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養生丨深秋做好這幾點,這個冬天不生病~~~

2021-02-26 十堰中醫

摩鼻: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至有熱感後,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然後按摩鼻翼外緣的中點迎香穴20次。對冷空氣過敏的人在秋季容易出現鼻塞、流涕,經常按摩鼻部可緩解症狀。

 

摩喉:拇指與其他四指張開,虎口對住咽喉。端坐或站立,仰頭,頸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到胸部,雙手交替30次為一遍,可連續做2~3遍。這種方法有利咽、止咳、化痰的作用。

 

吐納:臨睡前或剛起床時,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緩慢地深吸氣後再吐氣,反覆30次。也可以在晚餐後2小時,在室外選擇一塊空氣清新的地方,先慢步10分鐘,然後站立,兩目平視,兩足分開與肩平,全身放鬆,兩手掌重疊放在臍下3釐米處,重複做上述的腹式呼吸。

 

捶背:端坐,腰背挺直,雙目微閉,兩手握成空拳,沿脊背捶打,從下向上,再從上到下,如此一遍。先捶背中央,再捶左右兩側,如此3~4遍。捶背時暫停呼吸,同時叩齒5~10次,並緩緩吞咽津液數次。這個方法有助於預防感冒。

 

常笑:笑能使人胸廓擴張、胸肌伸展、肺活量增大,在笑中還會不自覺地進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人在開懷大笑的同時,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氣,呼出廢氣,加快血液循環,有助於解除疲勞,恢復體力。

 

灸神闕:肚臍即為「神闕穴」——在胎兒時以臍帶供給孩子營養,是生命的根蒂。因此,溫灸神闕可大補元氣、健脾胃、益腎氣,對全身都有調節作用。

 

搓大椎:深秋感冒多發,要養成習慣,出門前用手掌搓熱大椎穴。大椎屬督脈,督脈總領一身陽氣,搓熱大椎可以提昇陽氣,使陽氣固衛體表,收縮毛孔,防止感冒。

 

