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滬江西語」>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
在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深海 邀請兩位好友助力,即可獲取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西班牙電影《深海長眠》(中西雙語)資源,探討關於安樂死的問題。
今年2月11日,在眾議院各方的支持下,西班牙的安樂死法律獲得批准。除了PP(西班牙人民黨)和Vox黨代表投反對票,還有兩名棄權的代表以外,所有人都支持此項法律的推行。該法律不僅尋求將安樂死合法化,而且還將其視為一項新的個人權利。
(圖源:elmundo.es)
而前兩周的9月10日,由於PP和Vox代表反對,這項法律再次被提及。雖然由於反對人數較少,法律將會繼續實行,但大家對於安樂死法律的熱議有增無減,西班牙社交網絡上也出現了#EutanasiaSí和#EutanasiaNo兩大熱搜。
對於安樂死表示支持的人認為:「安樂死法律就像墮胎法,離婚法或同性戀婚姻法:不會強制墮胎,不會強制離婚,也不會強制你嫁給不喜歡的人。有時應該先考慮法律是如何運行的,之後再去考慮那些「反權利者」和他們的想法。」
(圖源:Twitter@beahpino)
這位網友也認為:「安樂死是一種權利,不會強制任何人,為了實行安樂死需要通過醫生的各項確認,需要當事人精神狀態穩定,當事人必須患有某種退化性疾病或是沒有痊癒的可能。而西班牙的右翼想要剝奪我們的權利。」
(圖源:Twitter@CamaleonMurcian)
還有網友表示:「我覺得安樂死的施行,對於那些不願再承受煎熬,想要解脫的人來說很棒。」
(圖源:Twitter@toribiio_98)
而對於安樂死法律表示反對的人則有他們的理由。
這位網友表示:「死亡不是一項權利, 自殺請求也不是一種自由行為,協助自殺也不表示有同理心, 安樂死也不算是醫療行為……」
(圖源:Twitter@ObispoMunilla)
網友Amanda Puiggrós認為:「安樂死法律會傳遞一種認知:如果你不是一個健康的人,那麼你的生命沒有任何價值。那些遭受病痛的人需要的是支持和治療,而不是死亡。」
(圖源:Twitter@PuiggrosAmanda)
這位網友則發問:「為什麼將自殺稱為安樂死?為什麼自殺是失敗的,安樂死就是一種進步?」
(圖源:Twitter@Martadpp)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要求安樂死。對於安樂死的實施,西班牙有明確規定,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才可以:
# 1. 遭受「嚴重和無法治癒的疾病」導致「無法忍受的」痛苦的所有西班牙公民或居民,均有權要求安樂死 。這些公民必須「以書面形式呈現有關其醫療過程的信息」。
# 2. 病人必須提交兩次執行程序的書面要求,間隔為15天。一旦要求提交,最多48小時內,醫生將評估病人是否滿足要求,並以口頭和書面形式向患者提供有關其「診斷,治療可能性和預期結果」的信息。談話後24小時,患者如果仍然堅持安樂死,病例將轉到第二位醫生,如果該醫生也批准,則該病例將轉交給評估與控制委員會,該委員會將任命另外兩名人員編寫一份報告,以作為該機構最終確定病人是否符合條件的指南。
# 3. 對於行使安樂死的權利,患者必須知情並出於本人的主動要求,除非「負責的醫生證明患者事實上處於無法表達自我意志的情況」(如臨終階段意識不清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患者之前在意志獨立且清醒時立有遺囑說明,則可以實施安樂死。
其實,西班牙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經關注過這個問題。2004年,一部電影將公眾的視野聚集在安樂死問題上,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那就是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經典作品——《深海長眠》(Mar adentro)。
在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深海 邀請兩位好友助力,即可獲取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西班牙電影《深海長眠》(中西雙語)資源
(圖源:encadenados.org)
該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故事的開頭便是一片沙灘,鏡頭描繪著一副安靜祥和景象。
鏡頭一轉,一個陰雨天,Gené(吉娜)用車載著律師茱莉亞(Julia)去和拉蒙(Ramón)見面。路上兩人討論了Ramón將要做的事情,Julia覺得這件事對她也很重要。
在海邊的家中,我們見到了本片的主角——拉蒙·桑佩德羅(Ramón Sampedro)。Ramón曾是一位作家和水手,在一次意外中不幸損傷了頸部,導致高位截癱,臥病在床已經有將近30年。
(圖源:lalambrabarcelona.es)
Ramón想讓作為律師的Julia為他進行安樂死的決定辯護。長時間癱瘓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所有事情都要依靠他的四個家人來照顧,這讓他生不如死,想要藉助法律來結束生命。他覺得死亡是所有人最後的歸宿,他寧願選擇死亡而不接受輪椅,是不想要一種支離破碎的「自由」。
Julia漸漸了解了Ramón的想法。一次,在幫Ramón拿東西的時候,Julia突然暈倒了,在醫院她得知自己身患頑疾,無法治癒。由於丈夫的默默支持,她一直靠藥物支撐,但是她無法忍受一次又一次發病,於是最終和Ramón約定,幫他出版詩集之後,兩個人便相約赴死。
但是法院駁回了Ramón的安樂死請求。一位同樣癱瘓的神父知道了Ramón的故事,他表示,Ramón請求安樂死的行為就是想博取大家的關注和同情,還說是由於家人的疏忽,才讓他產生了死亡的想法。神父特地登門勸說,告訴Ramón安樂死就是自殺,人們沒有理由這樣做,因為每個人的生命不是私有物,是屬於上帝的。
然而,Ramón無奈地反駁了這位神父的觀點:
面對Ramón對死亡的執意追求,他的家人無疑是痛苦的,因為對於他們來說,Ramón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儘管他不能行動,儘管他每天生不如死,儘管他每天以淚洗面,但是最重要的是他還在他們身邊。而對於Ramón來說,活著只是徒增痛苦,一輩子無法活動,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每天面對別人的憐憫和情感的施捨,死亡反倒顯得輕鬆。
你可以說死亡是一種懦弱的逃避,也可以說活著是一種苟且的妥協,小編無法批判電影中主人公的選擇。畢竟,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Vivir como un monstruo o morir como un buen hombre?
Es una pregunta.
ref:
https://www.elmundo.es/espana/2020/02/11/5e42ff90fdddffc9088b4598.html
https://www.rtve.es/noticias/20200211/ley-eutanasia-llega-nuevo-congreso-claves-para-su-aplicacion/2000328.shtml
https://www.20minutos.es/noticia/4148736/0/eutanasia-ayuda-sufrimiento-intolerable/?autoref=true
聲明:雙語文章中,中文翻譯僅代表譯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選擇哪個語種作為第二語言最有優勢?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要為了比賽拼命!這位西班牙騎士不來pick一下嗎?
免費送!提升西班牙語口語水平必聽的63集播客(音頻+對照文本)
DELE、專四專八、商貿...西語學習中你必須掌握的詞彙都在這裡了!
在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深海 邀請兩位好友助力,即可獲取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西班牙電影《深海長眠》(中西雙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