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 | 這3道滋補湯水,能滋潤你整個秋冬!

2021-02-12 掌上臺山

老火靚湯,

在廣東人心中擁有絕對的不可替代性。

可以這麼說,

廣東人的血液裡流淌的,

除了涼茶,就是湯水。

不管在外面吃到什麼美味佳餚,

都比不上媽媽煲的一碗老火靚湯。

就算在外面吃一個簡單的快餐,

都會附贈一個例湯。

廣東人每個季節煲的湯

都有它特定的功效,

春天要祛溼,

夏天要清熱解暑,

到了秋冬,

就要滋潤補肺。

這周冷空氣「到貨」,

天氣越來越乾燥,

大家不僅要多喝水,

還要記得適時喝一些滋補的湯水哦!

今天,

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三款

適合秋冬的滋補湯水,

大家一起過個滋潤的秋冬吧!

鴨子        半隻

幹茶樹菇  50g

姜           適量

鹽           適量

料酒        1小匙

1、幹茶樹菇洗乾淨,用溫水泡軟,切掉根部,切成段;

2、老鴨剁成塊,洗乾淨,同冷水入鍋,加料酒,沸騰後煮約5分鐘撈出,用清水衝漂汙沫,控幹水分;

3、在鍋中放入適量清水和薑片,將老鴨和茶樹菇一起放入鍋中,小火煲3個小時,最後加入鹽調味。

1、將雞處理乾淨,用開水焯燙一遍,撈出備用;

2、先將椰子開一個小口,倒出椰汁,後將椰子破開,取椰肉切片;

3、把雞、椰子汁、椰子肉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煲15分鐘左右,再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即可。

蘋果      2個

南北杏  少許

雪梨      2個

瘦肉      1斤

蜜棗      4粒

1、先將雪梨及蘋果洗淨,切開四件,去芯留皮;

2、蜜棗及南北杏衝水,將三至四碗水煲滾後,將材料放入,煲約一小時半即可。

廣東人不僅對煲湯的食材要求高,

對煲湯的水也很講究。

1、水要一次性加足,煲湯時最好避免中途加水,中途加水會影響湯的風味。

2、如果想吃肉,最好用熱水煮,因為用熱水燉出來的肉味道鮮美、好吃。

3、如果是做魚湯,用冷水比較好,直接用冷水做清燉魚或魚湯無腥味。

你最喜歡喝的老火靚湯是哪一款?

一起來跟小編喝起來!

