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應該合法化嗎?

2021-02-13 英文悅讀

"Dying is not a crime." (死亡並不是一種罪行)
-- Jack Kevorkian (傑克·凱歐克因,美國推行安樂死合法化第一人)

安樂死又稱無痛死亡(Mercy Killing)或醫生協助自殺(Doctor-assisted Suicide),由於涉及人類基本的生存權利,安樂死一直是一個飽含爭議的話題。目前已有一些國家從立法層面接受安樂死,但更多國家則選擇了觀望。作為安樂死合法化的堅定支持者,我們來看看它是怎樣論證安樂死合法化的論點的。

One door closes, another opens
A missed opportunity in Britain; a chance to be seized in California
在英國錯失的良機,反倒在加利福尼亞把握住了
Sep 19th 2015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SHOULD doctors be allowed to prescribe life-ending medication to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who ask for it? For this newspaper the answer is simple: the state should no more intrude on personal decisions at the close of life than at any point during it. But doctor-assisted dying is legal in only a few European countries, Colombia and four sparsely populated American states.

究竟是否應當批准醫生向請求安樂死的晚期病患者開具藥方呢?就這份報紙來說,答案很簡單:相比於生命其他階段,國家不應該在彌留之際再幹涉個人意願。然而,這種在醫生協助下進行的安樂死僅僅在為數不多的國家中是合法的,包括少數歐盟國家、哥倫比亞、以及美國四個人口稀少的自治州。


Last week,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both places said 「no」 in the 1990s, lawmakers in Britain and California voted on this question—and came to different conclusions. By 330 to 118, British MPs rejected a bill modelled on Oregon’s 1997 Death with Dignity Act; by narrower margins, California’s state assembly and senate passed a similar measure. If its governor, Jerry Brown, does not veto the bill within 30 days, doctor-assisted dying will soon be legal in America’s most populous state.

早在20世紀90年代,英國和加利福尼亞便首次對這個問題作出投票,但兩地均未能通過該法案。就在上周,雙方再次就這個法案作出投票,結果卻迥然不同。英國議員的投票結果為330對118。英國議員反對這項效仿1997年在俄勒岡州通過的《尊嚴死亡法案》的法案。另一邊,加利福尼亞的州議會和參議院以微弱優勢通過了一項相似的法案。假如加州州長傑瑞-布朗在30天內不對這項法案進行否決,這種在醫生協助下進行的安樂死將很快在美國人口最密集的省份中合法化。


California’s bill had seemed stalled; it was revived in a special legislative session. The British bill, by contrast, had momentum. In 2010 the director of public prosecutions had said that those accompanying loved ones to clinics in Switzerland, where doctor-assisted dying is legal, would not face charges. And last year a similar bill had made good progress in the House of Lords, Britain’s upper chamber, before running out of time. But both shared a common feature: they were proposed by individual politicians, not the government. Indeed, everywhere that doctor-assisted dying has been considered or legalised, change has been spurred on by campaigning patients and their supporters, not by mainstream political parties. Governments have preferred to avoid the issue—even though solid majorities of voters in most Western countries favour giving the terminally ill the option of a painless way out.

此前,這項法案在加利福尼亞似乎毫無進展,但在一次特別立法會議上重燃生機。相反,這項英國法案卻有著強勁的推進力。2010年,檢察總長便曾經說過,安樂死在瑞士是合法的,那些陪著伴侶到診所走完一生的人將不會面臨指控。上年,一項相似的法案在英國上議院中取得過不錯的進展,可惜最後不疾而終。但這兩者有著同樣的特徵:它們都是由政客提議的,並非政府。事實上,在所有考慮過或合法化安樂死的地方,驅使作出這些變化的是參與遊行的病人及其支持者,而不是主流政治黨派。然而,絕大部分西方國家的多數派選民都贊成安樂死,給予晚期病人選擇一種無痛的方式結束生命,但是各國政府仍然情願迴避這個問題。


Critics fear that legalising doctor-assisted suicide will start a slippery slide towards mass euthanasia. But this has not happened in Oregon, where in 17 years just 1,327 lethal doses have been dispensed—and that counts people who moved to Oregon specifically to die, including Brittany Maynard, a Californian with terminal brain cancer whose story moved some Californian lawmakers into supporting the bill. As The Economist has reported,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that assisted-dying laws have been abused, and plenty that they alleviate suffering. Some fear that, if the option is available, sick or disabled people will feel undue pressure to make use of it. But this has not happened, either. On the contrary, many have found that having control over the timing and manner of their death has given them greater dignity and autonomy.

