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石村,位於鰲山衛西偏南3.5公裡處。據傳:明永樂時(1403~1424),孫姓由雲南遷鰲山衛,其一支又遷來此地看山定居。因村西小山頂上巖石堆集成垛狀,取村名為垛石。有著近百年曬魚傳統的垛石村,四面環山光照充足,成了最佳的天然「曬魚場」,是目前青島地區曬魚量比較大的一個村。
走進垛石村,我們就被家家戶戶忙碌的身影所吸引,有著幾十年曬魚傳統的垛石村因其四面環山光照充足。村民講述,一年可以曬兩季,上半年從正月到五月,下半年從中秋過後至年底,尤其是在年尾,更是供不應求。隨著季節的不同,魚種也各不一樣,鮁魚、鰻魚、琅琊魚、鼓眼魚、青板魚、獅子頭魚、蛤蟆魚、鮟鱇魚……大大小小有30餘種。站在村民的屋頂,放眼望去都是寬約3米、長約5米的曬魚架,魚架上擺著整整齊齊的魚,村民自己製作的曬魚架既乾淨又平整,每個曬魚架傾斜45度角,面朝陽光,外加自然風,加快晾乾。據介紹,垛石村加工生魚片要經過解凍、切魚、湯鹽、洗曬、翻收這幾道工序,根據天氣晴朗狀況和魚厚薄大小來決定晾曬時間。生魚片可以依據個人口味採用涼拌、油炸、蒸煮、清炒等方式,口感美味,深受廣大顧客的喜愛。目前,隨著生魚片加工技術的嫻熟和魚片多滋味,垛石村生魚片從最初的家鄉小集市零散銷售發展到現在深入青島、煙臺、濟南、威海等各地批發市場。近年來,藉助「網際網路+」的東風,微商電商也為廣大魚片加工商拓展市場添一把力,村民在創業致富的同時也將加工生魚片整合成一條完善的產業鏈條。(來源:鰲山衛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