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生豆裡的瑕疵豆是不好的,是要挑出來的。
但是,瑕疵豆到底分為哪幾類呢?
按照SCA的官方定義,生豆瑕疵分為一級瑕疵和二級瑕疵。
一級瑕疵是指:外觀嚴重損壞且直接帶來負面風味,或危害食品安全的部分。
從外觀上可以判斷的有:全黑,全酸,發黴,嚴重蟲蛀,異物等等…
二級瑕疵是指:外觀輕微破損,影響品相,但不一定直接影響風味的部分。
從外觀上可以分辨的有:輕微蟲蛀,輕微破損,貝殼豆,羊皮紙豆,未熟豆等等…
大型「悲」測現場
今天剛好翻出了收集的一包瑕疵豆,於是心血來潮,和手挑後的生豆一起各烘了一鍋,做了一個杯測對照。
生豆信息:【草莓糖】哥斯大黎加 瑰夏拼配
豆種:瑰夏/ET47/SL28/Maico拼配
莊園:哥斯大黎加 米拉珠科學家莊園
左側為手挑生豆的烘焙樣品,右側為瑕疵豆瑕疵類型(從多到少):嚴重蟲蛀,羊皮紙,全酸,亂七八糟什麼都有。
目測可以觀察到,瑕疵豆的豆表顏色顯著不勻,豆粒大小差異大。
衝煮結果:
挑選後的生豆烘焙樣品:
幹香是明確的白色花香,溼香是紅色莓果調性,入口是可辯識的草莓糖,茉莉花風味,焦糖甜感,帶薰衣草尾韻。
瑕疵豆烘焙樣品:
幹香說不上來是啥,溼香也說不上來是啥,入口風味雜,苦,但仍然保留部分的甜感和尾韻。
結論:
烘焙師要準確辨別一顆生豆是不是瑕疵,以及瑕疵是否會直接影響風味。咖啡作為世界糧食中的一類,是經過咖農和很多專業人員的共同努力,經過很多道環節才被帶到你眼前。所以要珍惜每一顆來到你眼前的豆子。
有的豆子不能喝或者不好喝,應該被挑出來。有的豆子只是長得醜而已,同樣值得被滿懷敬意地喝掉。
尊重每一顆豆子原本的樣子,方為真正的熱愛。
P. S. 今天的排版是手機完成。如果影響閱讀體驗,請公眾號後臺留言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