批評者擔心,合法化醫生協助式自殺將會誘發集體安樂死。然而,俄勒岡州並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過去17年間,俄勒岡州僅僅有1327人進行安樂死,當中包括那些專門前往俄勒岡州尋求安樂死的人,例如 一位患有晚期腦癌的加州女子布蘭妮-美娜德(Brittany
Maynard)。聽聞這位女子的故事後,很多加州立法議員感動不已,紛紛表態支持這項法案獲得通過。正如《經濟學人》報導,目前沒有證據指出人們濫用安樂死相關的法律。然而,大量證據均證明人們通過實施安樂死減輕了痛苦。有人擔憂,一旦安樂死合法化,病人或殘疾人士將會對使用安樂死感到不必要的壓力。但這種情況也沒有發生過。相反,人們得出一個結論:控制病患者的死亡時間和方式將會給予他們更多尊嚴和自主權。

Leading from the front
站在前線

Assisted dying has powerful, respectable opponents, including some doctors and religious leaders. California’s medical association recently dropped its opposition, but Britain’s remains opposed. The Catholic church condemns all forms of suicide. Britain’s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said he was 「happy」 for MPs to debate the matter, but was 「not convinced」 of the need for change. Mr Brown, a Catholic, said that the issue was 「important」 and merited 「serious consideration」, but has not made clear whether he will veto California’s bill.

安樂死面臨著類似醫生和有信仰的領導人等強大而可敬的對手。最近,加利福尼亞醫學協會已經宣告放棄其反對意見,但英國醫學協會仍然堅持反對。天主教會譴責任何形式的自殺。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稱,他非常高興有議員討論這個問題,但質疑作出改變的必要性。天主教徒布朗先生稱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值得人們認真考慮,但並不清楚他是否會否決加利福尼亞的法案。

Mr Brown’s conscience is his to govern; Californians deserve the same liberty. He should let this bill pass. And governments everywhere should recognise that, just as life belongs to the individual, so should its end.

布朗的良知在於自我約束;加州人理應獲得同樣的自由。他應當讓這項法案獲得通過。而各國政府也應該意識到:正如生命屬於個人所有,他們也有權控制自己的死亡。

Translated By Johnny

Proofread By Eileen, Ennis1.intrude into/on/upon: to interrupt someone or become involved in their private affairs, in an annoying and unwanted way
e.g. Civil Rights campaigners say the new laws will intrude on people’s personal freedom.
2.stall: if a process stalls, or if someone stalls it, it stops making progress
e.g. Talks have stalled and both sides are preparing for war.
3.sparse: existing only in small amounts
e.g. a sparsely populated area
4.momentum: the ability to keep increasing, developing, or being more successful
e.g. There was already evidence that the riots were losing their momentum.
5.spur sb/sth (on) to do sth: to encourage sb to do sth or to encourage them to try harder to achieve sth
e.g. Her difficult childhood spurred her on to succeed.
6.euthanasia: the practice (illegal in most countries) of killing without pain a person who is suffering from a disease that cannot be cured
7.merit: to deserve or be worth something
e.g. The question hardly merits an answer.
8.lethal: a. causing death, or able to cause death b.likely to be powerful or dangerous – often used humorously
e.g. The snake's venom is rarely lethal to humans.

1. 安樂死(Euthanasia):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 「安樂死」一詞源於希臘文, 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安樂的無痛苦死亡;二是無痛致死術。儘管安樂死至今還沒有在多數國家合法化,但人們對給予病情危重而又無法治癒的病人以死的權力和自由以擺脫殘酷的病痛折磨的做法,愈來愈多地採取同情的態度,認為這是符合人道主義精神的。雖然西方許多國家都把安樂死看成犯罪行為,但支持實行安樂死的人數正在不斷增加。

2.Brittany Maynard(布裡塔尼·梅納德):美國加州29歲女子布裡塔尼·梅納德在2014年11月1日在醫生的幫助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今年年初,她被診斷為腦癌晚期,生命即將走到盡頭,她選擇推動美國為安樂死立法,並計劃在11月1日在醫生協助下結束自己的生命。

