
螺螄、蜆子多在淺水區域,河蚌則到處都有。它們像小型潛艇一樣,和你捉著迷藏。人們走入深水,用雙腳作為探測器,一點一點地踩踏,碰到堅硬而光滑的物體,便憋住一口氣,潛入水中取將出來。
摸河蚌,還真有點挑戰性的呢。有的人一個也摸不到。有的人則可以摸到滿滿一盆!
在夏天,最好吃的是蜆子。吃螺,要在清明之前。吃蚌,則要到立冬以後。
冬春寒冷,河蚌用斧足挖掘淤泥,把自己半藏半露,僅通過呼吸攝取食物。活動減少了,養精蓄銳,所以特別肥美。此時人們不會下水取它了,他們拿來長長的、特製的鈀子,慢慢地把它們探索、勾取上岸。
蚌肉鮮,甜,細膩的地方像滷水豆腐一樣。河蚌與豆腐同燉,動物蛋白邂逅植物蛋白,誕生了美味蛋太白。經典的菜式則是河蚌青菜,葷素搭配,有此一盆,魚肉都可以不要了,保管要添上一勺兩勺飯的,連湯都可以喝得乾乾淨淨。
蚌肉好吃,製作很難。很多人會把它燒得像橡皮筋一樣,怎麼嚼都嚼不斷。我曾經遇到過一個人,瘋狂地好河蚌這一口,但是自己動手,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
有經驗的廚者告訴你,關鍵還是在於食材的選擇。
要選那種一年頭的。去年河道清過淤,今年剛剛剛生長出來的。
生長的河道,要選向陽的那一側。
要選圓蚌,殼子要薄,看似透明的那種。
如果同時滿足三個條件,處理時再把河蚌的斧足敲軟,注意火候,那麼,你會成功的。
建議有二。第一、老蚌你可以不吃,仔細翻翻找找,說不定能找到幾顆珍珠的。
第二,千萬不要選三角帆蚌,這種河蚌肉質緊實,本事再好的廚師,也無法燒爛。如果你不幸選了它,那麼,別碰它,吃吃裡面的青菜,吃吃裡面的豆腐,通過汁水浸潤的青菜豆腐, 領略領略河蚌的滋味,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