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濾杯評測:購買濾杯前必看指導

2021-02-12 N次方咖啡館

 喜歡咖啡的朋友都知道,咖啡的味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磨豆機、衝煮設備、水溫、粉的粗細程度。筆者作為咖啡的追捧者之一,非常享受煮製咖啡的過程。在閒暇時,筆者特地做了一個咖啡濾杯的評測,有一些主觀的感受與大家分享。

 手頭有幾支濾杯,分別是kono紫砂、kono塑膠濾杯、陶瓷版仿kono、田口護版三洋濾杯、Hario v60、藍瓶子濾杯(二代)、kalita蛋糕濾杯、bonmac船型濾杯、zero japan。

  平時都是喝深焙綜合豆,偶爾會喝淺焙 Gesha 和耶加雪菲換換口味。船型杯濾紙都是用melitta 竹濾紙。

  這次用金屬濾網萃取的咖啡液來作為「比較」的標準,因為它沒有溝槽,筆者認為能表現豆子的原來調性。

 Kono感覺上比較適合深焙豆,淺焙會有堵塞的情形,而且聞起來香氣不顯,衝泡常喝的綜合豆會感覺body厚重,入口苦香味很重,酸味幾乎沒有,但是會回甘,很像是日本人喜愛的咖啡口感。去京都咖啡館喝到的很多都是這樣的咖啡。用專用綿濾紙衝煮後聞起來香氣比一般濾紙更明顯些,口感稍微爽口些,比較沒那麼濃稠。(特意抓水粉比1:10去實驗濾紙的差異),總而言之,用這濾杯衝煮深焙豆喝起來像是將純可可粉衝開一樣,沒有酸質,滿口可可或是巧克力的味道。(仿醜小鴨濃縮杯萃取手法)

 田口護濾杯衝煮後的咖啡液喝起來明顯的感覺到酸質,苦味稍微有所壓抑,簡單來說就是這一款濾杯的萃取側重就在與平衡這兩個字,用金屬濾杯萃取的咖啡原本具有苦中帶著微微的酸,但是用kono濾杯萃取,酸味就不見了,可可香變強了,而田口護濾杯卻能達到苦酸香高度平衡的特性。這讓筆者感到錯愕,想不透其原理。

  不過……好喝就好,懶得想太多。

Hario v60以及鑽石濾杯都是底部開個大洞、流速很快的那種,衝出來的咖啡液香氣較揚,但是老覺得body淺,可能跟流速快導致萃取不足,咖啡豆的細胞壁上的物質來不及釋出吧!個人覺得這種濾杯要駕馭的好需要不錯的技術,否則容易衝出淡薄的咖啡液。這兩款濾杯都是用來戲弄淺焙豆。如果喜歡清爽好入口的咖啡這款濾杯倒是不錯的選擇。

 以上面三款經典濾杯為描述主軸,左側為kono(0分),中間是田口護(50分),右側是Hario v60(100分),對下面幾款濾杯做味道描述。

  Bonmac濾杯也是短肋濾杯,流速介於kono和一般長肋船型濾杯。兼具kono的濃醇與船型濾杯的香氣,萃取出來的咖啡和kono相比有著明顯的香氣,入口後苦香酸味也能比較明顯,入口兼具香氣與濃鬱感。而且價錢又實惠,一隻五百左右。個人覺得這一款濾杯的口感應該是介於kono和田口護之間吧。(30~35分)

  藍瓶子和kalita濾杯都是用蛋糕濾紙,就我的感覺衝煮綜合豆的感覺是喝起來甜感有加強,咖啡豆的焦糖香有被強化,微微的酸味和較淡的苦味。對於味道的描述,覺得應該是比較介于田口護到Hario之間,偏向田口護吧。(60~70分)

  Zero Japan到手不久,印象不深,衝煮的咖啡也是微微的酸和稍重的苦香,但又沒有kono那麼重,也是偏平衡萃取的濾杯。對於味道的印象,比較像是介於kono到田口護之間,比較偏田口護吧!(40~50分)

