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戶戶洗番薯粉,寧波這個村子的原生態美食讓人叫絕!

2021-02-12 東方熱線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原生態美食

畢竟自己做的吃得放心

如果有多還可以送給朋友

東論網友@龍叔 發帖稱,冬天將至,又到了一年挖番薯季,還看到一條虎斑遊蛇。今年番薯產量很高,吃不掉村裡家家戶戶洗番薯粉。看到紫薯,突發奇想也洗一點試試是不是紫色的。可惜水榨出來是紫色的,沉澱曬粉看起來有點偏黑。

網友表示,山裡自己丈母娘家也在洗番薯粉。

紫薯粉黑黑的,不是紫色

紫薯粉成品

白薯粉

去年網友還送了一些給河南的朋友,他們也很喜歡吃,不少被用來做成了胡辣湯。

@胡鍛:蕃薯可以做澱粉,洗出來的渣可以釀酒,釀完酒後的渣再餵豬,豬吃了拉出來的大便可以餵魚,餵完魚後的塘泥可以肥地種蕃薯

@大紅星:阿拉做菜喜歡番薯三粉做,這番薯洗的還是乾淨的

@靜靜d百合:最近天氣好,正是做番薯粉的好季節

@清水印痕:30年前的記憶啊

@吃木魚的魚:純自然的,挺好的,不像有些都是添加劑

@蘇娟:這個弄弄蠻熱鬧的,孩子小,可以一起帶去看熱鬧

@jimmeyao:番薯粉+雞蛋,做成餅,切成麵條,再加一條新鮮仔魚煮湯,超級美味

@就想吃上大米:這麼好的番薯烤烤它該有多香啊~~

@隨風623:我們這裡番薯基本都是用來燒酒,番薯酒,值得有

@woshishuaigew:這麼好的紅薯做成澱粉可惜了,一般市場上的澱粉很多都是不怎麼好的番薯或者快要爛掉的番薯去做澱粉

@斯邁毛貓:可以做成番薯粉條啊

有網友@欣欣媽 直接曬出了做番薯粉條的圖片



你記憶中有哪些農村美食

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來源:東方論壇| 編輯:幻浪

最寧波 最生活:nbcnool

廣告、合作請聯繫 ↓↓↓

微信:cnoolnet   QQ:158654321[小東君]