來源:廣州自來水96968

編輯:儀

相關焦點

  • 營養師推薦5大冬季滋潤湯水食材!
    今日營養師會教大家以「滋補潤肺」的食材煲湯水和糖水,齊齊滋潤地度過冬天。然而,究竟木瓜、雪梨及雪耳等常用於秋季滋潤湯水的食材是否真的做到滋陰潤肺的作用?立即聽營養師講解。中醫認為皮膚、喉及呼吸道等都屬於肺系統,秋冬應多進食黃色白色食材,就能做到「滋陰潤肺」。而在營養學上,這些食材又真的可緣幫助滋潤中醫謂的「肺」系統嗎?立即為大家解構五款常見「潤肺」食材。
  • 【養生】5大秋冬滋潤湯水食材!營養師解構木瓜、雪梨及雪耳等如何「滋陰潤肺」?
    今天就由營養師教大家以「滋補潤肺」的食材煲湯水和糖水,齊齊滋潤地度過秋冬。然而,究竟木瓜、雪梨及雪耳等常用於秋冬滋潤湯水的食材是否真的做到滋陰潤肺的作用?立即聽營養師講解。中醫認為皮膚、喉及呼吸道等都屬於肺系統,秋冬應多進食黃色白色食材,就能做到「滋陰潤肺」。而在營養學上,這些食材又真的可緣幫助滋潤中醫謂的「肺」系統嗎?
  • 秋冬多喝這幾碗湯水!滋補潤肺 補起來!
    說起糖水嘛,就是一種幸福的味道,可口香甜還能滋補養生的說,秋季又到了,在這個乾燥的季節,皮膚又開始痒痒了吧,光搽護膚霜還不夠哦,趕緊來試試這些糖水
  • 秋冬滋補離不開湯水,這6道湯鮮美好喝,滋陰潤燥,常喝體質強
    秋冬季節,天氣特別乾燥,特別是北方,一開暖氣,身子就幹得不行,這時候不僅要皮膚補水,還要通過食療來進行補水,冬季驅寒多喝這6道湯,濃鬱飄香,暖身暖胃,常喝手腳靈活不僵硬。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6款鮮美好喝的湯水,您要是學會了,也給家人多做做來補水吧~【毛豆排骨湯】毛豆200克,排骨600克,清水適量,蟲草花1小把,胡椒粉2克,米酒10克,薑片3片,鹽適量【製作步驟】1,排骨洗淨砍斷,放入冷水裡煮沸3分鐘,血水需排淨,排骨才香。2,排骨放入鍋內,放入薑片和蟲草花,加入適量的清水。
  • 冬季養生滋潤湯水
    冬季養生方法多,科學飲食好身體。心臟病患最怕冷,家室保暖少出行。高血壓病吃鮮芹,食療藥療雙規行。
  • 冬季養生滋補湯擇錄
    那麼,又有哪些湯可以在冬天起到滋補作用呢?下面來看看:材料:紅棗15-20粒、桂圓20粒、新鮮蓮子20顆、新鮮百合兩個、枸杞一小堆做法:1)所有材料用清水泡發;2)裝入鍋裡,加入水;3)小火煲25分鐘即可。tips:在煮的時候,可以多煮一些,放入冰箱,想要喝的時候,拿出來喝就可以了。這款養生湯補血又滋潤。
  • 喝湯進補養生: 適合冬天飲用的5款滋補湯水
    秋冬是一年四季中的最佳保養時間,我們在為生活奔波之餘當然不會忘記滋補養生,喝湯進補則是冬季最有效的養生之道。
  • 想要滋補和潤燥,來上一碗暖胃又暖心的靚湯
    這個時候,應多補充清潤的湯水,湯水可以滋潤我們的肌膚和內臟,減輕燥邪對肌體的傷害。金鼎軒為您奉上五款秋冬靚湯,運用清潤甘酸的藥食,寒涼調配,養陰滋補。雞湯是效果良好的家庭「常備藥」,它能幫助人們有效抵禦嚴寒,驅走流感,如果將雞肉和蔬菜一起燉,不光消炎,還可以起到緩解感冒症狀、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的作用。雞湯中沒有什麼調味料,只有當歸和紅棗,煮出的湯清澈鮮美、香濃不膩。
  • 不寒不燥蟲草花湯,清甜滋潤,養生又養顏!
    蟲草花用來煲湯最好不過了,清甜滋潤,營養養生又養顏!【女士恩物花膠蟲草花杞子湯】花膠能增加體內膠質,提升皮膚彈性及免疫力。蟲草花則滋潤養顏,健脾開胃,美白退斑。此湯有滋潤養顏,清熱止咳的功用。男女都可以喝,燉雪梨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而蟲草花功效和冬蟲草有點相似,有滋肺補腎、護肝、抗衰老、鎮靜、降壓、提高身體免疫力等功效;配些雪耳,百合煲湯,有滋補養顏功效。
  • 小雪 | 廣東人的養生「三要」,滋補肝腎過暖冬~
