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周路是一條暗黑的食物街,入夜有耳光餛飩,深夜有豆漿油條,而辣肉絲麵館則是從早到晚都囂張!
小餐桌擺滿街面,好霸氣的路邊攤。
摺疊式的小方桌我看都是客人來了自己一張張打開的,小凳子要自己找。
吃麵就是人來瘋,老闆越是囂張,越是有人買帳。
開著奔馳寶馬保時捷來吃麵都屬稀鬆平常,霧霾天氣裡落座露天座、等一碗熱炒澆頭的時候人人平等,阿姨絕不會虧待任何一個。
記得早年來這裡,只有不多的澆頭,賣著不貴的價格,像個粗糙的民工食堂,後來被CNN Go和各路媒體捧紅,氣場全變,菜牌全部翻新,價格漲好一輪……
小店格局倒沒變,室內是全開放式廚房,層層疊疊的炒鍋,醬汁飛濺的調料桶,一盆盆洗乾淨的大腸和豬肚、鱔絲和黃魚脯……堆屍在臺面。
豬肝則是血淋淋。
年輕高大的廚子穿著可愛的米菲兔圍兜,專注炒澆頭,動作好麻利。
當火苗猛躥好似焰火的時候,腰花鱔絲澆頭就出鍋啦——吱吱作響,澆到面上。
花袖套阿姨負責上菜和點單,我想點個6塊錢的蔥油拌麵,被阿姨鄙視了,她說:這個不好吃,你要點點澆頭!
於是升級成幹蔥蟶肉拌麵,大概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阿姨幫我放了好多蟶肉鹹菜,爆香蔥我覺得好過襄陽路老地方。
此外,炸豬排麵粉太厚了,這道大肉,金剛餛飩麵做了另一種嘗試。
事實上,我覺得這裡的澆頭已經不那麼本幫,厚汁濃醬,重油多鹽,湯頭偏鹹,屬重口味。
不像黃陂南路何師傅那麼秀氣,有點接近瞿溪路小管的粗獷豪放,這兩家我回頭寫……啊,不遠處還有大腸面!
這裡分別放我前兩年去吃麵時拍的價目表和昨天去拍的新表,你們隨便感受一下:
大葷面:鱔絲大腸肚絲腰花;
大鮮面:黃魚蛤蜊蟶子……今昔對比。
特炒本幫蝦鱔面88塊,是我看到的最貴的面!
時間的流逝證明:這道面歷經2年沒有漲價。
好玩的是他們家的活動招牌,當年是有有有!現在是嗲嗲嗲!
而那位傳說中狂妄的老闆已經去浦東的96廣場,開出更高級上海特色茶餐廳了……
也請關注我們的小廚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