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踐指南:重症內科患者的氧氣治療

2021-02-13 重症醫學

推薦的範圍

我們的建議適用於危重病患者或外科膿毒症患者。也適用於在救護車中前往醫院的患者和住院患者。

我們沒有考慮接受簡單手術的患者。有一個單獨的證據,主要是在擇期手術的情況下。關於補充氧氣是否降低手術部位感染風險的爭論尚未解決。我們的推薦可能不適用於幼兒(特別是新生兒)。有獨立的證據和考慮因素,如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和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氧氣治療的上限

*該小組強烈建議,如果給予補充氧氣,臨床醫生應確保最大SpO2為96%。

——這是因為飽和度超過這一水平可能會導致微小但重要的死亡風險增加,而沒有合理的獲益。最優的SpO2上限可能是低於96%,但仍未知究竟有多低。隨機分配至接受更加自由的氧氣治療的患者,通常SpO2>96%。來自試驗的數據只為任何特定的上限提供有限的支持,包括由小組選擇的96%。

氧氣治療的下限

對於心肌梗死或卒中患者,小組強烈建議當初始SpO2>92%時,不要啟動補充性氧氣。

—在心肌梗死或腦卒中患者中,當SpO2>92%時,開始氧療可能沒有好處,而且可能會造成傷害。

*SpO2為90-92%的患者不要啟動氧氣治療—弱推薦。

——對於這種SpO2更低(90%-92%)的患者來說,可能沒有任何好處。在基線範圍內,這種SpO2的患者較少被納入在試驗中,因此該小組較為不確定這一結果。沒有證據表明對於SpO2≥90%的心肌梗死和腦卒中患者,啟動補充性氧氣是有益的,但至少存在一定的有害風險。

該小組沒有對所有患者或其他情況提出推薦,因為在臨床試驗中,基線SpO2<95%的參與者太少了。

價值和偏好

該小組認為,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應避免由補充氧氣帶來的、哪怕很小的死亡風險增加。雖然小組認為氧氣治療後的鼻和咽喉刺激以及活動減少並不重要,但他們覺得如果沒有好處的話,大多數患者都不會選擇忍受哪怕是輕微的不便。