相關焦點

  • 山裡貨番薯粉變吃香,身價倍增
    放在以前,人們都覺得山坑貨不值錢,比如粉條,抽番薯粉非常累,可是價格卻賣不高。
  • 墨魚大烤:寧波老太
    寧波老太會燒菜,似乎是個傳統,王安憶筆下就有寧波老太太,早上起來慢慢地用篦子梳頭,慢慢地用幾個小時做一鍋醃篤鮮,一個人慢慢地享用,然後再泡上大半小時的腳,然後一天過完了。並不因為人至暮年,而把日子過潦草了,寧波人的會過日子,那是一種本事。 我那年輕時移民上海的姆姆,80多歲了,還會自己燒菜,還是燒得一手好菜,就是個明證。
  • 蕭敬騰演唱會翻車,引1376萬人圍觀:貝斯手的反應讓人叫絕!
    我想:一定是「立人設」;因為立人設後,別人很容易記住這個人,紅起來很快;但是「立人設」卻也很容易翻車,翻車之後,「人設」就成為了笑話.比如「四千年」鞠婧禕,「四千年美女」的人設,讓她迅速爆火,讓人記住了這個長相溫柔、五官冷豔的美人兒;但卻由於人設太誇張,所以這個人設也成為了她的「最大黑點」;當然卻也有人,憑藉人設爆紅,比如「雨神」蕭敬騰;因為一場北京演唱會的傾盆大雨,讓這個在內地不太知名的臺灣歌手,開始了一場「雨神」的成名之旅;從北京演唱會的暴雨過後,蕭敬騰一直都處於
  • 舌尖上的年味,長平美食——「眼鏡花」
    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採購。與平日以購缺賣餘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七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例如:鞭炮、春聯、神馬、香燭、燒紙、牛羊肉、贈送小孩子的各種玩具禮品、女孩子的各種頭花飾物等等。這一天,各地都年味十足。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落星村的年味。
  • 雪菜肉絲年糕湯:寧波人的鄉愁
    「晚稻成熟以後,就到了寧波人做年糕的時候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以溫情脈脈的語調,緩緩地講述水磨年糕的故事。
  • 金山嶺上一個村子,過年時全村做豆腐
    那個時候,到了臘月,村裡家家戶戶都要做豆腐,很是忙碌而熱鬧。在我很小的時候,村裡有很小的手搖磨子,全村人用它來磨豆腐。後來大概進入生產隊時代,不讓私人磨豆腐了,生產隊給分豆腐,那個手搖的袖珍石磨子也就沒人用了,後來也不知所蹤。
  • [東南亞評論]馬來西亞種族主義原生態
    種族主義並非現在才有,有一種老掉牙的論述:「英殖民者讓馬來亞獨立,暗藏禍心,留下種族分化政策,華人掌管商業、馬來人在甘榜、印度人在園丘。」麥可·瓦提裘提斯(Michael R. J.這其實已經是一種原生態。我們必須與原生態共同生活、共同呼吸。因此,擔憂巫伊合作,重新召喚種族主義政治,其實是一種誤讀,種族主義政治何須「召喚」?馬國種族主義政治,何時曾離開過?社會學者語重心長地指出:「貪婪是人類的本性,尤其是權勢與地位,更是人類不肯輕易放棄的既得利益。
  • 趙文瑄為什麼搬家來寧波?他說:這裡適合居住
    紅玫瑰與白玫瑰》;1995年電影《宋家皇朝》;1996年電視劇《雷雨》;1999年電視劇《大明宮詞》;2001年電視劇《錢王》;2004年電視劇《國寶》;2005年電影《隨風而去》;2007年電影《夜·明》;2009年電視劇《大國醫》;2011年電視劇《武則天秘史》;2012年電影《辛亥革命》《非常營救》;2013年古裝劇《舞樂傳奇》;2014年電視劇《孔子》;2015年電影《鍾馗伏魔:雪妖魔靈》、美食劇
  • 鋪友匯 | 譚華姐:分享美食,收穫快樂
    後來,我又跟隨知途去了小東江、雲南西部、廣西融水等地方,除了享受好吃好住、享受原生態的風景和美食,我覺得更讓我享受的是每一次旅途中大家朋友般的相處方式,我想這是知途一直以來堅持的理念,也是讓大家喜歡的原因吧:知途,就是「知己的旅途
  • 寧波1人獲救!
    「我第一次來寧波,就碰到這麼多好人!多虧有他們救我,不然我這條命就搭上了。等我出院,我一定要當面來謝謝大家!」
  • 均安這個小村子將「消失」:鄉愁依舊,未來更好
    發展與變化「kuang」的一聲出現在眼前,在這個小村子實施整體搬遷前,遇見均安的攝影師們帶上相機,與在當地生活的村民一起,記錄下,生活的畫面:這是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小村莊,和不遠處的現代小城相比,這裡樸素,寧靜,簡單。這是均安新華永豐村裡的一個小村子,叫沙湧湧尾街,也叫沙湧21隊。
  • 木製奇觀:退休木匠異想天開,打造出令人叫絕的怪異櫥櫃
    木製奇觀:退休木匠異想天開,打造出令人叫絕的怪異櫥櫃。
  • @龍門人,以後洗麵筋有了個好去處
    據了解,龍門幾乎家家戶戶都做麵筋,而每100斤麵粉大約能洗出40斤麵筋,其餘60斤左右都被水帶走,在河中清洗會造成一定的白色汙染。村民在溪中洗麵筋造成汙染        麵筋坊總投資56萬多元,設有清洗池、沉澱池、幹曬池、停車棚和洗手間,可供20人同時洗麵筋,洗麵筋用水全部來自自來水,經過沉澱後,接入汙水管網,不影響河道和周邊環境。
  • 年味美食之: 紅薯糯米圓子
    一個地方的美食承載著最深刻、濃重的家鄉記憶。是在外遊子無法割捨的鄉愁。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快要來了,家家戶戶開始忙碌,各種各樣的美食寄託了人們對新年的期盼。尋著這縷「香」愁,找回舌尖最初的味道。年味究竟是什麼 ?
  • 萬聖節版暖心美食,好吃又有趣
    雖不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但集體作怪狂歡的神秘和刺激還是讓人很想身臨其境。過不上真正的萬聖節,可以自己在家做些必備小食應應景,感受下萬聖節精靈詭異的熱鬧氣氛。南瓜、蘋果、糖果,還有鬼怪,是萬聖節必不可少的元素,今天的暖心美食都是圍繞它們做的。家裡有小朋友的可以帶著一起做,更有趣味。
  • 都昌美食紅薯糕 童年滿滿的回憶(圖)
    對於很多80後來說,在每年的下半年,都昌縣各鄉鎮的農村家家戶戶都在做紅薯糕,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圍在火爐前吃紅薯糕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那可是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勤勞的都昌農村婦女利用紅薯自創了一種美食——紅薯糕,在都昌有些地方,紅薯糕又叫「薯交的」。
  • 企石人家家趕製「大壽桃」 因為這個大節日
    (其中)打碎(眉豆)然後再炒,放糖翻炒,然後放鹽繼續炒,要兩個小時炒一鍋餡料;家家戶戶都要親朋戚友來幫忙。」炒制餡料雖然忙碌,但是企石村人依然每年歡慶「人皇誕」,通過製作「大壽桃」、大排筵席、看粵劇,祈求村民長命百歲,日子紅紅火火。
  • 2017嶽西人在寧波同鄉聯誼會圓滿成功舉辦
    2017年元月1日下午,「2017嶽西人在寧波同鄉聯誼會」在寧波江北禾易農莊隆重舉行。本次聯誼會秉承聽一聽鄉音,敘一敘鄉情;品一品家鄉風情美食;增進老鄉間相互友誼和抱團取暖共創事業輝煌;勤儉節約辦聚會的主旨,招募了優秀的嶽西廚娘和義工親自掌勺做出了山裡人愛吃的各種美味,使大家身臨其境地品味了家鄉的美食更感受到了大別山風情美食的傳統文化底蘊。
  • 與愛同行,香港寧波同鄉會到麗水參觀訪問
    10月7日至9日,香港寧波同鄉會會員代表到麗水蓮都、遂昌和縉雲參觀訪問,並在遂昌蘇村參加居家養老中心項目落成儀式。寧波市委統戰部副部長胡學健、市僑辦副主任趙駿,麗水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李邦生、市外僑辦主任邢長勇先後陪同參觀並參加蘇村居家養老中心項目落成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