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感動,直到天荒地老都會心暖;
有一種朋友,素昧平生也會年年相約。
他,不畏迢迢千裡路,
只為回來看看,好好吃飯。
臺灣「全聯」昨天推出一則中元節廣告。在這則廣告中,一名操著四川鄉音的眷村老伯,坐在夕陽中的躺椅上,向世人娓娓道來。
老伯家中的陳設簡單而質樸:衣帽架上掛著他的禮帽;背後斑駁的衣柜上,貼著「大家恭喜」的老舊春聯;旁邊的矮凳上,放著一杯茶……一切都很生活化,充滿暖意。
老伯感性地說——
桌子上有魚有肉有點心,我不騙你哦,還有美鈔。
格老子的,非常謝謝他們,可惜我沒辦法向他們說聲謝謝。
淡看世事去如煙,銘記恩情存如血。
老伯的竹椅在牆上折射出影子——但是,牆上根本沒有老伯的影子!
在影片中,老伯是以去世者的身份,感謝向他祭祀的世間人。
牆上只有竹椅的影子
臺灣網友對這則溫馨的廣告大加讚賞。有的說,看到了眷村味道;還有的說,這位老演員飾演去世的人,本身就令人尊敬,因為這個年紀,很多人都忌諱這個話題。
臺灣的「全聯」近年來拍攝、製作了不少令人叫絕的中元廣告影片。在2018戊戌年的中元時節即將到來時,「全聯」推出這則廣告的目的是推銷相關商品,但廣告這麼走心,瞬間擊中人心。
「全聯」的前身是以供銷軍公教福利品為主的「中華民國消費合作社全國聯合社」(簡稱全聯社),1998年,改制為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原有68家店面改為「全聯福利中心」。截至今年7月,「全聯」共有超市922家,是臺灣店面最多的超級市場。
臺北街頭的全聯福利中心
中元普度盛行於全球華人地區,以及朝鮮、越南、日本和琉球等地。
在臺灣,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無論政府機關、公司行號、社區住宅、神壇廟宇,都會在農曆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今年是8月11日-9月9日)之間,擇日舉辦祭祀活動,以告慰在人世間遊玩的「好兄弟」(臺灣閩南人對遊蕩鬼魂的尊稱),並祈求全年的平安順利。
中元節則在農曆七月十五,人稱「鬼節」或「七月半」。
中時電子報發布的中元普渡由來與宜忌
欣慰的是,看完這則廣告,以及廣告中飾演「好兄弟」的眷村老人,整個人已經被暖化,根本不用擔心中元時節的怪力亂神。
世界就是這樣奇妙:商家的介入,將避之唯恐不及的晦暗場景,變成了向「好兄弟」感恩、「好兄弟」反過來感謝世人的溫情畫面。
不過還有一個小插曲:在這則廣告之前,「全聯」發布的是另一則中元節廣告,由於男主角形似陳文成,(同樣,鏡子中沒有人影)被指影射陳文成事件,「全聯」將廣告下架,換上了這一則廣告。
臺大校園內的陳文成紀念廣場
陳文成事件發生於1981年,他自美返臺後,被「警總」約談,次日被發現離奇陳屍於臺大研究生圖書館旁。政府聲稱是自殺,但家屬認為是謀殺。該案至今仍是懸案。
來聽聽眷村老伯的四川口音:(時長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