    利尿消水腫,清熱又解毒,熱量還挺低,秋冬季節多吃冬瓜就是零負擔。秋冬美食中不可少的食用菌,不僅營養豐富和低熱量,還有利於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消化食物,同時降低胃腸道對脂肪的吸收。富含糖類以及環磷酸腺苷等,能有效保護肝臟,保護心血管。但是胃病和糖尿病患者要慎吃。
  • 秋冬多喝這幾碗湯水!
    說起糖水嘛,就是一種幸福的味道,可口香甜還能滋補養生的說!秋季又到了,在這個乾燥的季節,皮膚又開始痒痒了吧,光搽護膚霜還不夠哦,趕緊來試試這些糖水!讓你在這個秋冬不再怕乾燥!全家喝都好哦~材料:甜玉米、冰糖、枸杞、紅棗、雪耳。做法:1、所有材料洗淨稍稍浸泡,紅棗去核,玉米削粒,雪耳去蒂撕小朵。
  • 假期過後,營養湯羹走一波,滋補養生~
    湯羹既營養,又易消化是中國人最愛的食補方式常言道:「寧可食無肉,不可飯無湯」元旦三天假期小編不是和朋友們出去大快朵頤就是窩在家裡邊追劇邊吃著各種零食相信很多朋友們也是這樣度過的吧我們這寒冬脆弱的腸胃可是好好的遭了一把罪今天我們就來幾道湯羹營養滋補,清淡養生在節後好好的溜溜嘴,清清胃~
  • 冬季滋補養生必不可少的3款蘿蔔食譜
    蘿蔔被人們譽為滋補的佳品,其含有蛋白質、糖、維生素A、維生素C、尼克酸,以及無素鈣、磷、鐵等。蘿蔔內含有的糖化酵素和芥子油成分,對人體消化功能大有裨益。原因是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等成分,使之為人體反充分吸收和利用;芥子油具有辛澱粉、脂肪等成分,使之為人體所充公吸收和利用;芥子油具有辛辣味,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食慾、幫助消化,蘿蔔的這種功能使它贏得了「小人參」的美稱。
  • 冬季女性這三款配腰果湯水,多喝點,可強骨補腦與改善失眠便秘
    另外,腰果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消化,改善便秘;可加速脂肪燃燒,從而幫助減肥。腰果也能預防白頭髮、修復發質、養顏美容。既然腰果如此有益,不妨試下煲這三款腰果湯水,讓小朋友提升抵抗力吧!湯水食譜1腰果合掌瓜慄子湯 腰果合掌瓜慄子湯能止咳潤喉,秋冬超乾燥,煲這個湯就最為合適。
  • 秋冬多喝這幾碗湯水!補氣補身!
    做法:1、所有材料洗淨稍稍浸泡,紅棗去核,玉米削粒,雪耳去蒂撕小朵。2、煮沸清水,先放雪耳紅棗和枸杞煮40分鐘,雪耳軟爛後放玉米和冰糖再煮20分鐘即可。功效:清熱滋潤,養陰潤肺,補血抗衰老。材料:新鮮腐竹、白果、薏米、冰糖。做法:1、薏米浸泡後,連同白果煮燉1個小時。
  • 秋冬季節要用這個藥食煲湯!
    在冬季,你是否總覺得皮膚瘙癢、乾燥呢?玉竹是天然的「加溼器」,用它來煲養生湯可以有效緩解皮膚問題!如何將玉竹的功效發揮至最大化呢?食用玉竹又有什麼禁忌呢?秋冬季節為什麼會皮膚乾燥?這是因為人體機能經過盛夏的激越亢奮之後,會進入秋季半休養和補充的階段,常表現為外界悲秋清涼,內則餘熱未消,人即有乾燥的表現。因此,秋冬季節養生一定要滋陰潤燥。
  • 7種糖水,簡單易做,還滋補養生哦~
    說起糖水,那就是一種幸福的味道,可口香甜還能滋補養生!
  • 養生秋天皮膚易乾燥 喝芝麻粥滋潤皮膚
    一、秋天皮膚易乾燥 吃芝麻滋潤皮膚  進入秋季,人體皮膚易乾燥,而芝麻有滋潤皮膚的特點。中醫對芝麻的藥用有較高的認識,稱它是一味強壯劑,有補血、潤腸、生津、通乳、養發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頭髮早白、貧血萎黃、津液不足、大便燥結、頭暈耳鳴等症狀。  芝麻又名胡麻,味甘,性平,入肝經、腎經。
  • 要想皮膚好,冬季不要放過這6道湯,補水滋潤,皮膚滑嫩,特好喝
    冬季就要多吃含膠原蛋白豐富的食物來養護,讓身體由內而外都水潤潤,今天饞貓將和大家分享幾道家裡常吃的滋養湯水,喜歡的跟著饞貓做一做哦銀耳提前發大撕小塊,把材料都倒入高壓鍋裡,加入大約3倍的清水量,放入適量的冰糖,蓋上蓋子,熬煮半小時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