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 ,「安樂」之路如何走?

2021-02-13 央廣網

點擊標題下方「央廣網」即可訂閱微信號


評論

安樂死的話題 中國該面對了


央廣新媒體特約評論員 | 北晚報哥

天生浪漫的法國人,在對待死亡的問題上表現出少有的嚴謹。昨天,法國議會就《允許臨死病人安樂死提案》進行表決。儘管最終結果還沒出來,但圍繞這個提案,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安樂死,通俗地說,是指那些無法救治的病人難以忍受病痛的折磨,主動要求無痛苦死亡。

是痛苦地活著,還是安樂地死去?這是一個很難給出正確答案的選擇題,而且已經爭論了很多年。

在《理想國》一書中,柏拉圖就贊成把自殺作為解除無法治療的痛苦的一種辦法。然而過了這麼多年,柏拉圖的主張仍然只是一種理想,因為絕大多數國家仍將安樂死視為非法。

法國的近鄰荷蘭、比利時除外。前者是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比利時則緊隨其後。本月初,41歲的比利時男子洛倫佐,在安樂死前完成了自己最後的心願——看一場主隊的足球比賽,度過生命裡「最後的90分鐘」。

賽後,洛倫佐心滿意足安樂地走了,他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生命裡「最後的90分鐘」給安樂死做了一次催人淚下的公益宣傳。洛倫佐是不幸的,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然而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擁有了絕大多數人沒有的——選擇死亡的權利。

老大哥美國,在多數領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唯獨在安樂死的問題上裹足不前,至今只有五個州立法允許身患絕症的病人,可以從醫生處獲取可以加速其死亡的藥物處方。

去年11月,29歲的美國姑娘梅納德,由於無法忍受病痛的折磨決定安樂死。但是,她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州不允許安樂死。為了能有尊嚴地死去,她全家搬到了允許安樂死的俄勒岡州。

「永別了,我親愛的朋友和家人。今天,在面對這個末期絕症,這個讓我受盡煎熬,並可能給我帶來更多痛苦的腦癌,我選擇有尊嚴地離世。」 梅納德臨終遺言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瘋狂流傳,引發了巨大爭議,她也因此事成為各國報章的頭條人物。

反觀國內。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胡志斌提交了加快「腦死亡、安樂死」立法的提案,但是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其實,從1994年始,全國人代會提案組每年都會收到一份要求為安樂死立法的提案。可會議結束後,安樂死的話題就束之高閣無人問津了。

在民間,關於安樂死的爭論也從未停止過。著名作家史鐵生在《安樂死》一文中曾經說過:與其讓他們(植物人)無辜地,在無法表達自己的意願,無從行使自己的權利的狀態下屈辱地呼吸,不如幫他們凜然並莊嚴地結束生命。這才是對他們以往人格的尊重,才是人道。

但是,這些聲音過於微弱,以至於好多人沒聽見。

儘管我國安樂死的法律遲遲沒有出臺,但在現實生活中,通過積極行動幫助親人實施「安樂死」的案例並不少。可以想見,這些實施者中,有些可能還因此觸碰了法律的紅線。

因此,在對待安樂死的問題上,輿論場不應無視那些病床上絕望而又痛苦的呻吟,不應無視絕症患者家屬內心的煎熬。輿論場應當摒棄鴕鳥式的做法,直面問題,通過充分的討論,來選擇中國想要的答案。