彈中指:寒露以後,氣血流注心包經,這時抓緊鍛鍊,可以促進氣血循環,冬天手腳冰涼的狀況會得到改善。每天中午彈中指,反覆100遍,可以疏通心包經,增強心陽。增強心陽起到強心護心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寒露吃什麼最養生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嫋嫋涼風動,悽悽寒露零」,寒露正是一年之中氣溫由涼爽到寒冷的開始。寒露吃什麼養生:秋季神經興奮,食慾驟增,要防止過食,要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熱軟食物,以利於消化。不吃黴變和不潔食物,避免感染腸道傳染病。
  • 「寒露」節氣的養生之道
    從10月8日起,我們已經進入「寒露」節氣,它是第一個提到「寒」的節氣,從此,天氣開始轉冷。
  • 深秋食貼:世界各國的留學生靠什麼民間偏方來強身健體?快來收了這些養生美食吧!
    深秋時節可是一年的關鍵,在季節轉換的時期,也是各位小夥伴們的疾病高發期。留學黨們孤身在外,一定也要在這個重要的季節多多補充營養好過冬。小編在此收集了世界各地在美留學生的養生小秘籍,快來一起看看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們的民間小偏方吧! 首先我們來聊聊祖國的養生秘籍。
  • 冬天養生不生病,從避寒開始
    根據這一原理製作而成的易筋洗髓棒歡迎健康養生愛好者,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加小編一起學習一起交流.
  • 2018立秋幾點幾分 立秋養生注意什麼
    點擊上方「早安勵志正能量人生感悟語錄」選擇「置頂公眾號」2018立秋幾點幾分  立秋養生注意什麼
  • 深秋,第一補人之物梨子粥
    寒露節氣以後,天地之氣逐漸由涼轉寒,也就是從這個節氣開始,雨水量很少了,尤其是北方地區,空氣溼度明顯下降,燥氣嚴重。所以寒露節氣一定要做好,潤肺防燥同時還要兼顧護好脾胃。否則稍不注意,人體將出現口乾舌燥,鼻孔幹癢,皮膚乾燥,甚至出現便秘,咽痛,咳嗽等秋燥症。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健脾胃,潤肺去燥梨子粥梨作為藥食同源的食材,在秋季可以作為常備的保健食品。
  • 營養專家張曄:它是我冬天最愛的健腦益智湯,有老人小孩的家庭,一定要看!
    兩個小時煮好以後,如果您不想要頂上的油,可以凝固以後把頂上的油去掉就可以了,這個湯就是我們所說的益智健腦棒骨湯。做棒骨湯的時候需要注意這麼幾點:第一點就是一定不要在煮的時候放鹽,吃的時候稍微調上一點鹽就可以了;第二是不需要特殊的調料,一點料酒和一點薑片就可以了;第三個注意事項就是一次可以煮一大鍋湯,多次利用。不用每天都煮新鮮的。
  • 冬天手腳冰冷多吃這肉,一年四季不生病,比牛肉便宜,比羊肉滋補
    冬天手腳冰冷多吃這肉,一年四季不生病,比牛肉便宜,比羊肉滋補!很多人冬天都會有手腳冰冷的情況,其實這就是身體在警告我們身體的免疫力下降,每到冬天的時候,都建議大家多吃一些帶湯水的肉類菜品,酸菜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有蔬菜的營養成份,富含維生素C,胺基酸,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含有大量的乳酸菌,有促進消化解膩的作用,最適合和豬肉一起吃。
  • 不時,不食丨只有豪尙豪知道的冬季暖身秘訣,這個冬天不再冷
    這個冬天不再冷◆  ◆  ◆  ◆  ◆所以,冬天可以適當多吃富含糖、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以補充因天寒而消耗的能量,益氣補血,滋養身體。例如動物蛋白豐富的牛肉、羊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因此可以多吃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等,這類食品補而不膩、食而不燥,能夠在冬季養腎,幫助健體強身。
  • 斂陰護陽,冬季養生重在「藏」
    因此,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冬季養生強調「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冬季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早睡晚起,則翌日精力充沛。上班族要儘量「早睡」、不熬夜。清晨寒冷刺激會引起血壓明顯升高,易誘發心梗、腦溢血等疾病的發生,因此提醒老年人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再進行晨練。
  • 白蘿蔔燉它吃,整個冬天不生病!
    白蘿蔔各部分口感不同,吃法上也有所不同,生吃一定要選擇合適的部位,提醒一下,平時不愛吃涼性食物或者脾胃功能弱者以熟食為宜。2.蘿蔔中段含糖量較多,甜度較大,質地脆嫩,這個部位是整個蘿蔔口感最好的,所以適合生吃,用中段拌沙拉、做涼菜也都特別可口,另外也可以炒或做湯。3.蘿蔔中段以下到尾部,含有較多的澱粉酶和芥子油,味道辛辣,可以起到健胃消食的作用。
  • 學會一招,通經絡,暖全身,這個冬天不感冒!
    點上面「脈脈養生」……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 寒露節氣,用一碗香滑可口的南瓜奶油濃湯溫暖自己 —— 不蒸不煮,美味又簡單!
    迎來了秋天的第五個節氣:寒露。再過半個月,等到霜降的時候,秋天就開始跟我們告別了。(圖片來源於公眾號:小桃部落)趁著秋還在,趁著將冷未冷,做點兒好吃的來給寒露節氣增加些溫暖。··· 南 瓜 奶 油 濃 湯 ···🎃這個節氣寒意變濃,要注意早晚添衣。最適合吃一些暖和的食物。比如南瓜、慄子、白薯、玉米。🎃🌰🍠🌽翻翻家裡還有一個綠色的小南瓜,不如熬一鍋南瓜奶油濃湯喝吧!
  • 飲食做好這幾點,安饗元旦!
    研究顯示,成人若每日增加1g食用鹽,收縮壓可升高1mmHg左右,舒張壓升高0.6mmHg左右,年齡越大受到的影響越顯著。 因此,我們推薦每天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g,這其中包括通過調味品攝入鹽的量。節日裡一些重口味的菜餚要少吃哦~有朋友可能會疑惑,6g鹽到底是多少呢?比如我們常喝的玻璃瓶裝的啤酒,一瓶蓋鋪滿就是6g,而且這6g是要分攤到3餐,這是一個人1天的用量。
  • 【養生】冬天非補不可?女熱補男溫補大不同
    為何一定要在冬天進補?根據《內經》所載:「秋失其養,冬不能藏,春必多病」,顯得冬季養生更為重要。冬令進補也是中醫用來調養虛弱體質者的方法,又可暖身應付寒冬,以及儲備隔年身體能量的好時機,歷經數千年而不衰。特別是進補男女大不同,除需依個人體質外,建議可掌握「女熱補、男溫補」原則進補。▲進補男女大不同,除依體質外,中醫建議可掌握「女熱補、男溫補」原則。
  • 收元氣、保衛氣、補陰津,此三穴一個冬天不生病!
    秋冬季節,很多人畏寒怕冷、體虛易感,又口乾舌燥、身體乏力、失眠煩躁.這往往是因為身體元氣不足、衛氣不夠、陰津不足造成的。冬天養生除了要陪補元氣外,補陰津也很重要。做法:這個穴位針灸和艾灸都可以,因為穴位在背後,所以艾灸時並不方便,可以由他人施灸(方法見關元穴),也可使用艾灸盒。效果:主治秋冬感冒,對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也有一定的療效。在預防感冒和增強免疫力上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 一款營養粥,幫助孩子增強抵抗力,這個冬天不生病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這款,藍藍在裡面放了紫薯。同時還放了一些陳皮,在營養上更加補身一點,在這個季節,孩子多吃一些陳皮和紫薯的好處也是大大的有~紫薯中含有的胺基酸和優質蛋白的部分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提供營養,提高免疫力,在秋冬季節,高免疫力少生病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同時紫薯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鐵元素,且含鐵量是紅薯的三倍,將煮粥時候的紅薯換成紫薯,可以更好的預防和改善孩子缺鐵性貧血。
  • 冬天養生從「暖身」開始,暖身從一杯熱茶開始
    南方開始進入冬天了,冬天是適合養生的季節,正所謂「冬進補,春天上山打老虎」!這個季節最重要的養生要從「暖身」開始。由於人體在秋冬季對能量與營養要求較高,所以在這個季節泡上一杯暖暖的茶湯,不僅可以暖身體,還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秋冬季節乾燥,中醫建議多喝茶
  • 農村天氣俗語:「初一迎寒露,衣裳不曉顧」你覺得有道理麼?
    來源網絡,侵權聯繫刪除在過去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時候,老一輩農民只能靠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來預測天氣。這些俗語都是農民經過成百上千年的經驗積累,通過觀察日常的變化總結而來。如今在農村人耳熟能詳的關於天氣的俗語,您知道哪句?
  • 冬天保暖養生食譜
    冬天天氣寒冷乾燥,想飲適合冬季的滋補焗茶?不妨參考以下2個冬季養生食譜,滋潤又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