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放長假,過大節,親朋好友相聚,吃吃喝喝最開心。然而,高溫乾燥的秋季,連續7天嘆美食,很容易損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有什麼湯水可以促進消化、解油膩、養腸胃呢?
過節促消化的湯水少不了 圖/視覺中國
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醫師何盈犀說,在乾燥的秋季,除了多增加一些比如荷葉、綠茶等具有清熱作用的苦味食物以刺激食慾外,還可以使用下面這一款藥膳來促進消化、增加食慾。
陳腎湯是老廣家常湯
原料:
幹山楂25克、炒谷麥芽60克、淮山30克、陳腎3-4個、瘦肉100克(2-3人用量)
製作方法:
先將幹山楂、淮山稍加清洗;谷麥芽清洗,去除雜質、泥沙等;陳腎、瘦肉洗淨切塊。將所有材料放入鍋內,加適量水,先用武火煮15分鐘,改文火再煲30分鐘,加食鹽調味即可。
山楂解膩,促消化
功效:何盈犀解釋,此藥膳具有消食、健脾、益胃的功效。
山楂——消食化積、行氣,尤其適合消除肉食導致的食欲不振;
谷麥芽——消食健胃,善化除因為吃太多米麵薯芋類引起的食滯;
淮山——健脾益氣養陰,對脾胃虛弱者尤宜;
陳腎——健脾清滯,常用於小兒、老人的厭食症。
炒麥芽消食
在這款藥膳中,有數味中藥共用,健脾胃、消食、增進食慾的功效力強,尤其適合天氣炎熱而導致食欲不振的人群,或者而因為過食生冷肥甘厚膩等消化不良、食積者,老人、小兒亦可食用。
幹山楂,外皮紅色,皺紋,有灰白色小斑點,果肉深黃色至淺棕色,氣微清香、味酸、微甜。
陳腎健脾清滯
另外,此湯中還值得介紹的是陳腎,即臘鴨腎,它是廣東特有的食材,性溫味甘,有健脾清滯的作用,廣東民間常以它煲粥輔助治療小兒、老人厭食症。
文/圖 羊城晚報 記者 張華
(責編:張華)
長按關注,醫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