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油才叫過年,香噴噴、酥脆脆……油乎乎~
在我們北方老家,油桶裡的是生油,油碗或油罐子裡的才叫熟(fu)油,熟油炒菜、熟油調餡兒……從生油到熟油就是差了一道「過油」。油罐子見底了,油桶拿來往鍋裡倒上四指深的油,掰兩塊幹饃饃,等油溫上來就丟到鍋裡,待到焦黃酥脆的饃饃幹炸好,油也就過好了。
這裡要說的過油呢,是過年時的專用名詞:「恁家過油嘍唄?」「沒有嘞,慌啥啊,過年還好幾天嘞~」今天,爸媽在家裡忙了一天,就是把「過油」這個名詞用作了動詞。視頻的時候啊,的確饞家裡的年味了,但也不至於非要寄來,估計鎮上的快遞都停了吧。還是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酥藕準備:藕、麵粉、生雞蛋、食鹽、十三香。
藕切條。藕去皮洗淨,儘可能的切成細條,不要搞得太碎,要細長。
放調料。藕條盛入盆中,酌情酌量放食鹽、十三香,端起盆來前後左右的慢慢顛一顛,使調料分布均勻,藕條在盆中基本上都翻了個,就可以了。靜置,醃一醃,出門溜達溜達。溜達回來,你瘦沒瘦不知道,藕條縮了,出門的時候覺得一盆快滿了,回來一看也就半盆了。
拌麵粉。打入生雞蛋,撒麵粉,攪拌,使勁攪拌;如果太幹,沒有麵糊的效果,可以先稍微加一點點水,再次攪拌;如果沒有乾麵粉了,但還是出不來麵糊狀,那可能是藕比較多,麵粉放少了。藕和麵粉的比例不同,成品的口感也會不同,就看你喜不喜歡多吃麵糊。
油熱下鍋。倒半鍋油,加熱,油溫上來之後,可以先夾一小塊藕放進去試試油溫,如果溫度到了,會有滋滋的聲音,並且冒出細碎的小泡泡。一塊一塊,夾成大小均勻的塊下鍋,注意利用重力放下去,筷子不要沾到油。
翻面,出鍋。藕塊稍稍發黃即可翻面(用另外一雙木筷),翻面後,藕塊明顯發黃就可以關小火,這鍋酥藕就可以瀝乾油,盛出來了。
炸丸子準備:辣蘿蔔、蔥花、麵粉、生雞蛋、食鹽、十三香。
辣蘿蔔洗淨剁碎。
接下來的步驟參考「酥藕」的過程。
這裡的準備材料都是最低配,標配版至少要加點薑末,高配還可以搞點辣椒碎。總之,按照自己的口味添加,也可以用調料包醃製,食材入味後方便取出來。
年貨基本上就搞這些,可以再包點包子、餃子,油炸的就適可而止。如果毛先生有興趣醃小黃魚的話,我就再起鍋燒油,炸點焦葉、酥點小黃魚。我這搞年貨的水平,真是出乎意料,獨立了才知道自己可以;雖然製作中途也各種請教老解,味道上還是不及老周做得好,但總歸還不錯,這麼多年在家過年也不是白混的,耳濡目染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