3.俄勒岡州:俄勒岡州是美國第一個允許安樂死的地方。華盛頓州、佛蒙特州和蒙大拿州也通過同樣立法。2007年,加州立法者曾提出安樂死議案,遭到天主教會、醫療組織和殘障人士權利組織的強烈反對而擱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國家禁止安樂死,安樂死為何不能合法化
    一直以來我們對於安樂死這種結束生命的方式都討論的非常多,這其中最大的爭議便是安樂死是否應該合法化的問題。
  • 這個國家也試行安樂死了,您支持安樂死合法化嗎?
    而民眾對於安樂死的認知十分低下,難免在患者及家人與醫療工作人員之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2009年,韓國正式為一名處於植物人狀態的患者摘除呼吸機,實施韓國首例「尊嚴死」。在韓國,相對「安樂死」而言,「尊嚴死」一詞使用更為普遍,其含義也略有不同。它僅指放棄給患者治療、任由患者自然死亡的「消極的安樂死」,而不包括注射藥物幫助患者死亡的「積極的安樂死」。
  • 又有國家將「安樂死」合法化,如果推廣到中國,你會支持嗎?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當地時間10月30日,紐西蘭選舉委員會公布了有關「安樂死」的全民公投結果,有65.2%的選民支持將安樂死合法化,
  • 平江人,你支持安樂死嗎?
    安樂死的前世今生荷蘭是第一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但荷蘭對「安樂死」的權利設置了最低年限12歲。同時,12歲以上的未成年重症患兒如需採取「安樂死」措施,必須徵得家長、醫生等多方的同意。日本、瑞士等國和美國的一些州也通過了安樂死法案。1976年日本東京舉行了第一次安樂死國際會議。目前,我國對安樂死還是持反對態度。
  • 【激烈辯論】安樂死即將合法化?維州上議院徹夜激辯法案,議員都暈倒送醫院了……
    在一周內,新州、維州同時針對安樂死法案進行辯論,並將就安樂死合法化進行投票!可以說,安樂死合法化迫在眉睫!不過對於這一議題,分歧依然很大。以新州的安樂死法案為例,根據這條法案的內容,安樂死有許多的要求和規定,只有滿足規定才可以被實施安樂死:1. 患者至少滿25歲2. 是新州居民3. 不能存活超過12個月4.
  • 【薦讀】合法安樂死,我們還要等多久!
    自1984年始,每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都有代表為安樂死合法化交提案,民間不斷有人以身試法,無不落個以「故意殺人罪」入獄的結局。有個典型事例:1986年,陝西省的王明成為身患絕症的母親實施安樂死,結果他與幫他的醫生被捕,5年後才被「無罪釋放」。事隔17年,胃癌晚期的王明成懇求安樂死被拒絕,最後他骨瘦如柴,在痛苦絕望中死去。
  • 這個國家安樂死合法了!
    海外網3月11日電 印度最高法院周五(9日)裁定,憲法賦予人們基本的生命與尊嚴權,其中應該包含「死得有尊嚴的權利」。
  • 全民公投,明年這個國家安樂死合法!
    安樂死,雖然醫學界對它沒有統一的定義,不過在操作層面,可以分為:主動安樂死和被動安樂死。前者是在病人的要求下,醫生主動協助病人結束生命。後者是停止療程,使其自然死亡。這是個非常前衛的話題,充滿著對人性與自由的爭議。我們至今不知道它是否正確,但已經有些國家宣布它合法。最近,紐西蘭針對安樂死進行了一場全民公投。
  • 安樂死 ,「安樂」之路如何走?
    昨天,法國議會就《允許臨死病人安樂死提案》進行表決。儘管最終結果還沒出來,但圍繞這個提案,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安樂死,通俗地說,是指那些無法救治的病人難以忍受病痛的折磨,主動要求無痛苦死亡。是痛苦地活著,還是安樂地死去?這是一個很難給出正確答案的選擇題,而且已經爭論了很多年。在《理想國》一書中,柏拉圖就贊成把自殺作為解除無法治療的痛苦的一種辦法。
  • 新聞英文:紐西蘭表決通過絕症病患安樂死合法化
    紐西蘭人已投票贊成絕症病患安樂死合法化——剷除讓此一具有爭議性的提案在2021年立法的障礙。
  • 西班牙安樂死合法化引爭議,人們又想起這部經典電影……