我們可以講道德,也可以講倫理,甚至還可以列舉出成百上千個理由,但沒有人能拒絕生老病死。我們無法選擇生,但可以選擇有尊嚴的離開這個世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國家禁止安樂死,安樂死為何不能合法化
    一直以來我們對於安樂死這種結束生命的方式都討論的非常多,這其中最大的爭議便是安樂死是否應該合法化的問題。
  • 平江人,你支持安樂死嗎?
    安樂死的前世今生荷蘭是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但荷蘭對「安樂死」的權利設置了最低年限12歲。同時,12歲以上的未成年重症患兒如需採取「安樂死」措施,必須徵得家長、醫生等多方的同意。日本、瑞士等國和美國的一些州也通過了安樂死法案。1976年日本東京舉行了第一次安樂死國際會議。目前,我國對安樂死還是持反對態度。
  • 這個國家也試行安樂死了,您支持安樂死合法化嗎?
    而民眾對於安樂死的認知十分低下,難免在患者及家人與醫療工作人員之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2009年,韓國正式為一名處於植物人狀態的患者摘除呼吸機,實施韓國首例「尊嚴死」。在韓國,相對「安樂死」而言,「尊嚴死」一詞使用更為普遍,其含義也略有不同。它僅指放棄給患者治療、任由患者自然死亡的「消極的安樂死」,而不包括注射藥物幫助患者死亡的「積極的安樂死」。
  • 【薦讀】合法安樂死,我們還要等多久!
    形銷骨立的老人家痛苦地說:「求你們想想辦法,找人給我打一針,讓我早些走吧!」我嘴裡應著,心裡卻知道不可能。安樂死在我國仍不合法,這一針沒人敢打。囿於樂說生而忌說死的文化傳統,對安樂死的討論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在我國展開。出人意料的是,不同部門的多次民調顯示,90%左右的被調查者對安樂死表示「支持」。
  • 【安樂死】90%意見書反對紐西蘭安樂死法案!法制委員會:目前情況下不可行!
    昨日,紐西蘭國會法制委員會公開了對「安樂死法案」的民意調查結果,結果顯示無法就「許多實質性問題」達成一致,該法案「在目前的狀態下不可行」。有超過90%的民眾對目前正在國會進行審議的安樂死法案提出反對意見。
  • 安樂死應該合法化嗎?
    (死亡並不是一種罪行)-- Jack Kevorkian (傑克·凱歐克因,美國推行安樂死合法化第一人)安樂死又稱無痛死亡(Mercy Killing)或醫生協助自殺(Doctor-assisted Suicide),由於涉及人類基本的生存權利,安樂死一直是一個飽含爭議的話題。目前已有一些國家從立法層面接受安樂死,但更多國家則選擇了觀望。
  • 狗狗零安樂死,他們做到了!
    一、過了12天,無領養就被安樂死以前在中國臺灣,收容所的流浪狗倘若無人認養,12天後就得面臨安樂死。如果十二天過去仍沒有人出面領走狗狗,等待它們的,只有安樂死。臺灣《動保法》第12條修正:今年2月4日後,實行零安樂死!今後只有罹患傳染病,或者重病經獸醫確認無法醫治的犬只,才可以實施安樂死。類似收容所園長難忍動物安樂死自殺身亡的悲劇也不會重演。
  • 日本流浪狗安樂死並不安樂,所謂的「安樂死」是觸目驚心的15分鐘
    日本每年,會有近30000隻流浪狗、70000隻貓被政府依法「安樂死」有一位議員曾拍下收容所裡流浪狗狗安樂死的全過程. 這觸目驚心痛苦窒息的15分鐘所謂的「安樂死」,其實並不安樂....這是日本眾多收容所中的一個,很多被捕捉的流浪貓狗都會送到這裡來!
  • 全民公投,明年這個國家安樂死合法!
    安樂死,雖然醫學界對它沒有統一的定義,不過在操作層面,可以分為:主動安樂死和被動安樂死。前者是在病人的要求下,醫生主動協助病人結束生命。後者是停止療程,使其自然死亡。這是個非常前衛的話題,充滿著對人性與自由的爭議。我們至今不知道它是否正確,但已經有些國家宣布它合法。最近,紐西蘭針對安樂死進行了一場全民公投。
  • 這個國家安樂死合法了!
    同時,贊成毫無可能治癒的絕症病人和植物人,可合法接受「被動安樂死」(Passive Euthanasia),即病人或其家人與醫生商議後,可按意願停止或不給予病人維持生命的療程。據東網報導,印度最高法院的5名法官,於判詞中表示:「沒有尊嚴的生命是不可接受的,而以有尊嚴的方式死亡,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
  • BBC紀錄片:英國大叔安樂死 超百萬人觀看全程
