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渡舟醫案:桂枝加桂湯

2021-02-07 中醫迷

崔某, 女, 50 歲。其病頗奇, 自覺有一股氣從兩足沿陰股一側往上行, 至小腹則脹, 至心胸則悶、悸 (氣短心悸) , 頭出冷汗。少頃氣往下行, 諸證亦隨之而消。每次發作均有欲死的恐怖感, 精神極為緊張。素患腰酸、腰冷、帶下等症, 面色青黃不澤, 舌質淡嫩, 苔白而潤, 脈弦數無力。

氣上衝, 屬於氣病, 大致有桂枝湯、桂枝甘草湯、桂枝加桂湯、苓桂術甘湯、苓桂棗甘湯、旋覆代赭湯等可以治療氣病。

桂枝湯 (其氣上衝, 鼻鳴乾嘔) ;桂枝甘草湯 (叉手自冒心, 心下悸欲得按) ;桂枝加桂湯 (氣從少腹上衝心) ;苓桂術甘湯 (心下逆滿, 氣上衝胸, 起則頭眩) ;苓桂棗甘湯 (臍下悸, 欲作奔豚) ;旋覆代赭湯 (心下痞硬, 噫氣不除) 。

對於這些氣病的方證, 該如何區分呢? 桂枝湯的氣衝, 比較輕微, 所以可以排除。 桂枝甘草湯、桂枝加桂湯的氣衝較重。 苓桂術甘湯、苓桂棗甘湯要有水溼的病機, 比如脈滑、舌滑、小便不利等。本病例水溼的病機不明顯, 所以這兩個方劑不考慮。 旋覆代赭湯主要治療胃虛而致水溼, 氣不上衝而只是噫氣。

桂枝甘草湯和桂枝加桂湯都治療較重的氣衝, 又該如何分辨呢? 桂枝甘草湯雖然有人說是桂枝湯的簡方, 但實際上其組成的桂枝和甘草的量都比桂枝湯加大了很多倍, 桂枝湯解表的作用已經消失殆盡, 所以只有治療氣上衝的作用;而桂枝加桂湯則是桂枝湯加桂枝, 保留了桂枝湯的解表作用, 同時也能治療氣上衝。

由上可知, 我們必須要看本病案是否表證較為明顯。根據詳細詢問診查, 比如脈浮、惡寒、身疼痛等, 如果有這些症狀, 則用桂枝加桂湯, 如果沒有, 則用桂枝甘草湯。

劉渡舟先生認為:此證當屬「奔豚」, 然而氣不從少腹卻沿少陰經脈上竄, 實為臨床罕見。 方以桂枝加桂湯降逆。 另送黑錫丹6g (溫陽鎮衝) 。 每隔1日服1劑, 服5劑而病癒。

