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圖片查看更多】
12月2日停電信息
(正常情況下)
長興島經濟區
區域:長興島街道嘉恆國際小區,三堂回遷小區,翠島經典小區,教育中心,嘉恆國際公建,公積金管理中心,工商銀行
線路:20kV下新線 20kV興港線
時間:8:00~20:00
12月8日停電信息
(正常情況下)
普蘭店區
區域:東達環境水務、萬歐流體、晨環邁多爾、山口製作
線路:海灣線
時間:8:00~12:00
普蘭店區
區域:潤竹嘉園小區
線路:潤竹線
時間:8:00~ 12:00
旅順口區
區域:鐵山街道:鹽北路大連科技創新園
線路:創新變106中科甲線
時間:7:30~16:00
旅順口區
區域:中國移動塔、盛林電器、金國農莊、曲家村
線路:雙島變106雙旅線
時間:8:30~16:30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上下滑動顯示更多內容
前幾天,17歲的小麗(化名)戴著帽子,走進了浙江醫院精神衛生科的診室。她壓低帽簷,沒說兩句話就哭了起來,「我控制不住地想吃東西,要吃到撐才能停下來……我不想這樣,但是我控制不住,真的太痛苦了!」
精神衛生科吳月靜醫師追問病史得知,6個月前,小麗在國外讀書期間,因為體重有些偏胖,同學老是嘲笑她。
於是她開始關注起自己的體重、身材,通過節食、運動的方式進行減肥,短短一個月內,體重就減掉了12斤。
後來,小麗逐漸發展為過度關注食物熱量:吃的東西要稱重,計算熱量,多吃一點就要通過運動消耗掉;
吃完飯必須站著,不敢久坐;不敢側睡,怕腿受壓發胖,過度關注自己的腿型。
小麗1米6的個子,體重卻持續下降到72斤,甚至還出現了閉經、進食後胃腸不適等症狀,但她仍繼續嚴格控制飲食和體重。
一個月前,小麗突然出現了暴食症狀:控制不住地要吃東西,停不下來,一直吃到難受為止;吃完後,她又對自己的行為充滿內疚和自責。
短短一個月時間,體重竟然增加了30斤,而且她的情緒低落,總是擔心緊張。於是她到了浙江醫院精神衛生科就診。
經過綜合分析,吳月靜認為小麗是得了暴食症,並存在神經性厭食的病史。
醫生介紹,暴食症的主要表現為發作性的進食大量食物,遠遠超過正常水平,進食時感到無法控制,吃的速度快,直到吃到難受為止。
「在情緒不佳時易出現暴食症狀,患者往往怕被別人看到自己的進食狀態,所以通常是獨處時或隱蔽狀態下進食;進食後,又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愧疚、自責,有罪惡感。」醫生告訴記者,根據病史,小麗在暴食前其實已經存在神經性厭食。
研究發現,因為長期處於生理性飢餓狀態,部分厭食症患者會轉變為貪食或暴食症,小麗就屬於這種情況。
醫生表示,神經性厭食多見於女性,發病的兩個高峰年齡在13-14歲和17-18歲。
對體重、體型的病態觀念是該病的核心症狀,體重低於正常水平仍堅持認為自己肥胖,並採用極端方法控制體重。
如嚴格限制進食數量和種類、過度鍛鍊(甚至運動強度過大到與體力不相稱)、催吐、濫用瀉藥,導致體重明顯低於正常水平,出現營養不良、月經停止等軀體症狀。
通常神經性厭食患者對自己的疾病持否認態度,拒絕就醫,一般是家人發現患者消瘦、閉經等問題後才帶到醫院就診。
醫生表示,不管是厭食還是暴食,都存在對體重體型的病理性關注,從而產生相應的病態進食和行為模式。
「患者的個性特徵以低自尊和追求完美為主要特徵,自我評價低,希望通過控制體重維持自信心;有完美主義傾向。
目前發病機制與上述因素有關,但這些因素如何相互影響,尚不明確。」吳月靜說。
來源:青年時報
熱點新聞推薦
減肥還是要以平常心和健康的方式進行,同感的戳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