相關焦點

  • 咖啡課堂:咖啡濾杯種類介紹
    咖啡濾杯的種類  隨著20 世紀初咖啡濾紙、濾杯被發明,經歷了百年的演進以及改良,現在市面上的濾杯、濾紙非常多樣,不只是外型的不同
  • 專業貼:關於手衝咖啡的濾紙與濾杯
    濾紙是重點  濾杯和濾紙是製作手衝咖啡的重要工具,但如果要從這兩種器具中進行選擇,
  • 手衝咖啡:KONO咖啡濾杯的秘密
    日本KONO公司生產的咖啡濾杯倍受咖啡愛好者喜愛。
  • GEM鑽石濾杯:好好折濾紙,是咖啡人對衝煮最大的尊重.
    為期4天的第四屆上海陸家嘴咖啡文化節終於完美落幕。過去的這4天,上海平均氣溫直逼30℃,在陸家嘴中心綠地無棚遮擋的條件下,大家都盯著烈陽,忍著暑氣,紛紛前來Brewista攤位品嘗咖啡和交流衝煮,著實讓一旁的13妹感動!在此,代表Brewista全體夥伴感謝大家的喜愛和支持!
  • Brewista鑽石濾杯:改變規則,像冠軍一樣輕鬆衝煮!
    Brewista X系列是我們對全世界咖啡菁英廣發善意的邀請函。有人說: 一杯咖啡之所以為好咖啡,最重要的是來自於你的個人認同。細數歷屆世界咖啡冠軍,我們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獨特的個人價值。我們相信這些人之所以成為世界冠軍,不是因為他們相同,而正是因為他們在咖啡世界裡所創造的「不同」。
  • 咖啡師養成記 | 教你用聰明杯衝咖啡
    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號:(長按複製)kaixinguoguo0925>導讀聰明濾杯為手衝濾杯品種中之一種,不僅廣受國際肯定,也是許多精品咖啡店指定使用的衝煮器具。聰明杯因其簡易的操作方式,讓每位手衝初學者都能輕易上手,在家為自己衝杯好咖啡,使用後在清洗上也非常方便,儼然就是居家必備的咖啡衝煮器具之一。本期咖啡師養成記將介紹懶人利器——聰明杯的用法。
  • 咖啡好喝:Hario V60
    ☕️📷 by 獵咖人手衝咖啡因為濾杯濾紙不同
  • 手衝咖啡 | 1手衝2壺,你也可以!
    一、咖啡設備選擇①1把大容量電水壺(如1L,600ml有點Hold不住,注水到最後不夠就尷尬了哈)②2套同樣型號的濾杯濾紙分享壺(這樣咖啡液滴落的速度是一樣的,方便時間控制【衝煮過程】①前期準備工作:燒水,稱豆(兩份),洗濾紙,磨豆,布粉到濾杯裡②開始第一壺注水:按下第一個咖啡稱的計時鍵,開始注水,10-12s注水60g(咖啡稱顯示到
  • 「璕味|做咖啡」壺器之美——kalita手衝壺、匿名手磨(二)
    做咖啡時間既講究耐心又講究品位,既然選擇了Kalita鶴嘴手衝壺,那其他的工具自然也不能將就。
  • 咖啡衝煮實驗室 | 哥斯大黎加巴哈和火鳳凰藍寶石有什麼不一樣?
    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號:(長按複製)kaixinguoguo0925>導讀前街咖啡最近終於開始營業啦,在籌備門店所需豆子的時候,前街選擇了兩支哥斯大黎加的豆子作為常駐咖啡豆,分別為音樂家系列的巴哈以及火鳳凰莊園藍寶石,喜歡哥斯大黎加咖啡豆的小夥伴們不妨來試一下吧。
  • 咖啡師養成記 | 同一支咖啡豆,為何店裡咖啡師衝的和我在家衝的咖啡味道會不一樣?
    ▲點擊關注| 專注咖啡烘焙7周年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號:
  • 前街咖啡尋豆記 | 蘇門答臘瓦哈娜莊園日曬曼特寧
