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荷蘭進口的一批馬鈴薯,卻在其中檢測出了我國檢疫性有害生物——苜蓿黃萎病菌,堪稱「土豆殺手」,可導致土豆嚴重減產甚至絕產。近日,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這批馬鈴薯種薯進行了銷毀處理。
苜蓿黃萎病菌是一種植物病原真菌,主要危害馬鈴薯、苜蓿等重要經濟作物,可導致嚴重減產、甚至絕產,最早發現於瑞典,目前分布在歐洲、加拿大、美國、墨西哥、紐西蘭和日本等國,給這些國家的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損失。據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人介紹,遼寧以及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新疆等地都是該病菌的高度適生區,傳入風險很高,因此,檢驗檢疫部門一直對其高度警惕和關注。
「這已不是遼寧口岸第一次檢出苜蓿黃萎病菌了,早在2011年就兩次在進口美國苜蓿草中檢出了該病菌,此後陸續也有檢出,但在種苗上、在馬鈴薯上,這還是第一次。」負責人說,「東北地區又是我國馬鈴薯主產區之一,病菌一旦傳入,將會對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產生巨大威脅。」
這批荷蘭馬鈴薯共計8000粒,是黑龍江一家大型的薯業公司作為優質種薯改良繁育引進的,如若未能檢出,導致侵入、定殖、擴散,將會對企業、產業和國家糧食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遼寧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依法對該批馬鈴薯種薯進行了焚燒銷毀,並對隔離種植期間的土壤、器具進行了檢疫燻蒸處理。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訊 主任記者唐心萌
來源:瀋陽網
【薯訊】冷凍馬鈴薯市場的五大趨勢
【薯訊】山西土豆大降價,晉薯16遭冷遇
【薯訊】北方天氣大降溫,薯市行情是喜是憂
【薯訊】雲南劍川1794噸鮮馬鈴薯首次出口泰國
【薯訊】甘肅今年馬鈴薯扶持資金達3500萬
【薯訊】內蒙古察右後旗的「土豆不愁賣」
【薯訊】山東膠州農產品能上保險 農民只用承擔兩成保費
【薯訊】國外市場存剛性需求造就馬鈴薯出口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