    片子講述了英國一個叫Simon的57歲老大哥,在得了絕症後決定去瑞士進行安樂死的整個過程。這是BBC第一次這麼深入細緻的把 一個人安樂死的故事記錄下來,片子播出前就已經在英國引起了很大反響和討論。12日晚的英國,超過一百萬人觀看了他安樂死的全過程。這是故事的主人公Simon,畢業於劍橋大學,他精通4國語言,擁有自己的療養院事業。
  • 日本姑娘安樂死的全程:僅僅4分鐘,讓人淚目
    其實對於安樂死,外界也是褒貶不一。有些國家支持安樂死,有些國家認為安樂死是太過殘忍了,拒絕實施安樂死。安樂死的爭議總能引起各種爭議。而日本對於安樂死的態度也是很曖昧。日本既強烈選擇禁止安樂死,在某些方面卻又允許安樂死的出現。日本對於安樂死是相當矛盾的。
  • 紐約時報:荷蘭「安樂死」第一案
    此前,這名醫生被控向痴呆症患者注射致命藥物,對患者實施非法安樂死。在這種情況下,這起案件引發對該國法律的明確性提出質疑。他們說,在進行安樂死手術之前,醫生她應該確認消除任何關於病人是否願意死的疑問,再執行安樂死程序。儘管檢察官們要求法院做出有罪判決,但他們也明確表示,他們提起這起刑事案件是為了解決安樂死法律的模糊性,而不是懲罰醫生,他們說醫生的動機是無可指責的。
  • 直擊安樂死全過程:絕症女子4分鐘結束生命,看哭無數日本人…
    不過有一種死法很安詳,很體面,沒有痛苦,那就是「安樂死」。目前,世界上通過「安樂死」立法的國家僅有幾個,而允許外籍人士安樂死的國家僅有瑞士。選擇安樂死的人,臨終前究竟是什麼心態?真的沒有痛苦嗎?2018年起,日本電視臺NHK全程記錄了一位日本女性的安樂死過程。
  • 著名主持人赴瑞士安樂死全過程曝光,令人陷入沉思
    早在去年6月份,臺媒跟隨傅達仁去瑞士錄製他告別人世前的畫面。視頻曝光↓↓↓傅達仁生前一直推動安樂死理念,在24日的安樂善終促進成立大會上,遺孀鄭貽談起丈夫時表情平靜。傅達仁的兒子回憶起爸爸則一度淚流滿面。他表示,自從爸爸走後,一共看過兩次這個視頻。這段視頻就保存在手機裡,有時候不小心翻到,內心就會很難過。
  • 又有國家將「安樂死」合法化,如果推廣到中國,你會支持嗎?
    簡單來說,安樂死就是在無法救治的情況下,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對其停止治療,或者使用藥物,以結束生命的過程。按照執行的方式,可以將安樂死分為三種:第一,主動安樂死(Active Euthanasia):醫生主動幫助病人結束生命;第二,被動安樂死(Passive Euthanasia):停止病人的維生系統(氧氣、進食),或者不再進藥,使其自然死亡;第三,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病人主動提出安樂死的要求,在醫生的協助下結束生命
  • 如果有那麼一天,你會來瑞士安樂死嗎?
    母親去世後,Vivi回到瑞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入了瑞士安樂死機構「解脫」(Exit)成為會員。Vivi的母親生前曾多次表示,真想「打一針就過去了」,但在中國這是無法做到的,還好Vivi在醫院有人,家裡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打得起止疼針,母親就是靠著這些針劑熬過了最後的日子。但是止疼針會讓人進入昏沉狀態,她最後趕回去的時候,母親已經沒有了神志。
  • 荷蘭被性侵少女最終選擇安樂死:「我呼吸,但我不再活著.」
    上周日,一名17歲的荷蘭女孩在家裡被合法實施安樂死。據報導,該少女11歲時遭到性侵,14歲時曾被強姦。在實施安樂死前,她曾自稱生活因抑鬱症而無法忍受。這名來自阿納姆的荷蘭少女波索芬(Noa Pothoven)在她被三次單獨的襲擊和性侵犯後,感到生活變得無法忍受,覺得再也無法繼續生活下去。
  • 臺灣名嘴安樂死畫面公開,兒子邊哭邊說:好,不痛了......
    因患胰腺癌晚期,他在去年六月,決定去瑞士執行安樂死。傅先生在生前曾經大力的推動「安樂死」在臺灣合法化,但最終還是「客死他鄉」。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傅先生舉起杯子,笑著對鏡頭說:再見,Farewell so long。
  • 荷蘭實行安樂死有哪些要求?不審慎會被控謀殺
    今天,檢察部首次對一名為他人做安樂死的醫生提出起訴,根據檢察部OM的說法,這位退休醫生從事安樂死太疏忽,因此犯了謀殺罪,但不應該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