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消化

2021-02-23 藥圈網

概念:

將大分子團塊、不能直接被機體吸收的物質在消化道內經加工處理,轉變成可溶於水的和小分子物質的過程。

方式:

機械消化+化學消化。

吸收:

食物中經過消化後的小分子物質、維生素、水、無機鹽透過消化道黏膜,進入血液和淋巴的過程。

性質:純淨胃液是無色、酸性(pH0.9~1.5)液體,正常成人日分泌量為1.5~2.5L。

成分:水、鹽酸、胃蛋白酶原、粘液、HC03-、內因子。

1.鹽酸,壁細胞分泌

生理作用:

①殺菌。

②激活胃蛋白酶原、為之提供適宜環境。

③促使胰泌素釋放→促進胰液、腸液和膽汁分泌。

④小腸吸收Fe2+和Ca2+。

3.粘液:

① 溶解型(粘蛋白):使食物潤滑

② 不溶解型(粘蛋白凝膠)

  機械屏障保護作用可降低H+在粘液層中擴散速度

  含HCO3- ,中和H+,形成「黏膜-碳酸氫鹽屏障」

4.內因子:形成內因子-VB12複合物,促進VB12吸收。

1.容受性舒張

意義:容納食物。

2.胃的蠕動:3次/分

意義:攪拌,研磨食物,與胃液充分混合;促進胃排空。

胰液(最重要的消化液

成分:1)離子:Na+, K+, HCO3-, Cl-:由小導管上皮細胞分泌。

HCO3-的作用∶ A、中和胃酸  

                              B、提供鹼性環境

      2)胰酶:由腺泡細胞分泌

       胰澱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靡蛋白酶、核酸酶等

膽汁

成分:

無機物:水、Na+、K+、Ca2+、HCO3-、

有機物:膽汁酸(膽鹽) 、膽色素、脂肪酸、膽固醇、卵磷脂

作用:1)乳化劑,減小脂肪表面張力,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

          2)微膠粒,與脂肪分解產物形成水溶性複合物,有利於脂肪消化產物的吸收。

          3)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小腸的運動

1) 緊張性收縮:是其它運動形式的基礎。

2) 分節運動:是一種以腸管環行肌為主的節律性舒縮活動,是小腸特有的運動形式。

3) 蠕動:可發生在小腸任何部位,速度為0.5~2.0cm/s.

