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說過:「如果我有錯,法律會制裁我,而不是讓我背單詞來折磨我」。
你會不會有魯迅一樣的煩惱?
而最近「北大保安小哥英語詞彙量一萬五,自學編程」的新聞刷屏了,看到這個新聞,是不是酸了?
北大官方微博甚至為保安們「打call",各大媒體也紛紛報導,說他們像武俠小說中深藏不露「掃地僧」。
其實近年來關於「北大保安逆襲」的故事並不少見,2017年就有媒體報導北京大學的保安隊先後有500餘名保安考學深造,有的還當上了大學老師。
然而,所有媒體幾乎都在強調了「保安」這個詞,因為保安似乎在大多數人眼裡,是和文化、知識沒有聯繫的。
可是一個人能夠自學成才,難道不是通過自己努力得來的嗎?
我覺得,無論什麼職業、什麼地位,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精通一個專業,都是了不起的事。
就拿去年的一個新聞來說,
廣西南寧的一處商戶較多的地段,經常可以看到一名外賣小哥坐在電動車上看書,偶爾接到訂單送完以後繼續看書,顯得與忙碌的街道格格不入。
這名外賣小哥叫覃劉備,因為家裡非常貧困,因為上學時的學費和生活費是由妹妹打工寄過來的,他心裡非常內疚,在畢業以後,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決定邊工作邊複習,考取二級建築師證。
為什麼選擇外賣行業呢,因為時間相對自由,不會影響到他的學習計劃,並且在經歷幾個月的鍛鍊以後,已經能夠適應了工作的節奏。
就是在這種工作條件下,接一單學一點,每天即使在工作的時間,也能擠出3個小時學習時間。
聽過這樣一句:「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
其實與覃劉備相比,其實我們缺少的並不是時間,而是那種積極行動的意識和敢於追求夢想的勇氣。
普通人的工作是生活,而上進的人工作,是為了不被生活左右。
一個人能夠自學編程、自學英語並且達到精通,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一個人能夠在忙碌的生活中擠出時間來進行複習,也是值得我們尊敬的。
我也希望公眾能夠把關注點放在學習本身,而不是強調職業,因為一個人有夢想,並且付諸行動來實現夢想,無論貧富地位,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是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