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桐木坪鄉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群眾」和「專業合作社+集體經濟+貧困群眾」等模式,依託荒山荒坡分片規劃,大力發展經果林,實現了生態和經濟效益的雙贏。
走進桐木坪鄉棉花坪村,曾經幾百畝的荒山荒坡全部種上了黃桃,新鮮飽滿的黃桃掛滿枝頭,長勢喜人。預計七月下旬,黃桃園可開園採摘。
桐木坪鄉黨委、政府在產業結構調整時,大力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特」黃桃產業,黃桃的種植主要以農家肥為主,所以黃桃的口感、品質好,獲得了農業部的無公害認證。目前,該村發展「專業合作社+集體經濟+貧困群眾」模式,農戶在基地務工每天能掙100元至120元,土地出租有租金,年底還能分紅。
「原來這一片全是荒山,規劃以後種了黃桃、大早黃桃、遲黃桃、大九寶等品種,共有300多畝,預計今年產值有100多萬元。」桐木坪鄉棉花坪村黃桃種植戶姚國軍說。
高峰省級農業園區空心李
在桐木坪鄉桐木坪社區高峰省級農業園區,一眼望去,種植的李子、黃桃、雞血桃等漫山遍野,枝頭上圓潤飽滿的果實在夏日的陽光下閃耀著豐收的喜悅,散發出誘人的芳香。
桐木坪鄉高峰省級農業園區,主要涉及有中河、上河、高峰3個村民組,2013年引進公司,以合作社的方式,流轉村民手中荒山荒坡1000餘畝。周邊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就在園區裡務工。
「我在這裡除草、施肥、修剪,80元錢一天,我做了60多天,收入有5000多元了。」基地工人瞿召娣笑著說。
目前,桐木坪鄉共發展了空心李、脆紅李、黃桃、水蜜桃等精品水果上萬畝,覆蓋帶動全鄉3000多名群眾增收。(碧江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覃信林 李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