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天,不少人都有脫髮、皮膚瘙癢的問題。
對此,最常見的解釋是秋天天氣乾燥。但你有沒有想過,春天的氣候可能比秋天還要乾燥些,為什麼卻少有這樣的問題發生?
脫髮、皮膚瘙癢的主因
與氣血、年齡有關
導致皮膚瘙癢、頭髮脫落的主因並非氣候,而是氣血,甚至是年齡。
中醫認為氣血就是頭髮和皮膚的營養,只要營養充足了,頭髮就不會再脫落,癢也就止住了。秋冬時,人體遵循「秋收冬藏」的發展規律,氣血會逐漸收回內裡,所以在秋收冬藏的時節,處於體表的頭髮和皮膚會最先受到影響。
在秋天時,人之所以會胃口大開,或是很少犯消化系統類疾病,不光是因為溫度不適合致病菌的生存,更重要的是,立秋之後,身體把夏天張揚在外的氣血收回到內裡,消化系統在秋季得到了「加固」。
如果你注意觀察的話,還會發現這種入秋後頭髮脫落、皮膚乾燥的問題,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可能在你年輕時沒感覺,但在40歲左右時,你可能就會逐漸感到皮膚幹癢。
這是因為中年之後的氣血,已經不能和年輕時相比,再到秋收冬藏,體表的氣血供應就會更加不足,所以人變老後,頭髮和皮膚也是最先受到影響的,因為身體的氣血供給也是有主次順序的,首先要保證關鍵器官,如心腦腎,其次才是皮膚、頭髮。
養血
是順時養生,潤燥防脫的關鍵
古代醫典《黃帝內經·靈樞》中記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意思是,人也要遵循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穫,冬天儲藏的發展規律,也只有順應了這個規律,頭髮才能濃密、皮膚才能滋潤。
中醫養生就是藉助藥物,因勢利導地彌補不足,減少過亢,具體到秋天就要養血,給已經失守的體表助力。為此,改善頭髮皮膚的狀況,養血是第一位的,尤其在秋冬。
中醫用來養血的藥物有很多,單味藥如當歸、大棗、龍眼、熟地、枸杞、黃精、阿膠;中成藥如當歸補血膠囊、人參養榮丸、烏雞白鳳丸、八珍丸。
在這些養血藥的使用說明書上,雖然沒有標註出護膚養發的功效,但在這些藥物治療主症減輕的同時,頭髮和皮膚的狀態也會隨之改善。
這種情況在中醫裡被稱為「養血息風」。其中「息風」是治標,減輕幹癢的感受;「養血」是治本,是去掉幹癢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很多時候,只要你養足了血,即便不用「息風」的藥物,幹癢也止住了的原因。
滋陰養血,輕鬆調陰陽
【佟道·阿膠桑杞膏】1味膏滋,含阿膠、黃精、枸杞等6種食材,有滋陰補血,烏髮潤發,美容養顏之效;男女適用,每日皆可服用。↓↓ 點擊圖片 快速購買 ↓↓
||策劃編輯:十五子
||圖片來自網絡,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如有健康疑問,可點擊這裡向我諮詢
||點擊 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養生好物!