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推送略陽本土文化,同城活動,吃喝玩樂,資訊八卦,商家優惠等諸多優質內容,略陽最接地氣、重服務的本地微信平臺!關注我們妥妥沒錯!(諮詢電話:0916-2260666)
石參,別名石蒜臺.生長在懸崖突兀的巖縫之口.獨產於秦嶺南麓的略陽縣西淮壩鎮西淮河畔一塊方圓三百餘畝的山崖之上。是一種稀有山珍,且具有降血脂抗痛,排毒養顏,利膽壯腎之功效。屬純天然野生綠色食品。
據<略陽志>>記載:唐安施之亂,玄宗奔蜀,途徑此地,鄉民以石參燒肉待之,玄宗食後大加讚賞.安施之亂平定之後,玄宗返京,仍不忘其餘香,因而將旨將其定為貢品.在此後漫長的一千餘年裡,石參,這位深山碧玉就成了 達官顯貴的專用之物,弄得民不堪其苦.至上世紀初,石參這一野生植物,幾乎滅絕,現在人工培植獲得成功。
經濟價值:生態價值
石參耐貧瘠、乾旱,根系發達,適合不宜林地種植,能保持水土。石參根系有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建議在沙地、旱坡地上種植。在油茶幼林期間種石參,既能起保持水土的作用,又有經濟收益。
藥用價值
北有人參,南有石參」,可見石參之價值。石參全草含有黃酮甘、糖類和酵素及維生素。根具有助脾運化的功效,全草能涼血止血、清熱化痰,並有驅蟲作用。全草主治小兒疳積、小兒發育不良、脾結不開、咯血吐血、尿血便血、感冒咳嗽、胸部壓悶、瘧疾忽寒忽熱、血絲蟲病等。
(1)石參的主要化學成分含黃胴甙,有清熱解毒、止血、消痛之功效。對治咳嗽、肺痛、吐血、咯血、尿血、脫肛、子宮下垂、腫毒、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均有一定療效。《本草綱目》記載石參根:溫補腎陽、滋陰、清肝去溼,對失眠、多夢有一定
(2)用石參根作湯料,風味獨特,甘醇清香,令人食後回味無窮,常飲可治勞累過度、腰腿酸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