相關焦點

  • SCCM臨床指南:成人重症患者的持續神經阻滯
    :成人重症患者的持續神經阻滯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Sustained Neuromuscular Blockade in the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
  • 急救護理學 7:氧氣治療
    ,分析是否存在氧氣過度使用的問題,傳統的氧氣治療有益無害、保險等思維模式是否需要轉變,患者用氧的指徵是否需要明確,是否進入急診搶救室的每一名患者都需要氧氣治療等問題。急診氧療指南或者專家共識中提到對於血氧飽和度正常的患者進行氧療能夠增加患者病死率,2018 年柳葉刀上的一篇系統評價同樣指出過度氧療能夠增加住院患者的病死率,但均並未對具體疾病的做法做出推薦意見。
  • 神經指南: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關於重症肌無力胸腺切除術的更新指南
    既往研究發現,重症肌無力(MG)患者胸腺切除術後症狀緩解,提示MG患者可從該治療方法中獲益。
  • 北京藥學會2017年社區醫務人員常見病臨床藥物治療培訓系列活動通知(腦血管病專場)
    北京藥學會將於5月-10月分六次舉辦2017年社區醫務人員常見病臨床藥物治療培訓系列活動, 腦血管病專場培訓將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承辦,定於2017
  • 眼底內科:妙手撥雲見日 患者重見光明
    近日,我院眼底內科成功治癒一名腦梗塞後雙目失明的患者。「撥雲見日」的幸福故事,又一遍上演了。不久前,來自行唐的單大哥,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眼底內科,驚慌緊張地對醫護人員說:「大夫,大夫,我看不見東西了!快救救我!」原來,52歲的單大哥一向身強力壯,勤勞樂觀。突然的病痛讓他十分焦慮,視力更是在短短三天時間裡就急劇下降。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獲首批中國心力衰竭規範化管理中心建設單位
    項目建設目標是「規範心衰的診治,讓每一位心衰患者均能接受到最恰當的治療,最大限度降低心衰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建設方式是通過組建多學科管理團隊,推行分級診療和雙向轉診模式,實施以心衰指南為依據的規範化診療和患者長期隨訪管理,提高心衰的整體診治水平。經過充分準備,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心臟內科在全國200餘家醫院參與心衰中心申辦醫院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第一批心衰中心建設單位。
  • 匯總:2018心血管疾病診療指南中文版
    新版指南在高血壓的定義、監測、治療目標及藥物治療方案等方面作出了更新和修訂。>2018 AHA難治性高血壓檢測、評估和管理科學聲明與一般高血壓患者相比,難治性高血壓(Resistant Hypertension,RH)患者靶器官損傷風險增加、預後更差,因此需要更加重視。
  • 國際高血壓學會:《全球高血壓實踐指南(2020)》
    為了配合其減輕全球高血壓負擔的使命,國際高血壓學會(ISH)制定了全球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管理實踐指南。
  • 想做護理專家的重症專科護士:讓更多的重症患者回歸家庭和社會
    龍群鮮(左四)和護士長馮會舒(左一)組織開展臨床護理病案分析。「重症監護病區的工作已非常忙,為什麼你想做一輩子重症專科護士?」「病人太需要我們。」廣西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重症病區護理組組長、重症專科護士龍群鮮說,她希望自己未來能成為這方面的護理專家,幫助更多患者回歸家庭、回歸社會。
  • 【協和醫術】福建協和醫院多學科聯合跨地區轉運成功救治一位重症爆發性心肌炎患者
    12月17日晚,三明市永安總醫院一名重症爆發性心肌炎患者突發休克症狀,心臟驟停,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心肺亮起紅燈警報……「死神」緊緊扼住病人咽喉!就在此時,前往三明總醫院緊急會診的我院重症醫學科翁欽永主任提出,唯有使用ECMO才能給患者帶來救治的希望.鑑於患者病情危重和異地轉運的困難,緊急關頭,我院黨委書記、心臟外科主任陳良萬教授委派有治療經驗的重症醫學科和ECMO醫療團隊,帶上可攜式ECMO,火速趕往永安。17日深夜,團隊經過300多公裡的路程抵達永安,並立即來到患者床旁觀察病情。
  • 龍川縣第一個高壓氧治療中心投入使用
    龍川縣人民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位於住院大樓(2號樓)二樓,氧倉中心室內寬敞明亮、布局合理、環境舒適,整個氧倉設備均採用電子計算機控制,並配備專業的檢測系統和先進的監測系統,能隨時監護到患者的生命體徵,中心最多可同時容納3人進行治療。
  • JAMA:維生素C治療敗血症?高質量試驗打破爭議
    敗血症患者的抗休克治療是及其重要的一環。一旦出現休克,患者的循環系統和代謝異常會大大增加其死亡風險。抗休克治療中,常用藥物氫化可的松有助於減輕症狀,改善部分器官的功能衰竭。近年來,一些小型研究顯示,敗血症患者體內維生素B和維生素C含量尤其低,由於維生素C的抗炎和抗氧化特性,大劑量注射維生素C有助於敗血症治療。
  • 歐洲更新低鈉血症診治指南
    近期,歐洲危重病醫學會、歐洲內分泌學會、歐洲腎臟學會-歐洲透析和移植學會聯合公布了成年人低鈉血症診治指南。(Eur JEndocrinol.2014,170:G1)低鈉血症是指血鈉濃度<135 mmol/L,血鈉濃度130~135、125~129及<125 mg/dl依次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低鈉血症。指南指出,低鈉血症可引起多種臨床症狀,嚴重時危及生命,高達30%的住院患者存在低鈉血症,因此臨床醫生應能夠準確診斷和治療低鈉血症。
  • 義煤總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延伸服務我們在行動
    這是發生在義煤總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出院患者回訪時的感人一幕。今年以來,義煤總醫院神經內科一病區堅持開展服務延伸工作,在做好住院患者優質服務的同時,堅持把服務延伸到院外,扎紮實實做好出院患者回訪工作,真正把「轉作風 樹新風」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深受出院患者歡迎和好評。回訪中,科室主任親自帶隊,組織醫護人員利用休息時間深入到出院患者家中,為出院患者提供健康服務。
  • 專家解答:結核內科胸腔鏡技術及臨床應用
    哈市防癆協會理事,黑龍江省及哈爾濱市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黑龍江省醫學會呼吸分會介入學組委員,黑龍江省醫學會結核分會內科學組副組長,中國防癆協會臨床分會委員及內鏡介入學組委員,中國醫促會結核分會臨床學組委員。從醫25年,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學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託;刻苦專研,精益求精。在她心裡患者永遠是第一位的!
  • 一圖讀懂:早洩的藥物治療(送100張臨床用藥秘籍)
    其臨床表現應包括三方面:明顯較短的陰道內潛伏射精時間(IELT),較差的射精控制感和消極的情緒狀態。數據顯示約三分之一的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早洩,其中 50~59 歲男性的早洩比例可達 52%。因早洩患者中主動就醫的僅佔少數,故實際上早洩的患病率可能遠高於上述比例。
  • 銀丹解毒顆粒治療新冠肺炎臨床效果顯著
    繼中成藥連花清瘟被指對治療新冠肺炎臨床效果顯著後,北京地壇醫院研發的銀丹解毒顆粒(以下簡稱銀丹)成為第二例對治療新冠肺炎臨床效果顯著的中成藥。圖片來源:北京地壇醫院北京青年報網報導,根據地壇醫院介紹,由北京地壇醫院重症醫學科、中西醫結合中心、感染中心、肝病中心等多學科團隊共同完成的銀丹解毒顆粒治療新冠肺炎臨床結果發表於瑞士知名藥理學雜誌《藥理學前沿
  • 【陽醫】心血管內科專家門診簡介
    我院於2018年10月1日起,特聘原陽城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分泌科主任、原陽城縣中醫院院長、內科主任醫師王學雷為我院心血管內科門診專家。
  • 抗癲癇治療:解答藥物選擇的 5 大常見問題
    ;(3)由於不同抗癲癇藥的製劑在生物利用度和藥代動力學方面有差異,為了避免療效降低或副作用增加,應推薦患者固定使用同一生產廠家的藥品;(4)儘可能單藥治療;(5)如果選用的第一種抗癲癇藥因為不良反應或仍有發作而治療失敗,應試用另一種藥物,並加量至足夠劑量後,將第一種用藥緩慢地減量;(6)如果第二種用藥仍無效,在開始另一個藥物前,應根據相對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