    今年2月11日,在眾議院各方的支持下,西班牙的安樂死法律獲得批准。除了PP(西班牙人民黨)和Vox黨代表投反對票,還有兩名棄權的代表以外,所有人都支持此項法律的推行。該法律不僅尋求將安樂死合法化,而且還將其視為一項新的個人權利。(圖源:elmundo.es)而前兩周的9月10日,由於PP和Vox代表反對,這項法律再次被提及。
  • 【安樂死】90%意見書反對紐西蘭安樂死法案!法制委員會:目前情況下不可行!
    昨日,紐西蘭國會法制委員會公開了對「安樂死法案」的民意調查結果,結果顯示無法就「許多實質性問題」達成一致,該法案「在目前的狀態下不可行」。有超過90%的民眾對目前正在國會進行審議的安樂死法案提出反對意見。
  • 臺灣名嘴安樂死畫面公開,兒子邊哭邊說:好,不痛了......
    因患胰腺癌晚期,他在去年六月,決定去瑞士執行安樂死。傅先生在生前曾經大力的推動「安樂死」在臺灣合法化,但最終還是「客死他鄉」。在生命最後的時刻,傅先生舉起杯子,笑著對鏡頭說:再見,Farewell so long。
  • 紐約時報:荷蘭「安樂死」第一案
    此前,這名醫生被控向痴呆症患者注射致命藥物,對患者實施非法安樂死。在這種情況下,這起案件引發對該國法律的明確性提出質疑。他們說,在進行安樂死手術之前,醫生她應該確認消除任何關於病人是否願意死的疑問,再執行安樂死程序。儘管檢察官們要求法院做出有罪判決,但他們也明確表示,他們提起這起刑事案件是為了解決安樂死法律的模糊性,而不是懲罰醫生,他們說醫生的動機是無可指責的。
  • 104歲科學家飛瑞士安樂死:非常遺憾,活到了這個年紀
    「我認為,像我這樣的老人應該擁有選擇自願安樂死的權利。」Goodall說。Goodall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一個人一旦過了中年,他應盡的社會責任就已經完成,這個人就可以自由地選擇如何度過自己的餘生。如果一個人選擇死亡,那也是公平的,其他人不應該幹預。在大多數國家,自願安樂死和醫生協助自殺都是違法的。
  • 日本流浪狗安樂死並不安樂,所謂的「安樂死」是觸目驚心的15分鐘
    知道日本的流浪貓狗收容所嗎?按照法律,流浪貓狗的存在是非法的,一經發現任何人任何組織都有權利捕捉送進所謂的留檢、收容所等待領養,如果無人領養便要被處死,而這個過程只有15——30天。日本每年,會有近30000隻流浪狗、70000隻貓被政府依法「安樂死」有一位議員曾拍下收容所裡流浪狗狗安樂死的全過程. 這觸目驚心痛苦窒息的15分鐘所謂的「安樂死」,其實並不安樂....
  • 他送重病不治的妻子去瑞士安樂死,回來之後卻差點被關進監獄…
    話說,安樂死目前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依然都是被法律明文禁止的,而目前在世界上唯一一個允許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就是瑞士。
  • BBC紀錄57歲大叔安樂死全過程 引百萬觀眾淚崩
    近日,BBC卻播放了一部關於死亡的紀錄片,講述的是一位身患絕症的大叔如何選擇了安樂死,以及他安樂死的全過程,引發120萬英國觀眾觀看,無數人因為主人公悲傷卻異常勇敢的故事淚崩。他難以忍受病痛日益嚴重的折磨,也不想在人生剩下的時光中都這麼痛苦地度過,自尊不允許他這樣凋零,最終他決定用安樂死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剛開始,家人們認為他是一時衝動的決定,最終都被他說服。
  • 狗狗零安樂死,他們做到了!
    一、過了12天,無領養就被安樂死以前在中國臺灣,收容所的流浪狗倘若無人認養,12天後就得面臨安樂死。如果十二天過去仍沒有人出面領走狗狗,等待它們的,只有安樂死。臺灣《動保法》第12條修正:今年2月4日後,實行零安樂死!今後只有罹患傳染病,或者重病經獸醫確認無法醫治的犬只,才可以實施安樂死。類似收容所園長難忍動物安樂死自殺身亡的悲劇也不會重演。
  • 「安樂死」視頻全過程!日本女子4分鐘結束生命:我死了,但我笑著離開的……
    Occationally, when doctors overstep the mark(越軌,也就是幫助患者安樂死), they are investigated, though rarely char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