    7周年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前街咖啡,微信號:(長按複製)kaixinguoguo0925> 蘇門答臘瓦哈娜莊園日曬曼特寧咖啡產區:多巴湖海拔:1000到1700米土壤:火山土壤咖啡品種:波旁、鐵皮卡處理方式:日曬處理採收年份:2020年等級:G1咖啡產區瓦哈娜莊園建於
  • 新店推薦 | 帶上你的養生保溫杯,免費請你喝咖啡!(文末福利)
    一杯「手衝咖啡」要經歷的5大步驟!Step 1:研磨咖啡豆。咖啡豆的狀況每天都在改變,咖啡師需要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研磨度(粗粉、中 粉、中細粉、細粉、極細粉),咖啡粉越細,越容易導致咖啡過萃。反之,容易導致萃取不足。 Step 2:浸潤濾紙。將折好的濾紙放入濾杯中浸潤,去除濾紙的味道,並將濾杯和咖啡杯一併淋溼加溫。Step 3:燜蒸。
  • 那天你的手衝咖啡,醉了我一整個世紀
    咖啡操作知識與技術師從全國首批IIAC義大利咖啡品鑑師馮亦巖老師。大學畢業之後,為了從單純的愛好者轉變成一名真正的咖啡師,她毅然辭去了自己原來平淡安穩的工作,一心開始學習咖啡製作。每天都要練習到深夜。從用水練習,到用洗潔精練習,最後再到真正使用牛奶練習,她經歷了許多許多。即使辛苦,她也不想在中途放棄,依舊保持著對咖啡技術的練習和對咖啡知識的大量閱讀。
  • 新手入門:聰明杯VS手衝咖啡,哪種適合你
    僅需五分鐘的時間,不管你是咖啡達人,還是新手,都能輕鬆獲得一杯優質的好咖啡。      A、讓濾紙與濾杯更緊密粘合,貼在一起,防止產生通道效應。    B、去除濾紙味。   5、將鋪平粉的上座放回咖啡壺上,然後使用手衝壺中的熱水以濾杯中間為圓心順時針一圈一圈畫圓。在衝泡時開始計時,15秒將咖啡衝泡至40g,然後停止注水,悶蒸至30秒時,第二次注水。
  • 理想家 | 將生活這杯咖啡慢慢泡
    不如,我們就讓時間一步,用這一步發現一些生活中被忽視的美好體驗,用手衝咖啡享受片刻時間積澱的沉香。小Z貼心的為您附上手衝咖啡的製作過程。雖然過程大同小異,但是每一步地操作都是需要細心和練習的,不然做出的咖啡口味會大相逕庭喔。
  • 咖啡器具|法蘭絨咖啡的衝煮方法
    ▲點擊關注| 專注咖啡烘焙6周年
  • 手沖咖啡小實驗:在手沖咖啡時關於咖啡的酸質、甜感與苦澀感變化
    所以經驗豐富的手沖咖啡師除了受過正式的培訓外,多學習同行的手衝手法以及衝法的概念、多與咖啡愛好者交流手沖咖啡的方法、再者就要透過不斷的練習與比較來增加自己的功力。  那為何衝泡的手法會影響酸甜苦澀這些感覺呢?如果用理工男的角度來回答,當然是咖啡裡頭的不同物質所被萃取出來的時間和溫度不同之故。但我們其實無需這麼從學理的細節來了解。
  • 衝一杯咖啡很難嗎?一位記者小哥推著單車賣手衝咖啡,只為了普及...
    你會手衝咖啡嗎?對咖啡了解的人很多,但對如何衝咖啡,給自己的生活來點愜意的卻不多。通常在常人眼裡喝咖啡至少要一臺咖啡機,而要衝好咖啡那是要有好的咖啡機來做陪襯的,而好的咖啡機至少要上萬,甚至更多。好的咖啡機確實能衝出好的咖啡,但是沒有咖啡機同樣也能衝出好的咖啡,而且設備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學會,完全適合家庭使用,這就是手衝咖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