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滿眼紅血絲、脖子和手臂上滿是紅印的李女士走進了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皮膚科。她表示,從入冬以來,自己就全身癢,也沒有固定的位置,一開始她以為是不衛生造成的,就一天洗兩次澡,洗澡時用熱水燙一下感覺舒服很多,但之後會更癢,她也試過用金銀花熬水洗澡,同樣效果不明顯……您是否也出現了類似的症狀呢?因為冬季天氣寒冷、空氣乾燥,這使得皮膚血管收縮,血流減少,汗腺與皮脂腺分泌也會減少,同時乾燥的空氣會使皮膚中的水分散失加快,讓皮膚形成微小的裂縫,屏障功能減弱……這時只要稍有一點刺激,就會觸及皮膚下的神經,產生癢感。
如李女士一樣不停地抓撓,會使這些微小的裂縫變得越來越大,受到的刺激則越來越多,就會越來越癢。選擇柔軟、寬鬆、吸汗的棉質衣物,並做到勤洗勤換,減少衣服對皮膚的刺激。冬季應縮短洗澡時間,同時減少香皂和沐浴液的使用頻率,因為香皂等會破壞皮膚表面的皮脂膜(皮脂膜是皮膚的附屬器之一,可以保護皮膚,防止水分丟失,減少外界環境對皮膚的刺激),洗澡水溫不宜過燙(不超過40°C),過熱的水會破壞皮脂膜,像李女士這種乏脂性體質,更應該好好保護皮脂膜。至於
用金銀花水洗澡,對於皮膚瘙癢沒有效果,不過也沒什麼副作用(但某些特殊疾病患兒比如G6PD缺乏症寶寶,不建議用金銀花等中藥洗澡,會加重病情)。洗澡後,儘快用柔軟的棉質毛巾輕輕拭乾皮膚上的水分,然後立即選用比較溫和的潤膚露塗抹全身,保持肌膚的水潤狀態,在一些乏脂區,比如手臂、小腿等,要多擦一些,並且建議每4小時補擦一次。研究發現皮膚溫度每上升1°C,皮脂分泌量增加10%。而冬天溫度低,皮脂分泌減少,皮脂膜形成受到影響,使皮膚的保溼、潤滑和保護作用明顯下降。所以在乾燥的冬季,潤膚乳就是代替皮脂膜對抗外界的利器。冬季應適當補充富含油脂的食物,以植物脂肪為好。少食用辛辣、油炸、刺激性食物。使用空氣加溼器,讓室內環境變得溼潤一些,可緩解皮膚的乾燥,如果天氣冷,需要吹空調或暖風,醫生建議不要長時間近距離對著風口吹,因為這樣會加快皮膚水分的流失。
瘙癢時及時服藥、擦藥,過度搔抓會使皮膚表面破損,損壞皮膚屏障功能,往往使瘙癢的症狀更加嚴重。而且長時間反覆搔抓還會使皮膚局部增厚,繼發苔蘚樣變。
做好以上幾點,就可以讓皮膚安全度過乾燥的冬季,美美的過個新年啦!另外切記,對於未診斷明確的瘙癢不要亂用藥,必要時請到醫院就診。
供稿: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 遲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