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的十一條裁判規則

2021-03-04 厚啟刑辯

本案被告人達瓦加甫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犯罪行為,雖然應當依法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但從本案的具體情況看,如果對其處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罰,於法、於理、於情,明顯過重。

1.從立法目的層面分析,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行為,不是刑法懲治的重點。

立法目的是立法者制定法律所希望實現的預期目的,刑法作為保障法,其第三百四十一條設定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的目的,是對嚴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行為的懲治。《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一條明確規定廣為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制定本法。」該條明確了三個方面的立法目的:

(1)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

(2)保護、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

(3)維護生態平衡。

這三個目的之間並非並列關係,而有所側重,其中,保護、拯救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是該法最直接的目的,也是該法的核心宗旨。因為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不僅是為了保護稀缺的野生動物物種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從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野生動物是連接人類和自然界的天然橋梁,在整個生物圈和生態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首先實現對珍貴、瀕野生動物的有效保護,防止濫殺、濫捕,才有可能進一步對野生動物資源進行科學利用和維護生態平衡。

從上述立法宗旨出發,可以看出,雖然達瓦加甫的行為已經構成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但其行為不屬刑法懲治的重點。刑法設立該罪的主要目的及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最核心目的,是保護、拯救現有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因此,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野生動物的行為,是刑法重點要懲治的對象。但是,作為獵捕、殺害行為的延伸,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也必須予以嚴懲才能有效遏制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行為。

一般來說,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不是單純地為了獵捕、殺害,而是為了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即將獵捕、殺害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或者製品用於出售營利活動。刑法如果不從後續路徑上堵住此類行為,那麼,不少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行為將得不到有效遏制,刑法設立該罪目的將成為虛設。由此可見,刑法設立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目的,還是為了有效遏制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犯罪行為。

而本案被告人收購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行為發生在刑法設立該罪之前(指《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懲治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犯罪的補充規定》實施之前),由於3隻雪豹已經死古,已無法受到法律保護。因此,雖然其後來實施了對刑法設立該罪之前已經死亡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進行出售的行為,並按照刑法應當定罪處罰,但是在處罰上應與那些出售刑法設立該罪之後才被非法捕殺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行為有所區別。

2.達瓦加甫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行為,未造成嚴重的危害後果。

達瓦加甫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行為,雖然侵犯了國家對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管理秩序,但無更嚴重的危害後果。體現在:

(1)沒有危及刑法設立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之後的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安全;

(2)沒有為刑法設立該罪之後的獵捕、殺害行為提供實際上的後續幫助;