相關焦點

  • 剛剛,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
    醫藥雲端工作室:挖掘趨勢中的價值來源:根據公開資料綜合整理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30分許,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遺傳學家傑弗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圖案截至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108次,其中有39次是授予單個科學家。曾獲此殊榮的女科學家共計12位。2015年,憑藉在青蒿素上所做貢獻,藥學家屠呦呦成為第一位摘得該獎的中國科學家。
  • 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同獲2018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作者 | 張敏當地時間10月1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Allison)和日本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 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三名美國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2日,萬眾矚目的2017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首先揭開謎底。美國遺傳學家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以及 Michael W.Young因發現控制生命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榮獲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快訊】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附:近十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回顧)
    2010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被譽為「試管嬰兒之父」的英國科學家Robert G. Edwards,因「在試管受精技術方面的發展」而被授予該獎項。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0月3日揭曉,美國、法國三位科學家因在免疫學方面的發現獲獎。
  •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日本科學家Yoshinori Ohsumi
    今天下午5點半,瑞典卡羅琳醫學院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Yoshinori Ohsumi,以表彰他們在
  • 大隅良典獨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北京時間10月3日下午5點30分,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日本科學家Yoshinori Ohsumi獲獎。
  • 運動生理學:論述不同類型運動的疲勞特徵和原因?
    【參考答案】運動生理學:論述不同類型運動的疲勞特徵和原因?
  • 金剛跪坐:有助於消化的坐姿
    【助消化姿勢】金剛跪坐:針對經絡:胃經、肝經、肺經功效:健脾消食,疏肝理氣  正常食物的消化需
  • 重磅:201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Yoshinori Ohsumi
    2016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授予日本科學家Yoshinori Ohsumi  ,以表彰其在自噬研究中做出的傑出貢獻
  • 消化不良治療:合理看待藥物不良反應
    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 中華消化雜誌; 2016; 36(4): 217-2295.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針對消化內科醫生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認知的調查報告. 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6.7.6.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專業委員會《醫院處方分析合作項目》7.EMA.
  • 消化不良怎麼破,權威營養專家告訴你!
    新年第二天,歡樂齊分享每逢佳節胖三斤是小妹人生的坎過年期間,大魚大肉油膩與貪吃齊飛長肉不可怕,消化不良無法享受美食
  • 食慾下降,不消化肚子脹,很難受怎麼辦?
    這吃的撐了,又都在家歇著,除了坐著就躺著,可不就容易消化不良啦?咱們大人都能給自己吃撐了,就更不用說孩子了。滿桌子菜,炸的、燉的、煮的、烤的,總有一款你中意的,小孩子的自制力還差,對甜食也特別的情有獨鍾,碰到喜歡的可勁兒吃,一不留神也把自己吃撐了。人都說瘦子吃兩口就飽了,胖子飽了還能吃兩口,很精闢!吃撐了咋辦?最好的辦法就是消化掉。
  • 提醒大家:遇到腸胃消化不良,簡單5招,胃會舒服一點!
    消化不良是一種很常見的,相信很多人都過這種症狀,當出現腸胃消化不良時,身體就會非常難受,長期消化不良會影響身體健康,那麼遇到腸胃消化不良怎麼辦?消化科醫生,簡單5招,胃會舒服一點!消化不良的危害:1、腹瀉出現有消化不良的可能就會伴隨著腹瀉,大多數人的腹瀉這都是間歇性的,少數的患者沒有腹瀉,而會伴隨著便秘的情況出現的。2、腹痛、腹脹這種情況應該是常見,也容易被人察覺到的。
  • 今日養生方|開胃促消化、解油膩、養腸胃,來一碗陳腎湯呦!
    然而,高溫乾燥的秋季,連續7天嘆美食,很容易損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有什麼湯水可以促進消化、解油膩、養腸胃呢?過節促消化的湯水少不了  圖/視覺中國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醫師何盈犀說,在乾燥的秋季,除了多增加一些比如荷葉、綠茶等具有清熱作用的苦味食物以刺激食慾外,還可以使用下面這一款藥膳來促進消化、增加食慾。
  • 酵素促代謝,益消化,助排毒
    已發酵食物的乳酸菌、酵母、納豆菌等微生物可製造酵素,分解食材,在「食物進肚前」已經消化好了。 二、富含酵素的蔬果具體有哪些?想要健康與瘦身兼顧,應積極攝取可分解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消化酵素。其中以蔬菜、水果效果最佳。
  • 消化內科醫生:胃不好者,牢記這5點,可能比「吃藥」還有效果!
    胃腸道消化系統作為人體吸收營養成分的主要源頭,每日吃飯消化都要和消化系統打交道,而胃也是消化系統中幾乎是作用最大的功能器官,同時也是最容易受傷的的器官
  • 難消化?這樣做就好了
    很多家長對用吃糯米有些遲疑,就是因為糯米難消化。因為我常常強調要保持好孩子的消化。確實,糯米的質地比較黏糯滋膩,對脾胃運化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所以家長的擔心是有必要的。要知道,古人將糯米熬濃湯,混上砂漿製作而成的「糯米砂漿」,是古時黏合度最高、使用範圍最廣的建築材料之一,常用來黏合牆磚、瓦片。萬裡長城堅固不倒,據說就有糯米砂漿的功勞。
  • 提醒大家: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脹氣吃什麼?吃這10種食材可調理
    而除了使用腸胃藥物以外,根據胃痛的原因不同,例如壓力、消化不良、脹氣、胃酸過多等,可以選擇攝取不同的食材來應對,一起用相對天然而健康的方式來改善胃痛症狀吧。▲胃酸過多、脹氣吃什麼?【圓白菜】壓力、寒冷、脹氣引起的胃痛
  • 【老師霸氣】歷史老師開導失戀女生:前男友是龍蝦消化成的大便
    (圖片取自臺媒)原標題:歷史老師開導失戀女生:前男友是龍蝦消化成的大便中國臺灣網10月17日消息 高雄補習班歷史老師呂捷先前就因「鎮壓學運用水肥車」的言論登上新聞,近日一番「前男友是龍蝦消化成的大便」理論再度引發風潮。據臺灣媒體報導,他14日將這段上課錄像傳到視頻網站,並說「最近社會發生太多感情糾紛了~讓我們用佛祖的愛來化解一切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