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相搏名日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此三焦傷也。
設計:木鐸
某,女,32歲。
素體較虛弱,產後一個月餘感寒,而見:寒熱往來,寒時蓋厚被仍寒戰不已,熱時汗出致頭髮盡溼,食慾差,噁心,進食少許,不久即吐出,大便不幹,二三日一行,口苦,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無力。
曾服藥:柴胡9g,半夏6g,黃芩9g,黨參6g,炙草3g,生薑3片,紅棗3枚,服後症不解。
來我處診治,見其方證相合,為什麼無效呢?思考良久,
擬方____。(請仔細思考哦)
僅服一劑,諸症皆失。
點擊下方卡片查看答案(僅供參考)
郝某,32歲,高城村人。體素虛弱,營養不良,產後四十日傷於寒,症見寒熱往來,寒時衣被重重仍戰慄不已,熱時汗出淋漓致頭髮盡溼,納呆噁心,進食少許,頃刻吐出,大便不幹,二三日一行,口苦,舌淡紅,苔薄白,脈弦無力。
脈症相參,屬少陽病無疑。該村合作醫療所於治民老先生擬:柴胡9g,半夏6g,黃芩9g,黨參6g,炙草3g,生薑3片,紅棗3枚,服後症不解。
於先生薦餘診治,視其方證相合,何以不效?躊躇良久,方悟產後體虛,氣血雙虧,正氣不足,難以鼓邪外出。譬如作戰,宜增兵添將,充實武力裝備,則勢如泰山壓頂,何患匪寇不滅!遂將原方之黨參改為人參10g ,僅服一劑,諸症皆失。
由此可見,臨證必須詳察證情,細析病性,絲絲入扣,格格相吻,方能效如桴鼓。
相關經典原文學習
《傷寒論》第37條:「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傷寒論》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如果答對了,點一個「在看」給個共鳴
如果沒猜中,點一個「贊👍」繼續努力
如果覺得不錯,點一個「關注」明天咱們繼續!
每天2分鐘,成就識案達人!
往期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