(3)在出售過程中即被抓獲,非法交易並未成功。另外,達瓦加甫歸案後認罪態度較好,有悔罪表現。

相關焦點

  • 城中公安成功偵辦7起「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
    3人),搗毀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店鋪7處,涉案總價值為1490餘萬元。2020年3月初,城中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隊在日常聯合執法工作中發現,西寧市某土特產店內存在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的違法犯罪行為,掌握此線索後,城中公安分局黨委高度重視,隨即指令局屬治安管理大隊聯合派出所、法制大隊等部門組織專門警力,全力開展該案件線索的前期摸排、研判、擴線、深挖和整合工作。
  • 非法收購瀕危野生動物 石獅這一餐館老闆被判刑
    2016年11月11日,溫某向大田縣湖美鄉的村民廖某(已判刑)收購了1隻貓頭鷹、6隻野生鴿子,並在微信上發布叫賣。楊某看到上述信息後,決定進行收購,經協商後與溫某達成長期合作協議。後溫某先後4次把收購到的5隻貓頭鷹及野鴿子等野生動物,通過班車寄給石獅的楊某。經鑑定,楊某購買的貓頭鷹分別為領鵂鶹、黃嘴角鴞、鳳頭鷹,均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刑法修正案(十一)》對野生動物保護規定的局限性
    ,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前兩款規定以外的陸生野生動物,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該規定是對《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的」非法獵捕、殺害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狩獵罪」、「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的進一步完善,體現了國家對野生動物的重點保護,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理念。
  • 世界環境日丨喜德法院依法公開審結首例非法收購、出售珍貴野生動物製品案
    近日,喜德縣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野生動物製品犯罪案件。本案是喜德縣法院審理的首起涉野生動物保護的刑事案件。   經審理查明,2018年2月,被告人吉力某某某在西昌市石碼子市場從一男子手裡以500元的價格購非法購買了一件灰鶴製品後,於2019年2月18日在喜德縣東門大橋處出售該灰鶴製品時被公安民警擋獲。後經鑑定所繳製品為灰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中國刑法中的野生動物-虎頭海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
  • 【最新】玉田警方再次抓獲刑拘3名非法出售野生動物犯罪嫌疑人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玉田縣公安局環安大隊再前期破獲兩起大案的基礎上,持續加力,3月5日,再次抓獲三名非法獵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案犯罪嫌疑人。        這大隊偵辦的袁某某等人涉嫌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被全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列為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典型案件,為了除惡務盡,環安民警在前期連續抓獲五名犯罪嫌疑人的基礎上,3月5日,再次抓獲三名犯罪嫌疑人。並予以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 雲南森警破獲一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
    近日,雲南巍山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成功破獲一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查獲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高冠變色龍35隻,抓獲犯罪嫌疑人1人。據通報,近日巍山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在網絡上有出售疑似高冠變色龍。
  • 安康一特大野生動物犯罪案二審宣判:被告人最高獲刑12年
    近日,由陝西省安康鐵路運輸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特大涉野生動物犯罪案件——屈某等6人涉嫌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案,經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二審審理後作出終審判決,宣告維持原判。2017年8月以來,被告人屈某單獨或夥同他人通過網絡非法收購大量野生動物死體,加工製作成標本出售。2019年3月,安康市警方在屈某租住處查獲300餘只野生動物死體,部分已加工成標本。
  • 解救「世界上最神秘的鳥」,賀州警方連破兩起野生動物案
    近日(16日-19日),賀州市森林公安局八步區分局在4天內連破兩起非法收購、出售國家保護瀕危、珍貴野生動物案。
  • 200多根高鼻羚羊角 「牽出」非法收購出售動物製品大案
    9月14日,樂清市人民檢察院以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對這些動物製品的持有者石某、鄭某提起公訴。2019年12月,通過物流抵達樂清的兩箱共計200多根高鼻羚羊角(42.46公斤)被警方查獲。
  • 銷售象牙、盔犀鳥鳥頭製品?判刑!
    近日,金東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案件。被告人陳某法、陳某媛、蘇某亮、張某學因犯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及緩刑、罰金等刑罰。
  • 「高空拋物罪」「冒名頂替罪」「妨害安全駕駛罪」「負有照護職責人員性侵罪」等新罪名確定.
    )》(以下簡稱《刑法修正案(十一)》),結合司法實踐反映的情況,現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適用刑法分則規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見》作如下補充、修改: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二(《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二條)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二款(《刑法修正案(十一)》第三條)強令、組織他人違章冒險作業罪
  • 深圳一店家非法收購野生動物被刑拘
    &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6月24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高靈靈 通訊員 溫小龍)6月24日,記者從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獲悉,光明警方近日破獲1宗涉嫌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在某水族館內查獲6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黃頭側頸龜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據了解,村民因自家養的家畜時常無故失蹤,便懷疑是周邊野生動物所為,於是買來鐵夾設下陷阱附著「真兇」,這不,一隻野貓闖入養殖地被鐵夾夾住。村民眼看這隻野貓外表奇特便上網查資料了解,得知這隻野貓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石虎),隨即聯繫了林業局人員將其放歸山林。.
  • 野生動物要保護 非法獵捕被判刑
    法條連結01【非法狩獵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規定: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
  • 精準聚焦 | 無證販賣綠鬣蜥、尼羅巨蜥等動物31隻 男子被判刑2年!
    近日,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一起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被告人某甲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其行為構成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據悉,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間,被告人某甲在未取得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許可證等相關許可的情況下,通過微信聯繫,多次從「小鳴」等人處購買綠鬣蜥、尼羅巨蜥等動物,後又將購買的綠鬣蜥、尼羅巨蜥等動物轉賣給他人牟利。去年4月8日,紹興市公安局柯橋區分局民警在被告人某甲的住處查獲鬣蜥等動物共計31隻。經鑑定,涉案動物屬於《CITES》附錄二中的物種。
  • 茂南區人民檢察院提前介入,3名男子非法交易輻紋陸龜、和尚鸚鵡…
    ,接連破獲並立了三宗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據悉,犯罪嫌疑人李某燁於2018年通過微信朋友圈看到出售龜的信息,後以2千多元的價格購買了1隻輻紋陸龜1隻黃腿陸龜,並以1千多元的價格購買了1隻和尚鸚鵡,代網友鄧某毅寄養1隻紅腿陸龜。茂南分局深挖擴線,成功抓獲非法出售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嫌疑人鄧某毅以及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嫌疑人張某雄。
  • 【關注】灣潭警民聯合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多地緊急叫停加油區內手機支付;五峰兩項目獲全市創業創新大賽十佳項目
    發現該貓頭鷹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身體狀況良好,並無受傷情況。據了解,貓頭鷹是夜行性動物,晝伏夜出,白天隱匿於樹叢巖穴或屋簷中不易見到。一貫夜行的種類,若在白天活動,常飛行顛簸不定方向不明。該貓頭鷹正是因此原因,誤入集鎮範圍。考慮其生活習性,民警決定白天不間斷對它觀察照料,進行餵水餵食,確保儘快恢復體能,夜晚能正常飛行時再將其放飛。
  • 【仁人學法】第232期 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權威解讀來了
    穿山甲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江蘇省常州市的袁某、杜某等21人,以每隻6000元至2萬元不等的價格從廣州、深圳等地收購11隻穿山甲及其製品,進行出售。該案查處時,一些活體穿山甲雖然被送往野生動物園救助,但最終還是相繼死亡。袁某等人非法收購、出售穿山甲的行為嚴重破壞了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檢察機關依法向法院提起了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在追究袁某等人刑事責任的同時,判令21名被告人在省級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並按照每隻穿山甲8萬元的標準承擔88萬元的資源破壞補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