相關焦點

  • 劉渡舟:桂枝芍藥知母湯,治類風溼關節炎!
    「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 經方醫案:白蘞薏苡湯治療下肢拘攣
    【原文】 白斂薏苡湯:治風,拘攣不可屈伸方。
  • 氣溫坐「過山車」,善用桂枝湯,這個冬天不難過!
    桂枝湯就一個扶正祛邪最好的方子,這個方子可是能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的哦!桂枝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桂枝三兩,白芍三兩,炙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方中桂枝辛溫散邪,芍藥酸斂益營,生薑助桂枝解肌,又溫胃降逆;大棗既益氣補中又助芍藥和裡;炙甘草益氣和中,安中攮外,調和表裡諸藥。配藥簡單而臨證應用廣泛。
  • 名醫秘方:痛風關節炎桂芍知湯
    結合各種診察資料,考慮痛風性關節炎,證屬風溼熱痺,宗仲景桂枝芍藥知母湯方意,清熱養陰蠲痺。  秘方:桂枝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土茯苓30克,紫草10克,金銀花10克,生黃芪30克,茯苓10克,丹參10克,赤芍10克,蒲公英10克,板藍根10克,忍冬藤30克,懷牛膝10克,當歸15克,全蠍5克。七劑。
  • 醫案:獨活寄生湯治風寒溼痺的功效
    兔子:我也寫一個藏在心裡多年的醫案。
  • 醫案:「間質性肺炎」 的中醫治療
    處方:小青龍湯加減。桂枝6g 生麻黃6g 杏仁6g 乾薑10g 白芍10g 細辛3g 清半夏10g 五味子10g 生甘草10g 金蕎麥30g 魚腥草30g 枯黃芩15g 紅參片30g仙鶴草30g 雞血藤30g  羌活10g2劑。水煎服,每日3次。
  • 江西郭根元醫生醫案:頸項強直,經方有妙招!
    處方:葛根湯方組:葛根60g 麻黃45g 桂枝30g 炙甘草30g 白芍30g 生薑45g(切) 大棗12枚(撕)劑量:7劑(每日一劑,水煎服)煎服方法:冷水1400ml水泡透,煮取600ml,水開後再煮30分鐘
  • 桂枝湯加苓術附加腰四味治療婦人腰痛
    體質胖,胖者容易生痰生溼;不發熱,不惡寒,不流鼻涕,沒有外感;平時愛出汗,太陽表虛,營衛不調(廣義太陽病);口不幹,二便正常,沒有陽明證;口不苦,沒有寒熱往來,胸肋不苦滿,沒有少陽證;舌質白,舌苔水滑,腰脹痛,太陰水溼聚集於腰部;脈沉弱,少陰證;整體辨證為太陽太陰少陰證,太陽表虛選用桂枝湯,太陰證選用茯苓、白朮,有時某一證不特別明顯時,就不用加一個方子,加一兩味藥物就可以(比如麻黃加術湯,越婢加術湯
  • ​[醫案0011] 大柴胡湯加減
    [醫案0011] 大柴胡湯加減孫某某,女,38歲。
  • 趙紅軍北中醫國醫堂驗案(二)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治療類風溼大拇指疼痛案
    結合四診辨證為陰虛血熱和風邪,用桂枝芍藥知母湯加養陰柔肝的藥,重點是治肝和治筋。桂枝芍藥知母湯,赤芍、白芍同用,增強疏肝柔筋的作用,加桑枝引經,加威靈仙祛風止痛。久病入絡,所以加了四個對藥,全蠍、蜈蚣,乳香、沒藥。津液不足,唇舌乾裂,加天花粉、元參和麥冬滋陰清熱。
  • 醫案:安中散加味治療反酸口水多伴有輕微胃痛
    這樣只剩下在裡的虛證寒證,辨證為太陰病,方用安中散加味。太陰痰溼水飲病,安中散加《外臺》茯苓飲。桂枝尖20克    炙甘草10克    元胡20克牡蠣30克       茯苓30克       乾薑15克小茴香10克    黨參12克     炒白朮25克枳實20克       橘皮30克        良姜10克三劑,煎煮方法同一診。
  • 醫案:治療自己的腰痛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醫案:一個方子治各種膽結石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醫案:調理外甥的脾胃,治好了他的頻繁眨眼睛
    (聲明:所有醫案均來自郵箱讀者投稿。請投稿人對稿件內容的合法權益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避免版權糾紛。敬請諒解與配合,謝謝。)
  • 驗案分享 | 桂枝加苓術附湯能降膽紅素
    2020年12月4日來診,我看他體瘦膚白,舌淡脈弱,是典型的桂枝體質,前段時間又出現腰椎間盤突出,腰腿不適。當即處方:桂枝加苓術附湯,桂枝肉桂同用,共九味藥。14劑。今天(兩個月後),他突然興奮地跑來找我,說他的膽紅素下來了!原來服藥後他去複查了一下肝功能,發現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以為沒什麼作用,也就沒有繼續吃藥,也沒有再來找我。
  • 【醫案】古代名醫:我覺得你還能再搶救一下
    已用萆麻子研爛,加麝香,調貼臍中以下之,甚危急,陳診視兩尺脈絕,他脈平和。陳問醫作何症治之。答曰:死胎也。陳曰:何以知之?曰:兩尺脈覺絕。陳曰:誤矣。此子懸也(觀此凡兩尺沉細,未可斷胎死)。若是胎死,卻有辨處:面赤舌青,子死母活;面青舌赤,母死子活,唇口俱青母子俱死。今面不赤舌不青,其子未死,是胎上迫心,宜紫蘇飲治之。至十貼而胎乃近下矣。
  • 日籤|醫案 明明就是一個小柴胡湯證,可是為什麼無效?
    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傷寒論》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 醫案:治療寒包火的感冒
    今天我來寫篇醫案。文筆欠佳,請見諒!在我25歲以前,我從來沒有進過醫院,因為年輕,平時也沒什麼毛病,偶爾有個小感冒也是去藥房隨便買點藥吃,有時就是扛扛也就過去了。    但在我25歲那年冬天,我得了一場重感冒,頭痛得厲害、而且全身都痛,喉嚨也痛,又流清鼻涕,又覺得冷。當時就想著去藥房買感康,那時這個藥廣告打得多。
  • 古今醫案研讀:小姑娘左下腹痛,拉肚子的醫案,胃腸鏡沒有問題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